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触底了吗

2.2国拒绝卢布支付被“断气”,欧洲天然气再次大涨!对粮价啥影响

3.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4.为什么国际天然气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很大?

5.天然气m00y代表什么

6.狗血剧情上演:加拿大对俄制裁措施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

国际原油价格已经触底了吗

欧洲天然气现货_欧洲天然气原油价格趋势

去年以来油价一路走低,从每桶100多美元下跌至约40美元,这让那些依赖石油出口的俄罗斯、海湾等国家税收收入减少,当然还有英国苏格兰等。

1、去年以来油价下跌约一半。

2、英国苏格兰石油价格下跌,虽然没有希腊那么糟糕,但是苏格兰受到油价下跌影响,北海石油税收收入减少,苏格兰的北海油田出现负现金流。

3、俄罗斯受到油价下跌影响,原油公司股价下跌,俄罗斯税收收入减少,特别是通胀率上升至15%以上,卢布走低,兑美元贬值约50%。

事实上,所有石油生产国均受到一些影响,非洲产油国尼日利亚等。

4、油价下跌,石油生产商收入减少,但财富转移到消费中,油价更便宜了,对于石油进口国是好消息。

5、石油供给和需求方面分析:

首先,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石油价格下跌支持中国经济。

更多 能源环境文章

其次,伊朗达成协议,伊朗拥有世界第四大储量,也是第二大天然气储量潜力国家,伊朗将增加产量。

再次,沙特没有减产迹象,沙特能够以更低成本生产石油,沙特为与欧佩克竞争北美市场,继续生产石油,那些拥有大量举债的石油公司债务增长。

还有,美国页岩产量达到高峰,仍在继续生产。

因此,从基本面供给需求分析,石油价格可能还会停留在一个较低的价格。

6、原油与美元的关系。

美元升值,油价以美元计价,在油价触底之前,美元可能会继续升值一段时间。油价下跌至37.75美元,那么油价或触底。

2国拒绝卢布支付被“断气”,欧洲天然气再次大涨!对粮价啥影响

原创出品,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随着地缘政治冲突以及一系列制裁的持续和升级,全球市场的动荡还远未结束。

其中,以能源市场波动为核心,引发粮食等大宗商品市场联动。

而从当前情况来看,能源市场的波动仍将持续。

近日,欧洲天然气价格再次出现飙升,欧洲基准TTF荷兰天然气期货一度涨幅达到近17%,重返100欧元/兆瓦时的上方,最高时达到了109欧元;而ICE英国天然气期货也一度跳涨超过18%。

造成此次价格飙升的主要原因是4月26日,保加利亚和波兰两国表示,俄罗斯将从次日起暂停向两国供应天然气,原因是俄罗斯曾在4月初时签署相关法令,要求“不友好国家”必须用卢布支付俄罗斯天然气费用,而通常结算日期就是在月底或下月初,而拒绝使用卢布支付的将会面临“断气”的风险。

欧洲在能源方面对外依赖度很高,欧洲对于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的对外依存度分别高达90%、97%和70%,而在这三大能源的来源中,俄罗斯均是欧洲的头号供给大国。

以天然气为例,欧洲每年至少存在3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缺口,而俄罗斯每年能向欧洲供应大约1500-20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因此,围绕俄罗斯天然气的供给变化,欧洲天然气市场就会随之波动。

另一方面,俄罗斯还表示,将停止向波兰供应石油。

这种情绪也传导到了原油市场,使得美油再次上涨了3.21%,重回到100美元/桶的大关,达到了101.7美元/桶,而布伦特原油也上涨了0.51%,涨至105.67美元/桶。

那么,这对粮食市场有什么影响呢?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

一是天然气价格走高,推高尿素生产成本。

我们都知道,煤炭和天然气是生产尿素的重要原料,俗称为煤头尿素和气头尿素。

我国主要是以煤头尿素为主,所以我国尿素价格波动和煤炭价格的波动相关紧密,而国际尿素多以气头尿素为主,因此价格波动就与天然气价格密切相关。

虽然相比3月份,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所回落,但仍然在高位震荡,而且天然气与其他商品不一样,从供给到运输都有较大限制,因此短时内欧洲几乎无法全面替代俄罗斯天然气,这也意味着后续的博弈仍将不断,天然气价格仍然居于高位,这也意味着,尿素等化肥价格易涨难跌。

