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萨珊金币哪来的?揭秘萨珊金币的历史背景

2.通宝背祥云的价格是多少

3.顺天元宝光背,不知是真是?

唐朝萨珊金币哪来的?揭秘萨珊金币的历史背景

开元通宝鎏金价格_通宝 鎏金

《长安十二时辰》终于大结局了,不过徐宾的金主到底是谁?他的萨珊金币是哪来的?恐怕成了剧中最大的悬念。总感觉徐宾并不是真正的主使,他背后还隐藏了一股力量,只不过没有明说。有网友推测,萨珊金币可能是安禄山给徐宾等人的,因为萨珊王朝覆灭以后,他们的族人改名为粟特人,而安禄山的父亲就是粟特人,所以安禄山是金主的嫌疑最大。也是为此后爆发的安史之乱埋下线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萨珊金币的来历背景,一起来看看吧。

《长安十二时辰》里,死囚张小敬一出场,便在西市要了水盆羊肉和火晶柿子饕餮。姚汝能为他买单,扔给店家一串铜钱,上有“通宝”四个繁体字。这便是通用的钱币了。

剧中女杀手鱼肠也戴了一串钱币,却是来自波斯的萨珊金币,在长安不能流通。也许,作为的国际贸易区,西市还有更多钱币出现。但是,一定不如今天西市博物馆的馆藏古币展上的多。

鱼肠戴的萨珊金币来自波斯,西市博物馆也有。

货币中的丝路故事

在西市博物馆的三楼,是馆里的丝路古币主题展,名字叫做《货币中的丝路故事》。展出丝路沿线数十个国家几千枚古币,走进去感觉坐拥了全宇宙。从公元前的古中国、古希腊、古罗马、古印度到近代的阿富汗、伊朗王国、东印度公司,纵贯数千年;地域上涵盖了欧洲的地中海沿岸、西亚、中亚、南亚以及阿拉伯和印度半岛,横跨数万里,钱币串起了东西方历史和文明,成为有温度的故事的印证。

展览分为:希腊开打制贵金属货币先河、罗马到拜占庭、位居丝路要冲的中亚古国、波斯第二帝国及其附庸国、印巴次大陆四大帝国及诸王朝、从阿拉伯帝国到伊斯兰诸王朝、大蒙古国及诸汗国、丝路东方长安货币等八个版块。在此一次可观尽丝路沿线各帝国的货币史和发展史。

西市博物馆里的“通宝”

流通近三百年的“通宝”

在“长安货币”版块的醒目处,可见到一堆张小敬使用的“通宝”,它是唐时的官方流通货币。《货币中的丝路故事》古币学问非常多,但是,依然不能错过了解此币。

在这里先科普下“通宝”的概况:通宝为唐代货币,读法为“上下右左”;由唐高祖武德四年效仿西汉五铢开始铸造,直至宋朝宋太祖开宝八年,钱文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的隶书体;其特征并非年号钱;其钱文释义为开辟新纪元的流通宝货。

通宝制作规范,十枚重一两,革新了秦汉以来二十四铢为两的旧制,从此中国的衡制多了一个单位,即一两的10分之一两叫做一“钱”,也就是一枚通宝的重量;又由于每枚钱圆径八分,十枚排成一排为唐小尺一尺,十二枚半为一大尺,因此钱还可以当尺子用。

此外,革新了钱币的名称,唐以前的钱币,多以重量命名,如秦时叫半两和汉时叫五铢,都是重量。而自通宝开始,首次将“宝”字铸入钱文,并冠以当时的年号,说明这时的货币已经成为国家的经济支柱,以及唐人眼里的家中之宝。这是古人在钱币认识方面的一大变化。通宝在唐代流通近三百年,存世数量较多。

通宝有铜的,银的,鎏金的等各种材质。直径24~25毫米,一枚钱的重量为3.73克。十钱通宝等于一两通宝。

我时候的长安,是国际大都市,万国来朝。“通宝”便相当于现在的英镑或美元了。(部分来自西市博物馆)

