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一贯钱相当于现在多少元人民币

2.古代一两黄金等价多少两银子?

3.经济形势不好不都说黄金该涨吗?咋现在金价“跌跌跌”呢?

4.金价为什么会大涨?现在买黄金合适吗?

5.起始价的意思

古代的一贯钱相当于现在多少元人民币

金价跌破1800_金价暴跌粮食价格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

“金上等旧估两十千,今请估八千”(食货志),一两金子从兑10贯到8贯。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每两价钱二十贯,银每两一贯五百文。

岳飞的孙子岳珂的《金陀续编》记载,南宋绍兴四年(1134年),银每两二贯三百文,金每两三十贯文。从这里能看出,金银的兑换率差不多1:10,但金银贵而铜钱便宜,差不多银铜兑换率在1两对2贯左右。

扩展资料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也统一了货币。废除刀、布、贝等钱币,以“半两”做为货币。即用秦国后来的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

大钱:大面值钱和大型钱的总称,六朝时称标准大小的五铢钱为大钱,文:钱币的基本单位名称,一枚小平钱称一文。贯:一千钍称贯,又铸钱场所穿在钱孔中的方形木条也称贯。

古代一两黄金等价多少两银子?

1.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钱”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

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

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

盛唐时期2000—4000元。

说明如下:

一两银子到底值多少钱,现在很多人其实是毫无概念的。特别以当代白痴电视剧为极端,居然出现两个馒头一碗汤5两银子,一个少奶奶一次输掉一千万两银子等等荒唐透顶的情节,显示当前中国的创作人无知和不认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万历年间国库年收入才达到200万两,而且还是经过张居正改革后国库收入丰富才有的数字。甚至包括了金庸这样的大师似乎也对银两的货币价值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大家都该记得郭靖初遇黄蓉,被她宰了一顿,结果“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看过一些古籍就可以发现,一两银子的货币价值其实相当的高。

《红楼梦》里刘姥姥看到贾府上下一餐螃蟹24两银子,感叹说小户人家可以过一年了。要知道刘姥姥家当时也算中产阶级的,有房有地还雇得起工人丫头,第一次上贾府打秋风,得了20两银子,千恩万谢的。《明史》里也提到七品知县一年的正当俸禄(基本工资吧)只是45两白银。而《射雕》时代在南宋中晚期,白银流通量还低于明清,其价值只能更高才对,这19两多一餐饭,不管是怎样难得的美味佳肴都似乎太过分了。

因为各朝代银两的货币价值都有所不同,那么现在一般推算古币值都用一般等价物交换的方式来计算,对中国人来说千年不变的民生商品就是大米。以下用太平年间的大米物价记录为标准,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大致可以得出银两的货币价值答案。

史载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人民币660.8元。由于《红楼梦》故事虽以清朝为原型,生活状况却以明朝为蓝本,姑且以明朝的银两价值计算,刘姥姥拿到了一万三千多元的过年费,当然很高兴了;而郭靖则付出了超出一万二千元人民币一餐饭钱,还是在张家口这样一个小地方,太夸张了吧。郭靖就算傻,但穷苦出身,不可能不知道钱的价值,黄蓉更不可能挨店家的这一宰吧。

这一两银子要是拿到唐朝就购买力而言更是高得吓人了。唐太宗贞观年间物质文明极大丰富,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就可以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2065元人民币。

最大的问题出在宋朝,主要原因是宋朝的钱币制度极其混乱,而其记载也矛盾重重。宋朝是以“钱”为流通货币的,因为宋朝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也前所未有地发达,因此货币需求量也前所未有的庞大,而且白银的产量和进口量都不高并且当时没有类似央行这样的宏观调控管理机构,造成了极为混乱的情况。我们知道一般朝代1000个钱为一贯,等于一两银子,但是宋朝却不是这样的。《宋史食货志》及《续资治通鉴》均提到自真宗朝开始因白银存量偏少不足以赶上经济的发展,银价不断上涨,基本上是2000个以上的铜钱当银一两。而且宋朝“钱法”很乱,有铜钱、铁钱还有铅锡钱同时流通,各州都有权自行铸钱,还存在私人铸钱的情况,钱的大小不一、成分不宜、价值多变,“随时立制”,非常混乱。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或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还要下诏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完全是笔糊涂账。