当前粮食领域面临的一大重要影响就是化肥价格的飙升,由于化肥价格大涨,已使全球粮食生产成本全面抬升,势必会进一步传导到粮价以及终端食品价格上。

二是原油价格高位波动,生物燃料需求旺盛。

天然气的供应往往和石油供应深度捆绑,冲突的持续与制裁的升级往往会导致原油市场不停波动。

我们之前曾说过,今年全球原油价格总体大概率将会在百美元/桶附近徘徊,相比去年底时的75美元/桶,价格涨幅已经超过了三成。

当原油价格涨至75美元/桶时,燃料乙醇等生产就是有利可图的。

事实上,美国前不久已撤销了一项关于夏天禁用乙醇燃料的禁令,以期以此来平抑油价。

这意味着,油价高涨势必会带动生物燃料的需求,这将使更多的玉米、大豆、甘庶等被“烧掉”,使全球粮食供给更加紧张,粮价上涨。

所以,能源市场的风吹草动往往会波及其他领域,粮价走高除了俄乌冲突导致的粮食生产及运输受限外,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将给粮价带来更深远的影响。

欢迎收藏“新农观”,一起了解新时代下三农的新发展。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石油和天然气市场是一个最典型的全球化市场。虽然V.I.Vysotskii和A.N.Dmitrievskii乐观地估计,目前全球可开采油气资源为5547×108t石油和634.3×1012m3天然气[42]。但是,因为油气资源的稀缺性、资源禀赋的不均衡性,以及卖方市场的特殊性,致使石油和天然气产品被国家垄断,其销售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因此使得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受控于这些国家或其组织。那么,价格变化规律也不例外。而油气价格的波动将会给石油进口的成本管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导致经济风险增加。

另外,石油价格与国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据IMF公布的数据显示,原油价格每上升10%,全球的GDP会减少0.10%~0.15%[47]。2005年原油国际价格较2004年上涨42.1%,世界经济因此减缓了0.8%[48]。因此,说明油价的波动将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以及战略油气储备的价值。另一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变化趋势,这将关系到中国石油进口的经济安全性。

1.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分析

近30年来,世界油气市场的价格变化波动很大且总体呈上升趋势。从1980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的交易价格总体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的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其他特征。

一是不同地方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别较大的同时又具有地域代表性。就BP公司2010年的世界能源报告中公布的数据来看,4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即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est Texas Intermdiate,W T I)。它们分别代表着中东、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区的石油交易价格。基本呈现前者的石油交易价格最低,西德克萨斯价位较高的规律。但是,2005年以后福卡斯取代了高油价地位,2011年和2012年西德克萨斯取代了低价位地位(图6-3)。这与该地区的石油需求状况和油质水平挂钩,2007年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世界各地石油交易价格差从7.09美元/桶(2008年)降到1.96美元/桶(2009年)。同时,也应该看到美国的页岩气的开发利用,这个石油资源替代品对其价格的影响非常明显。

图6-3 1980-2010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二是不同地域的石油交易价格差在不断地加大,同时显示价格差与价格水平有一定关系。1980年到1989年间平均价格差为2.10美元/桶、1990年到1999年为3.09美元/桶,而到了2000年至2009年间就上升为4.91美元/桶。利用1980年至2011年间迪拜(Dubai)、布伦特(Brendt)、福卡斯(Nigerian Forcados)和西德克萨斯(WTI)的石油交易价格数据,可以计算出每一年的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值(图6-4),其也显示世界石油价格地区差别不断加大的趋势,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加明显。

图6-4 1980-2010年间世界石油交易价格极差变化趋势图

三是世界石油价格在2008年达到有史以来创纪录的油价147美元/桶。虽然2007年以后至今欧洲和美国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呈现负增长,能源消费随之下降,但是经济发展受人关注地从西方转向了东方,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不容置疑在该时期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由此也带来了对石油需求量的提高,石油使用量的增长也就从西方转向亚洲,世界对石油的总需求量增长还是基本没变,致使石油价格在该时期下降程度超出估计。

里卡多战略咨询公司在2011年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指出,影响世界市场油价的主要因素分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等。包括OPEC的产能、配产政策,以及石油公司在石油期货市场上的投机行为等[49]。

2.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油价变化关系分析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的大起大落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最直接途径就是中国进口石油资源量(表6-6)。

表6-6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油价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0—2008,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8-2013,中石油网,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中国的石油生产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从1993年开始出现不平衡以来,就不得不依靠石油的进口来弥补其差额。因此从1994年至2012年间,表6-6数据就显示随着中国年需求量的迅速提高则从国外进口石油的量逐年攀升。1996年比1994年增加了近7倍,而2004年比1994年增长了60多倍。从2000年以来,中国年进口量比20世纪90年代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2008年以后(图6-5)。2000年5.1294×108桶到2007年的11.9109×108桶,8年时间增长了1.32倍(表6-6)。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有3个较为明显的增长台阶,2000年、2004年和2008年(图6-5)。中国有如此强劲的石油进口需求,那么国际油价与其关系非常值得研究。

