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2.国内成品油是怎么定价的?

3.节前油价上涨加满一箱多花4元,怎么评价这件事?

4.国内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成品油的定价机制

我国油价涨价规则_中国油价涨跌规则

自1998年迄今,中国已经历了三次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

1998年6月3日,原国家计委出台《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规定中石油和中石化两个集团公司之间原油交易结算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价格由原油基准价和贴水两部分构成。其中原油基准价由原国家计委根据国际市场相近品质原油上月平均价格确定,贴水由购销双方协商确定。

汽、柴油实行指导价,由原国家计委按进口完税成本为基础加国内合理流通费用确定零售中准价,中石油、中石化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并在上下浮动5%的幅度内确定具体零售价。

从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

从2001年11月份起,中国又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2006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宣布成品油价上调的同时,向地方传达了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方案包括两大内容:一是成品油价由原来的与国际成品油价直接接轨,改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确定。二是推出“四个配套机制”:包括建立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建立相关行业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弱势群体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的机制;建立原油涨价收入的财政调节机制。

国内成品油是怎么定价的?

我国成品油定价方法主要取成本加成的方法,而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石油市场竞争充分,主要取的是市场定价法。

国内成品油价格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原料成本(也就是刚才提到的原油价格)、炼化成本利润、相关部门征收的税费、贸易商及加油站的成本利润等。

我国的成品油价格结构中,原料成本大约占30%, 48%左右为各种税费,炼油厂成本加利润大约占到8%,剩余部分为贸易商及加油站的营运成本和利润。

我国成品油的税费占比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德国这个比例为57%,韩国为52%。当然,美国大约在30%左右,导致美国是世界上成品油消费最大的国家。高税费一方面是为了抑制石油的消费,提高石油的使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另一方面,成品油大部分用于交通领域,因而高税费也是为了提供足够、稳定的公路维护与建设资金,以解决公路维护与建设筹资的问题。

我国成品油定价受国家管控,取"十个工作日一调"原则逐月与国际市场价格联动,即国内成品油的价格根据国际油价价格的走势,每十个工作日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上涨的,国内油价就上涨调整一次,在十个工作日内,国际油价累计是下跌的,国内油价就下跌调整一次,当汽、柴油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并设置了上下限, 上限为每桶130美元,下限为每桶40美元。

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挂靠的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不提或者少提;低于40美元的时候,最高零售价格不再下调,并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低于40美元调控下限时,成品油价格未调金额全部纳入风险准备金,这便是成品油定价机制中的“天花板价”和“地板价”。

因此,这就导致国际原油价格接连暴跌,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并没有下降多少。

节前油价上涨加满一箱多花4元,怎么评价这件事?

我国的成品油调价规则是10个工作日调整一次,算上双休日,也就是大约15天左右调整一次。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就会做相应调整。

也就是说,如果国际油价变化不大,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就不做调整。至于调整多少,由发改委根据相关标准计算出来,提前公布在它的官方网站上。

2021年以来,国内汽柴油零售价经过了8次调价,其中六次涨价,一次下调,一次没调整。终端的零售价累计比2020年12月31日上涨了约0.71元/升。

五一节之前的这一次调价,是今年的第八次调价了,汽、柴油分别上调100、95元/吨,换算成升的话,大约是上涨了8分钱每升油,一个50升油箱容量的家用车,加满油也就是多花4元钱这样。

这个价格无论是对家庭还是生产企业,又或者是交通运输行业,其实都是没什么影响的。也就是凑巧赶在了五一节这样的小黄金周之前,才让大家多了些议论而已。仔细想一想,别说涨8分钱,就是涨了8毛,你该去的地方不还是得去吗?

所以我觉得,作为普通人实在没必要专门关注这个消息,涨不涨,涨多少,都是国家都定好的,就算是这样的调价机制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这也不是咱小老百姓该关心的事。

与其盯着油价变动的消息,踩着点加油去省这点钱,还不如琢磨着如何赚些钱才是正经的。就算是去送个外卖,一箱油的涨价钱也差不多赚回来了。

当然,提前知道消息也好,比如车子本来准备每天加油的,既然它要涨价了,不如下班后拐个弯给它加了,省下了每一分它都是钱啊!

国内油价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国际油价回落至100美元以下,国内又涨价

据说,3月18日凌晨,汽油将再一次大幅提价。从3月16号开始,加油站就密密麻麻的排队。

让广大车主不解的是,国际原油价格在下降。已经从超过120美元逼近史上最高点,跌到100美元以下。

新能源车主笑着说,你们加油吧!

那么问题来了。

第一问,为什么国内油价会在国际原油价格暴跌的时候上涨?

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一个巧合。

国内成品油零售价和国际原油价格有一个联动机制。

2016年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考虑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金、合理流通环节费用和适当利润确定。

汽、柴油价格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变化每10工作日调整一次。调价生效时间为调价发布日24 时。当调价幅度低于每吨50 元时,不作调整,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

另外,办法规定了天花板价和地板价,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20美元或者低于40美元时,按照天花板或地板价执行。

恰好,3月18日凌晨,到了第10个工作日,而计价依据是之前原油高涨时的价格。

第二问,原油价格上涨对两桶油什么影响?

按照常规理解,售价贵了,进价也贵了,没什么影响。

但实际上呢?

两桶油的净利润和原油价格走势高度正相关!

这又是为什么?

时至今日,仍然有人认为中石油是以油田为主,中石化以炼油为主。其实,随着中国早就转型为大规模的原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2%,两桶油都不依赖自有油田业务了。都靠炼油和加油站业务,虽然还有一部分自有油田,但主要原油都依赖进口。

由于两桶油账面巨额存货(中石化近2000亿,中石油近1500亿,原油为主),当原油价格走高的时候,存货本身就带来了盈利。

两桶油的存货周转率均在30天左右,这意味着现在出厂的汽柴油、石化产品,其实“真实”成本是30天前的购价格。

在油价上涨区间,油价涨得越快,两桶油的利润就越高;反之,在油价下跌区间,油价跌的越快,两桶油赔的越多。

第三问,如果将来普及了新能源车,两桶油会破产吗?

除了炼制成汽油柴油烧掉,原油大约有40%以上被炼制成石化产品,用作塑料、衣服、化妆品、电视、计算机汽车配件等原材料。

即便是新能源车,也有大量的零部件用了石化制品的原材料。

所以,如新能源车完全取代了燃油车,两桶油依然能维持差不多现有一半的石化产品的生产规模。

只不过,两桶油遍布全国的5万座加油站,亟需转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