根据《宋史 食货志》提到“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和《宋史 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靖康之乱前后到南宋初期有一两银子一石米的,不在正常计算范围)。1两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一说宋石为96斤,就相当于1两银子672—1344元)。定南宋银价与北宋相差不多,那么郭靖请黄蓉一餐吃掉了少则一万三多则超三万的钱,难怪小姑娘一下子就被感动得一塌糊涂了。

如果再进一步深究就会发现宋朝“钱”比人民币还值钱,苏轼文集里提到他贬官黄州一家数十口(至少20人以上吧)一月开支只有4500钱还能有余,按上述银价计算只有2—4千元人民币(我平民百姓一家5口一月基本开支也要3千多啊),拿到今天的小地方也算勉强过日子,何况他还是官宦人家不事生产还很有体面,这样看起来上述米价应该是指京城里较高的,而不是一般地区的米价,而实际一两银子的购买力还有可能还大大超过上述数据。

清初的银两购买价值稍低于明朝,但至清朝中晚期由于大量外国银两涌入中国,据统计战争前每年世界银产量的70百分号 多都被用来购买中国出产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了,银两的货币价值下降到不到明朝的三分之一,即一两银子=200元人民币左右。当时市面流通的货币上除中国传统的“银两”外也出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银币,被称作“银洋”。

综上所述,关于“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的问题,基本上能够得出的结论是: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北宋朝中期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盛唐时期2000—4000元。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宋朝以前白银总量太少,价值过高,还没有成为流通货币(想想看,拿一张面额2000元以上的纸币去市场买东西……),只存在于朝廷赏赐与会计结算当中,比如税收、国家支付(如向金、西夏送交的岁币“银帛”多少之类),实际上明朝以前,市场流通均使用铜钱(北宋局部地区出现了纸币)。银两成为流通货币只是明清两代对外贸易活跃,外国白银大量涌入以后的事。但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一向以为银两是历来的流通货币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明清的盛行,均按照当时的生活情况为常识对前朝进行描写,如《水浒》、《》、《三言二拍》等等,而这些作品中的银两价值均以明朝的银价为标准,与原有的文、贯、缗、铢等货币单位搅合在一起,并且对后世影响很大,因此今人所写较多以中国古代为背景的历史、武侠作品如《射雕》等书中也跟着把古代流通货币统统说成“银两”。但毕竟现代人比起明清时代的人时距更远,对前朝货币制度及银两的实际购买力的认识更加不足,才会经常出现天价馒头、天价酒菜,而认真的读者或观众出于对古代经济情况的好奇应该对“银两”的价值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2.大多数时候一锭银可兑换一金,即一百两足色白银可兑换一两黄金。如果银子成色不佳,就须按成色增加数量。

经济形势不好不都说黄金该涨吗?咋现在金价“跌跌跌”呢?

不知道大家注意过并没有,每每经济环境产生起伏或者出现转折点时,人们对于金子的关注度便会瞬间提升。在人们的广泛认知中,黄金作为钱是升值的象征,也因此,适度囤金实质上便是在防止手里的钱掉价。

中国经济发展对金价有什么危害

金子是重要的国际储备方式,而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品输出国、第二大的商品出口国,因而中国经济发展若造成动荡不安,对世界经济发展冲击性巨大。本质上,若当中国经济发展比较严重下降,世界经济形势遭受相对应危害,通货膨胀预期提高,黄金的“紧急避险作用”便会呈现,大家就会去限时抢购金子,金价便会增涨。相反,若中国经济发展正常的提高,全球经济当然被打了“强心剂”,大家就愿意投资实业,没有人限时抢购金子,黄金价格便会下挫。

金价波动,逃不开这些因素!