图6-5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价格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世界石油交易价格相对较高地区代表为西德克萨斯和布伦特价格。以此为代表,与中国石油进口量的变化规律总体趋势比较。由此(图6-4)显示,总体趋势是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上升,中国的石油进口量不断提高。但是2000年至2002年,随着布伦特石油价格降低,中国石油进口量却有所减少;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下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却一直快速增加。这可能与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陆续完工进入注油期有关。中国石油进口量变化趋势和世界油价相对较低的地区代表价格迪拜和福卡斯的变化规律与前基本相同。

从中国石油进口价格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走势比较来看,2000年至2003年间,中国进口石油的平均价格基本与国际油价的最高值持平,以后该问题有所缓和(表6-7,图6-6)。但是这个平均价格是由不同品质的原油进口金额平均而得,若低质低价的原油进口的多,那么平均价格就会下来。所以这还不能说明中国原油的进口完全抓住了国际原油市场最低价格机会了,只是已有这种倾向。

表6-7 中国石油进口平均价格与油价变化趋势 单位:美元/桶

续表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注:平均进价由进口量与金额计算而得。

图6-6 中国进口原油平均价格与国际油价比较(数据来源: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1-2009,中国海关统计年鉴2009-2013,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石油进口量增加时国际油价就上升,当然这本身也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只要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加大,国际市场就会提价;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认为中国的石油需求对国际油价已经有了影响的力量。前者对于中国发展经济,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地位等都为威胁因素,后者则说明已有了影响市场的机会。所以应该想办法采取措施,抓住该机会,以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际名声的提高。

为什么国际天然气价格受原油价格影响很大?

从中国国内天然气市场来看,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内天然气市场会受到冲击。

一方面,油价大幅走低加速了中俄历时20多年的天然气谈判,并于今年一年之内签署了东西“两线”总计超过680亿的天然气供应合同。对于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一直较高的中国来说,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国内的天然气能源供给。彭博新能源分析师寇楠楠表示,由于多种来源的天然气涌入国内市场,有可能给页岩气等高成本国天然气生产带来不利影响,部分高价LNG合同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国际油价的大幅下降,导致终端市场上成品油价格不断下调,削弱了天然气的价格优势和经济性,从而抑制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速度。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底,累计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增速仅有7.1%,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5.4%。

天然气m00y代表什么

m00Y是英国天然气代表欧洲,m00Y更能代表天然气需求。

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之称的TTF基准荷兰天然气期货欧市上涨3.83%,报93.45欧元/兆瓦时。

自今年年初(1月4日)17.88欧元/兆瓦时的收盘价起,10个多月来,欧洲天然气的期货价格走势一路高歌猛进,已至少上涨422%。此前的高位出现在10月5日,当时收盘价报116.02欧元/兆瓦时。尽管此后欧洲天然气的主要供货商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发布“安民告示”,欧洲天然气价格有所回落,但多数分析师对至今年底、明年初的欧洲天然气价格依旧不抱乐观期望。

扩展资料:

能源期货(EnergyFutures)包括原油及其附属产品的燃油、汽油等,及其他能源如丙烷、天然气等期货。原油是全世界使用率最高的能源,至少短期之内无任何能源可取代其地位。一般原油大部分的产量都集中在中东地区,所以原油价格波动易受到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对于石油产量决议的影响,但美国为原油的使用大国,故对原油价格波动仍具相当大的影响力。目前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期货交易所为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

期货合约,是一种跨越时间的交易方式。买卖双方透过签订合约,同意按指定的时间、价格与其他交易条件,交收指定数量的现货。通常期货集中在期货交易所,以标准化合约进行买卖,但亦有部分期货合约可透过柜台交易进行买卖,称为 场外交易合约。

期货是一种衍生工具,按现货标的物之种类,期货可分为商品期货与金融期货两大类。参与期货交易者之中,套利者(或称对冲者)透过买卖期货,锁定利润与成本,减低时间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投机者则透过期货交易承担更多风险,伺机在价格波动中牟取利润。

狗血剧情上演:加拿大对俄制裁措施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

收藏每日商品,了解全球大宗商品市场动态,今天是2022年6月19日,以下是今天的详细内容:

据每日商品收到的最新消息显示,日前德国正在积极同加拿大沟通,以解决俄罗斯北溪1号管道的西门子能源涡轮机的问题。

据悉,因加拿大对俄罗斯的相关制裁措施,导致本周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46%,欧洲基准荷兰近月天然气价格最高涨至每兆瓦时145.25欧元。

