油价为什么会降_油价调整怎么那么频繁
1.油价年内第五次上调,油价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2.新消息!油价“10轮涨”,要多花3比花费,生活压力加大,早准备
3.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油价年内第五次上调,油价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2020年11月20日,全国人民喜迎油价第五次上涨,这次的涨价幅度并不大,对于我们普通开车族的影响几乎为零,有人做过实验,一个50箱的油箱加满油之后,可能要比没有加价之前多花六七块钱,这点影响对于开车族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不过我们还得探究一下,为什么这次油价会上涨?
大选疑似尘埃落定
第一美国民主党人疑似当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大,市场的不确定性逐步减弱,而且随着的当选,使得全球市场投资者的信心有了很大的提振,这样一来就推高了油价。
第二,疫苗传来好消息
在大选结束,没过几天,美国的辉瑞制药就传来了好消息,他们的意疫苗取得的重大突破,有效率非常的高,高达94%,这一消息提振了全球人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全球经济复苏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疫苗的好消息不断传来,整个市场的信心被充分调动起来。
第三,沙特等国可能减产
石油这一战略其实还是掌握在欧佩克几个成员国的手里,他们是全世界最大的产油国,对于石油定价权有很大的话语权,如果他们敞开供应,那么整个世界的油价将会被打压到谷底,一旦他们减产,那么毫无疑问,整个国际油价将会被推高。目前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奇兹表示,如果相关产油国能够达成共识,欧佩克和俄罗斯等盟友组成的欧佩克加联盟这个组织可能对减产协议进行调整,整个石油输出国组织加上联盟将会将减产的协议延长至2022年,以此来稳定石油价格,毕竟作为产油国来说,石油价格过低,对于他们国内的经济影响也是相当大的,尤其是沙特这种严重依赖石油产业的国家。而且有欧佩克国家成员表示可能延长当年减产规模至明年,且部分国家有扩大减产规模的意向,以此来帮助自己的国家度过这个难关,确保国家的经济指标不会因为今年的全球性大疫情而特别难看。
第四的上台有利于控制疫情
美国这两天的确诊人数日益上涨,已经轻轻松松突破了1100万人,但是随着的上台,这种情况可能出现扭转,一直批评特朗普控制疫情不利,他一直在呼吁民众戴口罩,并且承诺将想方设法的缓解美国的疫情。随着明年1月20日有可能入主白宫,那么他有可能推行各种各样的法令要求民众戴口罩,要求民众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不必要的外出。而那些对于特朗普阳奉阴违的民主党州也可能一改以往的态度,积极配合民主党总统,那么整个疫情将会得到很快的控制。美国的疫情一旦得到了控制,那么全球经济将度过至暗期,各种经济活动得以开展,对于石油的需求量也将大幅上升,这些都提振了国际油价。
由于国际油价的上涨,我们不得不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所以就有了我们这第五次石油涨价。总体来说,今年虽然经历了五次涨价,但是也经历了五次跌价,总体来说,现在的油价仍处于历史低位。
新消息!油价“10轮涨”,要多花3比花费,生活压力加大,早准备
自今年开始,油价迎来了持续性走高,本以为油价涨至8元就已是天花板,可随着俄乌冲突带来的影响,国际油价开始新一轮大涨,这使得国内油价也跟着走高。
如今成品油价格迎来第11轮调整,其油价也迎来“10轮涨”,这让不少私家车主抱怨不已。
其实,抱怨的又何止私家车主,广大农民群众也深受影响,特别是下面4笔花费多出很多,该咋办?