我们从最好是理解的、最浅表的供需关系而言起。不论什么物品,贷币也罢、物资供应也罢,包含金子以内,只需需要量提升,就算供给量不会改变,在每个人争夺的环境中,它的价格也会有所提高。而谈起危害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那么就较为复杂了。黄金的供求,不但在于个人意愿,与经济形势也有很大关系。简单来说就是,全球经济形势的起伏,会影响到人们对于金子的关注度,要求也会跟着更改。

举例说明,例如一个人手上有笔钱,他选择投资了贷币,贷币形势大好,他就会把大量注意力放在投资货币上。那如币局势萧条,持续下跌,那在投资项目上,他就更容易侧重于相对稳定的项目。相比贷币、股票基金、期货交易等投资理财,金子的稳定素来非常高。人们对于别的项目投资的关注度减少,就会把大量心思放在相对稳定的金子上,而此时,黄金的需求增加,黄金价格便会有一定的增涨。

对于黄金价格连续下跌4个月,这也要融合在今年的的大环境看来。危害世界经济形势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战事、疫情、运送遇阻、现行政策变动等,可能会影响到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而这之中,美联储升息变成最直接的要素。爆发后世界各国生产主力不高,社会经济发展止步不前,物资匮乏造成物价水平不断上涨。欧美国家等国为了能应对危机,挑选很多印钞票来解决问题,导致世界世界各国均得到了通货膨胀影响的。

加上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电力能源、粮食作物等物资供应持续上升,进一步加重了通货膨胀难题。美国为应对世界经济转型,取玩命升息的手段,想依靠美元的“霸主地位”释放压力。

美金汇率与金价波动紧密联系,费率平稳,黄金价格才能长期保持。而美联储升息导致美元走强,这就意味着买相等金子需要用到的美金越来越少,因此黄金价格就会下挫。

那么关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发表你的看法和想法!

金价为什么会大涨?现在买黄金合适吗?

金价大涨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1. 经济不稳定:当经济不稳定时,许多投资者会转向黄金等安全避风资产来保护自己的资产。

2. 货币政策:如果央行降低利率或进行大规模货币印刷,金价可能会上涨,因为人们会转向黄金等有限的来保护自己的财富。

3. 地缘政治风险:地缘政治风险的增加可能导致金价大幅上涨。例如,战争、恐怖主义、贸易战、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金价上涨。

4. 投机和需求:如果投机者和持有者对金价上涨有足够的信心,那么他们可能会购买更多的黄金,导致金价上涨。此外,需求的增加也可能导致金价上涨,例如,工业用途、珠宝需求等。

黄金的价格和市场走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全球经济形势、通货膨胀、政治和地缘政治风险等等。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黄金,请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市场动态和预测未来的走势。同时,找到一位经验丰富的金融顾问,咨询他们的专业意见也是很重要的。最终购买黄金是否合适,需要根据个人的财务情况和投资目标而定,不建议凭借推测和盲目跟随市场行动。

起始价的意思

起价的解释

[price rise;raise the price]

〈方〉∶ 涨价 ;提价 详细解释 (1).涨价。 《廿载繁华梦》 第二六回:“金价年年起价,实昂贵得不像往时。” 柳青 《创业史》 第一部第二五章:“ 世富 老大记得 清清楚楚 ;每年从‘谷雨’前后,粮食就起价了。” (2).最低价格。 夏衍 《泡》 :“洋价跌,米价倒反涨,八块八的涨到九块四,连起价米也吃不起了!”

词语分解

起的解释 起 ǐ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开始 :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领取(凭证):起护 价的解释 价 (价) à 商品所值的钱数:价钱。价款。涨价。调价。待价而沽。 商品 之间 相互 比较和交换的 基础 : 价值 。 代价 。 指“原子价”。 价 è 旧时称 派遣 传递 东西 或传达事情的人:“走价驰书来诣”。 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