而事情的起因要从一台涡轮机维修开始。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当地时间15日通报称,由于位于列宁格勒州的波尔托瓦亚压缩机站的一台压缩机停止运行,自16日起,经“北溪”天然气管道对欧洲国家的天然气输送量将降至每昼夜6700多万立方米。

但更多消息显示,虽然欧洲各国已经做好了减低俄罗斯能源供应的心理准备,但在时间上,目前并不是最好时机。

数据显示,由于目前已经进入欧洲天然气冬季备货阶段,加上该地区的能源供应目前仍旧严重依赖俄罗斯供应,这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出现大涨,特别是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严重的德国受到的影响最大。

据悉,这将导致俄罗斯天然气对德国电力公司的供应量锐减25%,并对意大利减少15%。

随后,德国方面有消息称这些限制可能与德国斥资100亿欧元接管一家前俄气子公司有关。

据悉,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美各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对俄制裁措施,其中德国单方面宣布接管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在该国的子公司。

但最新消息却显示,本次俄罗斯对欧洲天然气供应下降的主因是,这台出现故障的压缩机在送至加拿大维修后,被加拿大作为对俄制裁的一部分,给予了扣押。

日前,这台压缩机的制造单位德国西门子公司已经确认,该公司在2009年为北溪1号的一个压缩机站提供了空气动力燃气轮机,由于这些涡轮机是在加拿大制造,因此需要定期送回维修,其中一个涡轮机目前正在蒙特利尔进行大修。

而就在上周,加拿大刚刚公布了一些对俄制裁措施,其中包括禁止出口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和化工行业运营至关重要的28项服务,这导致这台被送至加拿大的压缩机在蒙特利尔维修保养后无法送还。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根据西门子公司提供的信息显示,该天然气站的4台压缩机均需要进行定期的保养维修。

据悉,除了已经送修的这台压缩机外,目前俄罗斯另一台也要维修保养的涡轮机已经出现无法送往海外维保的局面。

对此,俄罗斯表示,如果维修工作出现更多延误,可能会导致所有天然气流量中断,并表示,此前遭到西方抛弃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可随时投入使用;而德国和加拿大面对暴涨的天然气价格,则紧急发布通告,称两国正在积极讨论有关涡轮机的问题,努力达成一项决议。

但最新消息也显示,当前德国仍坚持认为俄罗斯的相关行为“旨在扰乱市场”。

为防止事态的恶化,德国已经启动应急预案,敦促消费者和行业减少消费,以优先满足冬季天然气存储。

来自德国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德国的天然气储气库存储水平仅有55%,远低于该国11月前满足过冬所需的90%。

除了削减日常消费优先存储外,德国还在安装更多的液化天然气终端,以增加替代供应。

而在美国市场,国际石油巨头也在抱怨美国近一年来的政策正在“为全球的能源供应设置障碍”。

据悉,针对当前美国国内持续上涨的原油价格,美国方面要求石油供应商提高产能、限制售价,并计划对石油公司征收一项高达42%的暴利税。

资料显示,在1980年美国曾推出过类似的暴利税,对油价超过12.81美元/桶的部分征收70%的消费税,但最终的结果是,石油价格大幅回落,但也导致其国内炼油产业投资锐减,进口数量大幅增加,随后有关方面取消了该税种。

不过,另有消息显示,尽管美国对部分委内瑞拉原油出口给予了放宽,但在美伊谈判失败之后,美国在本周四宣布,对帮助伊朗原油出口的第三方企业实施制裁。

资料显示,在相关制裁下,伊朗原油往往通过一些变换产地的方式对外廉价出口,对此各方都保持着默认的态度,并不追究。

但在两周前,伊朗油轮在希腊海域遭到希腊的扣押,并被以违反美国相关制裁的理由被转送至美国方面,美国最新公布的制裁措施可能与此相关。

但由于今年以来对欧洲地区天然气出口业务的大幅增长,机构预计,在庞大的市场需求支撑下,到2026年美国将取代卡塔尔成为最大的液化天然气供应国,预期在未来两年全球计划批准1.33亿吨新增产能,其中三分之二将来自美国。

此外,更多消息显示,乌克兰近期扣押了白俄罗斯石油公司在该国的部分资产。

其他方面,随着欧洲对俄罗斯煤炭禁运之后,南非迅速成为主要的替代中。

数据显示,2022年前5个月,欧洲国家从南非主要出口中心进口的煤炭比2021年全年增加了40%。

其中,南非理查兹煤炭港务集团已向欧洲国家运送了超过324万吨煤炭,占其总出口量的15%,高于2021年的232万吨

而来自中国石油消息显示,6月16日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黄永章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总裁马尔科洛夫举行视频会议。

会议期间,双方共同签署《中俄远东供气项目技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