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调侃专家油价怎么说_司机调侃专家油价
1.今年松油价格为什么这样不稳定
2.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3.现在的热点话题
4.日系车与德国车的区别在哪?
今年松油价格为什么这样不稳定
中国的成品油价格过高,大家有目共睹。只是为什么过高的原因,许多人至今还蒙在鼓里,不明事实真相。就在最近,许多人只能用那句“掺了天价酒的油能不贵吗”来调侃一下涨多跌少的中国油价,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愤慨。其实,“天价酒”只是过高油价里长出来的一颗腐败的“毒瘤”而已,与高油价并没有实质性的关联。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高油价背后的真正推手呢?专家通过认真分析认为,中国油价比美国高,首先就高在税收上。中国汽油税约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加上我国成品油价一直用定价,终端零售价不能完全反映生产销售各环节的成本和收益状况。因此,在专家看来,中美两国成品油价没太多可比性。
说的也是。想想在2010年8月底时,当时原油期货当月累计下跌8.9%,但发改委却以“因为国际油价变化率未达到调整条件”为由迟迟不降价,取而代之的是当年10月份再次迎来又一轮上涨。但至今为止,发改委也没对“未达到调整条件”给予任何解释,唯一的解释就是自2010年6月至今年清明节后的油价一路飙升。而在总价格中,还要对柴油和汽油分别附加消费税和17%的增值税。
毫无疑问,油价居高不下,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急剧上升。据了解,自今年清明节后涨价以来,北京许多加油站也都停止小幅优惠活动,对许多日常生活需要开车而又得不到补贴的消费群体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更令人所不齿的是,两只“油老虎”通过不断的涨价牟取暴利后,不但不懂得该如何让利于民,反哺社会,反而只顾自己贪图享乐。备受诟病的“天价酒”,只是石油领域腐败的“冰山一角”。据说,被判死缓的中石化原老总有一句“名言”:“每月交际花一二百万算什么?不会花钱,就不会赚钱。”
另据有关信息披露,中国进口石油的比例是55%,而45%的原油自国内。况且对开国内石油收取的特别收益金十分低廉,石油巨头廉价开发国内石油,然后把所有成品油按国际价格卖给民众。由此可见,行业垄断和过渡依赖进口给消费者及产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愈发明显。因此,对高油价是否合理,相关部门也应进行调研和评估,让中国的油价实现合理回归,不能总让广大无辜消费者平白无故地为高油价买单。
95号汽油进入10元时代,你觉得这是油价的天花板吗?
目前,我国73%的原油是从国外进口的。现阶段,国内油价基本上是严格按照国外油价变动,呈跟涨趋势。
受国际油价上涨影响,上一轮调价后,部分地区92号汽油已首次突破每升9元大关。6月14日24时,新一轮调价窗口将在开启,多家机构预测,届时调价后部分地区95号汽油或将突破每升10元大关,创历史新高。
原油价格刷新历史最高价位的脚步正在靠近。据她预测,进入三季度之后,wti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或达到105-135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的主流运行区间约为110-140美元/桶。
根据现有国内油价定价规则,国内油价和国际油价存在联动机制,但国内油价却并不会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而“无限”上涨。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曾介绍,当国际油价继续上涨,但不超过每桶130美元时,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正常调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规定,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现在的热点话题
核心提示在2013年最初的几天,“黄灯”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争议起自1日开始实施的被民间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一条规定——“闯黄灯扣6分”。
新华网北京1月5日电(记者 卢国强 刘景洋)在2013年最初的几天,“黄灯”成为中国最热门的话题。争议起自1日开始实施的被民间称为“史上最严”交规的一条规定——“闯黄灯扣6分”。
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指出,机动车闯黄灯同属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违法行为,将被罚扣6分。而中国驾驶证持有者在一个计分周期内(12个月)只有12分的违规扣分额度。
部门认为,通过严格管理可以提高交通行为的文明程度。一部分公众则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一规定不尽合理,而且处罚过重。甚至有网友调侃称新交规违反牛顿第一定律,没有考虑到车辆行驶的惯性。
中国大型社交网络新浪微博发起的“你如何看待新交规闯黄灯罚6分规定”的网络调查中,认为“不合理,难控制易造成更多违章和事故”的人占七成。