01、油价迎来“10轮涨”
自6月15日0时起,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此次也是年内第10次上涨,其中汽油、柴油分别涨了390元、375元每吨,此次调整后,油价呈现出“10涨1跌0搁浅”。
有关机构计算,此次成品油价上调后,加油站89号汽油涨0.29元,92号油涨0.3元,95号油涨0.32元,0号柴油涨0.32元。
以容量为50L的私家车来看,此次调整后,加满一箱92号油将多花上15元。
而从全国加油站油价变动来看,92号油已全部进入9元大关,多地95号油已突破10元时代。
对于那些依靠物流运输为主的产业而言,油价上涨影响最大,一辆50吨载重的卡车,油价上调后,百公里燃油费用多花上12.8元,跑一趟长途费用轻松增加百元。
很多私家车主也抱怨,如今油价大涨,再这么涨下去,那真不如乘坐出租车、网约车出行。
北京于女士称,自家爱车百公里油耗12升,加的是95号汽油,100公里要花上120元,这样还不如直接乘坐网约车上班,其成本相等。
其实,国内成品油价格走高,主要是受国际油价的影响,上一轮平均油价涨幅比前一轮涨了6.12%。
国际油价上涨的主因是欧盟对俄制裁加剧,目前伦敦布伦特、纽约WTI期货已涨至120美元大关。
美国油价也已突破5美元/加仑,而去年同期仅为3.077美元/加仑,可见涨幅有多大。
如今,国际油价已涨至124美元高位,距离天花板130美元只有6元之差。
短期内来看,随着国际局势复杂变动,对油价起到支撑作用。
而从欧佩克来看,全球石油产能需求为1.018亿桶/日,但实际需求预计为1.0029亿桶/日,因俄乌冲突加剧,石油价格仍有走高可能。
不过大家也不用着急,根据政策,国内油价天花板是130美元/桶,就算国际油价涨破这一数值,国内油价将保持稳定,这不得不说是个利好消息。
02、农民多花3笔费用
自从油价上涨后,航空公司额外收取一笔燃油附加费,其中800公里以上收取40元,以下收取20元;而出租车、网约车、大巴车费用也开始调高,如杭州出租车就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不少人认为,油价上涨只是和广大机动车车主有关,和农民没有关联。
实际上并不然,如今正处在三夏农忙之际,正是农用车需求最盛的时候,柴油价格已涨至9元时代,农民将多出3笔花费。
1、农耕成本
除河北部分地区外,小麦已基本收割完毕,但不少农民抱怨,今年的收割成本大增。
往年收割机一亩地收割成本为50元,今年直接涨至70-80元/亩,机手表示油价上涨,收割成本增加,农民也只能被动多给上一笔钱。
小麦收割过后,农民又要及时耕地,而今年的深耕成本也涨了20元/亩,达到60-70元每亩。
不少农民为了及时赶农时,只能无奈让机手帮忙耕地,这样下一季作物才能及时播种下去。
2、运输成本
农忙季节,各种农用机也开始频繁使用起来,不管是去农资店购买化肥、秧苗还是运输粮食,都需要依赖农用车。
毕竟这些东西重量偏重,使用电三轮一次拉不完,可柴油大涨,农输成本增多。
还有一些农民,家里种植桃子、西瓜、杏子等果蔬,为了能卖上好价钱,不少农民直接用农用三轮车拉到大集上,可如今油价走高,光是运输成本都是不小的费用。
3、出行成本
如今,很多农民也开始去县城里工作,或将孩子送到县城上学,因距离较远,农民多半使用私家车出行,这使得出行成本增多。
平时,也有不少人逛街、购物、走亲访友开车出行,但随着油价上涨,不少人开始购买电动车,短途出行更倾向于骑电动车。
可以说,随着油价走高,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均受到影响。
不过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也提高了粮食价格,如小麦价格就突破历史,达到1.5-1.6元/斤;官方还出台多种惠农补助,减轻农民种地成本,大家咋看?
汽油价格为繁调整
国际油价近期连续回升,创四个月以来新高,而国内油价在四个月内3次调整,频率之高前所未有。邓郁松认为,尽管《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并没有量化的具体指标表明油价在什么价位、什么时候该调整,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频繁调整将成为今年常态。
中国经济网记者作了一个粗略统计:2005年3月至今,汽油出厂价共12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980元;柴油出厂价共10次调整,其中8次上调,累计涨幅1670元;航空煤油出厂价共调整8次,其中6次上调,累计上涨910元。总体来看,涨价成为国内油价调整的“主旋律”,跟涨不跟跌现象一直以来饱受质疑。对此,邓郁松分析,这是因为3年来我国原有的定价机制并没有得到严格执行,而照现在新机制的执行情况,这种现象有望改观。
在邓郁松看来,按照目前油价调整的实际情况,新机制从执行层面与以往有着很大区别,这是好现象。“希望这种机制能坚持下去,密切跟踪,那么将来随着国际油价的回落,国内油价也能适时跟跌。”
大幅波动仍是未来国际油价主基调
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接近50%,高油价几乎成为中国无法避免的刚性开支,油价动荡也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新定价机制的实施,中国油价逐渐接轨国际,将越来越紧密地随国际油价调整,因此对国际油价未来趋势的判断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预测国际油价也许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因为很少有人能够真正揣摩透它的脾气,即使是极其专业的投资机构也常常失手。”邓郁松在他参与撰写的《中国经济报告》如此叙述,因此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访时,他更多地倾向于发表自己的判断,和陈述理由:“我的判断是,油价大幅波动现象短期内难以改变,我个人认为今年的趋势是前低后高。”他认为四个主要因素影响国际油价走势:一是石油需求形势,目前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需求量下降;二是石油集中,欧佩克和俄罗斯对油价走势仍有控制能力;三是货币因素,美元走势的影响;四是石油公司成本居高不下,以致油价长期低于40美元不现实。
邓郁松认为未来几年国际油价“走高比走低的概率更大”,而种种因素变化导致中国油价要保持相对稳定“不具备外在条件”。而对于这次油价上调,他认为并不影响部分地区价格促销,因为去年四季度以来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市场由于需求量下降,短期内存在供过于求的压力,库存需要释放。(记者 牟修锐)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