通宝背祥云的价格是多少

通宝名是唐朝统治286年中的主要流通货币,主要为铜质材料铸成,规格为直径2.4厘米。通宝影响了中国1000多年钱币的形制、钱文模式和十进位衡法。通宝最大的特点就是多数背有甲痕。 以下是通宝的具体价格: 通宝隶书小平右挑3元 通宝隶书小平双挑8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星1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下星1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月3元 唐代金质通宝 15,000 通宝隶书小平唐铸1元 唐代通宝背上丹385 通宝隶书小平金质80000元 通宝隶书小平银质20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双“洪”25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双“兴”14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倒“京”12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倒“宣”15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倒“平”2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三月5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巨星4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梁”8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倒“梁”3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梓”8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鄂”8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反“京”40元 通宝隶书折十唐代 16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昌”3元 通宝背上仰月折十 3,5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襄”5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蓝”4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越”3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宣”8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潭”8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润”3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兴”3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兖”8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京”3元 唐代通宝银质背上仰月 1,100元 通宝背闽 “月”字铁质 1,100元 唐通宝厚重一枚 26.5mm 55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倒“丹”3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大“平”100元 五代通宝(闽)背上巨星 6,000元 通宝隶书当十折三型唐铸无定价 通宝隶书小平背四月2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左右月35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同心结7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益”8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洛”3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小“平”5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左“广”8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蓝”三云18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上“永”13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下“永”15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下“福”6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上“福”15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右“福”1000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上“丹”85元 通宝隶书小平背右“桂”60元 唐通宝厌胜钱 26mm 600-800 五代十国通宝背上月孕星 400,000 唐代新疆地区通宝背粟特文 23,000 通宝背龙凤高浮雕图案花钱35.5mm15,000 唐通宝折十型开炉大钱 43mm 9,000 唐代鎏金通宝 24.5mm 1,000-1,500 唐通宝“通”下星背有未释读文 800-1,200 唐通宝背五男二女 22.5mm 500-800 唐通宝背上月银质小平 24.5mm 5,000 唐通宝背佛教人物、花草 8,250 你自己找找看是属于那种的吧。

顺天元宝光背,不知是真是?

唐天宝十四年,出身杂胡、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幽州范阳起兵,自称大燕皇帝,企图推翻唐朝自立。史思明此时在安禄山手下为将,带兵八万,官拜范阳节度使,也跟随安禄山卷入了这场叛乱。

安禄山后来为其次子安庆绪所杀,安庆绪终又被史思明所杀。史思明自封为大燕皇帝,改元“得壹”,“得壹元宝”钱就是史思明称帝后第二次占据东都洛阳期间毁佛所造。别看它重量不及十枚普通通宝制钱,但在当时却规定一枚要当“通宝”百枚行用。

在“得壹元宝”之前,唐代市面上百姓使用的流通货币一直都是“通宝”,史思明用“得壹”作为年号,据说来自一个与晋武帝司马炎有关的典故。传说当年司马炎夺得曹魏后,曾在隆重登基典仪上抽出一根简策占卜以预测朝运,没想到上面却写着一个大大的“壹”字。为此新帝甚怒,朝臣面面相觑。

这时,惟独有一个叫裴楷的人从容进谏曰:“臣闻天将壹以清,地得壹以宁,王侯得壹以为天下贞。”顿时,君臣皆大悦,大家都认为裴楷引用《老子》之话十分得当。

史思明袭司马典故,盼望自己也能做个改朝换代有为的新君,但不久后又厌其不吉,改元“顺天”,铸“顺天元宝”钱。这就是“得壹”、“顺天”元宝名称的由来。后史思明又被其长子史朝义所杀。广德元年,史朝义的范阳守将李怀仙降唐,史朝义败死。

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息,人民又可以开始过上安定的生活了,“顺天”、“得壹”又被收缴,重新化成铜水用来铸佛。历史大变故后,残存世间的“顺天元宝”、“得壹元宝”很少。在清代末期,泉家们中间即有一种说法,叫做“顺天易寻,得壹难求”。传说当时曾经有一个急需钱花的钱币藏家将一枚得壹元宝典当给一个山西人,得制钱三十万枚。

而鲁迅先生当年在陕西期间(1913年10月)也曾花两块大洋购得一枚“得壹元宝”,而他同日还购买了“齐小刀”、“平阳”、“安阳”方足布等23枚珍贵古泉,也不过花了两块大洋。

古人的不幸,倒是为今日泉界朋友提供了不少便利。史思明父子在洛阳相继称帝时间达三年零

面文为“顺天元宝”形制与“得壹元宝”相同。铸量较多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但今存已少。唐朝安史之乱叛将史思明铸造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面文为“顺天元宝”形制与“得壹元宝”相同。铸量较多有“顺天易得得壹难求”之说但今存已少。背上有月纹及星月纹光背者少。曾经发现有一枚背穿上有“天”字者现已流入日本不知所踪。

顺天元宝市场价格分析估价表:

史思明·顺天宝、得一宝--------价格:RMB5,810,000----日期:2017-05-26

“顺天宝”背仰月、“得一------价格:RMB5,710,000----日期:2016-02-19

唐得壹宝背双月一枚顺天--------价格:RMB2,740,000----日期:2016-02-17

顺天宝一对--------------------价格:RMB3,730,000----日期:2016-09-12

唐代史思明铸“顺天宝”“------价格:RMB4,820,000----日期:2016-05-08

背上月、“得壹宝”背上月------价格:RMB3,290,000----日期:2016-10-17

史思明·顺天宝背仰月特大------价格:RMB4,550,000----日期:2017-03-08

“顺天宝”背仰月、“得一------价格:RMB2,920,000----日期:2016-04-09

唐得壹宝、顺天宝背月一--------价格:RMB3,750,000----日期:2016-09-16

顺天宝背“千”鎏金------------价格:RMB5,440,000----日期:2017-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