“开了10年车,现在不知道路口该怎么走。”北京出租司机林先生说,2日下午,一辆轿车在绿灯变黄灯的瞬间紧急刹车,令他猝不及防,险些追尾。急刹车往往导致连锁反应,从1日开始就不断有各地的司机通过微博发布自己被追尾或追尾别人的经历。
如果不想紧急刹车造成危险,就要在进入路口前选择:是加速通过还是索性等待红灯过后的下一个绿灯。在北京的一些路口,由于有车辆选择减速以躲避“闯黄灯”,使得车流速度明显下降。
面对网友和驾驶者对新交规部分规定合理性的质疑,中国公安部交管局回应称,新规的目的在于“规范驾驶行为、增强安全意识、预防交通事故”,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抢黄灯”和追尾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中国驶入汽车社会仅仅数年,交通违法造成的恶故时有发生。“有的车在路口开得飞快,就为了抢在红灯前通过路口,撞车、撞人的事故还少吗?”北京市民李丽娟说。支持者认为,新规有效约束司机在经过路口时减速慢行,避免因抢行发生交通事故,促进礼让的文明行车习惯。
数据显示,近10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2012年保有量达2.4亿辆,新增机动车1510万辆。同时,交通事故仍处于高发、多发期,2012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近20万起,交通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而据官方统计的数据,北京、天津、南京、杭州、济南等城市新交规实施首日接报的交通事故起数分别比前日下降了9.3%、23%、26.7%、18.4%、29.8%,未发生因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造成的恶通事故。
面对争议,还有一些地方选择结合实际情况对“新交规”进行柔性执法。中国最北省会城市哈尔滨4日宣布,由于当地严寒多雪、路面结冰,暂缓对“闯黄灯”处罚。这是继深圳之后,第二个明确表示暂缓处罚“闯黄灯”的大城市。
“这非常人性化,路这么滑,如果强制执行,只能引发更多不满。”驾驶小型轿车的哈尔滨市民岳其松表示支持。
新交规的争议或许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培养公众交通安全意识或许需要更漫长的历程。长期研究交通安全的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刘攀教授认为,近年来中国经历了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王国的转变,但多数人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文明还没有真正建立,“这让很多人看起来像在‘骑着汽车’”。
专家还指出,造成争议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新规缺乏足够的调研和听证。根据相关规定,对于此类行政法律、法规的出台,必须充分吸纳各方的意见。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涉及亿万驾驶人,摒弃固有陋习,适应新规范,有些驾驶人难免出现不适,“拍砖”“吐槽”可以理解,将进一步加快交通信号灯设置和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的整改力度。
望纳
日系车与德国车的区别在哪?
日系车包含的品牌很多,中庸丰田,技术本田,舒适日产,以及个性的马自达,斯巴鲁,专门做校小车的铃木。德系在豪华品牌更有优势一点,豪华奔驰,运动宝马,科技奥迪,以及信仰大众。
任何一个品牌,如果想建立口碑,必然给自己加一个标签,凌志当年刚推出LS400,成功的绕开了豪华,运动,建立了自己的标签,品牌特性。
但是这个话题太大,并没有明确点出德日之间哪个品牌,所以,必须从两个国家的特性入手。
德国相对于日本,首先是工业历史悠久,这导致了德国车在满足了汽车使用这个需求后,有更多的精力去追逐工具以外的东西,比如运动,比如豪华,比如新技术。其次,德国有世界上最早的高速公路,所以,德国车对高速稳定性,感官上的稳定性,有较大的需求。再次,德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立了自己的产品体系,比如宝马3.5.7对应C.E.S,相对于日系,定位更加的清晰与精准。日本相对于德国,首先是岛国,决定了他们的车对高速的需求弱于弯道需求,你看,漂移文化就是日本一大标志,美国则是直线的傻快。同一级别的车型,德国车的高速感受往往好于日系车。大众朗逸,虽然是宝来的旧平台,但是高速感受相当不错,新宝来新桑塔纳拉皮车不在此列。其次,日本的劣势决定了他们必须在耐用上下功夫,在新技术和耐用面前,日系车往往选择耐用,这一点刚好与德系形成对比。再次,日本的海洋气候,导致金属腐蚀强于其他国家,因此必须在防腐蚀上下功夫。
综合这几个因素,日系车在我国东南沿海比较流行,而北方地区对德系认可程度较高。
当然,这个也有国内早期汽车走私,后来汽车国产后的区域优势等多个因素有关系。
这个回答基本不涉及品牌,其实讨论车,可以更多的聚焦于品牌,往往一个品牌一个调性,想更深入一点,则可以聚焦于车型,同一品牌的不同车型,也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区别,如果能聚焦于年款,哪往往都是真爱粉。
1.高速稳定性,德系好于日系
2.品牌溢价,德系好于日系
3.耐用性,防腐蚀,日系好于德系
4.空间利用率,日系好于德系
5.人体工学,便利性,日系好于德系
当然,以上不是绝对的,只是一个大概的对比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