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2.东营的人口数量为什么逐年减少?

3.徐州到九寨沟的路线

4.徐州哪里油价便宜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徐州最便宜的油价_徐州最便宜的加油站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初中的政治想要学好,就是时常的去总结知识点,归纳整理才能让一切政治学习变得轻松有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篇1

1、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2、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1)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

(2)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

4、怎样认识我国现阶段的小康?

我国现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总体上、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5、描绘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蓝图:

(1)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

(3)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

(4)各方面的制度更加完善

(5)对外更加开放

6、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

7、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请描述和谐中国的美好前景)

9、为了实现全面小康,国家应该怎样做?(针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现状,国家应该怎样做?)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坚持改革开放

(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

(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6)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7)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的方针,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

10、为了实现全面小康,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1)努力学习,掌握适应现代化需要的专业技能

(2)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3)增强时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1、构建和谐社会,解决民生问题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3)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5)规范市场行为

(6)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等。

12、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徐州),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

(1)努力学习,使自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尊老爱幼,孝敬父母,邻里团结

(3)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助人为乐

(4)文明礼貌,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5))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竞争意识

(6)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3、你身边还有哪些不和谐之音?(举例)

乱丢垃圾、考试、打架斗殴、乱排放污水、手机等

14、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会过时吗?为什么?)

(1)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2)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必须要艰苦奋斗

(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因此,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就必须艰苦奋斗。

(4)艰苦创业的精神,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代,都不会过时。

16、中学生怎样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1)在精神上,要明确社会责任,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在学习上,要勤奋努力,顽强拼搏

(3)在生活上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不攀比,不赶时尚,理性消费。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篇2

1.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中央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2)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向它汇报工作。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修;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6.依法治国的意义:

(1)依法治国是党***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要求。

7.实行依法治国的要求

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依法治国的关键;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必要保证。

对的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对公民的要求: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8.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10、宪法的构成: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1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表现: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宪法是母法,其他法律是子法)

(2)宪法同普通法律相比,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最高行为准则

1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

(2)从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从制定和修改的程序看,宪法比普通法律更严格。所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13、我们应该怎样维护宪法的权威?

(1)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性质和内容

(2)在日常生活中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

(3)树立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的尊严。

14、公民享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建议权、监督权、选举权、被选举权、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15、公民行使建议权、监督权的渠道:

(1)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2)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3)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

16、在行使监督权等政治权利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1)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正确行使权利

(2)应该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情况

(3)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4)不能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等方法

17、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

(1)国家安全关系着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

(2)没有国家的安全,公民个人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障。

18、怎样维护国家安全?

(1)保守国家秘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2)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3)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公务时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4)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19、国家对提高水价、油价等问题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说明了什么?

(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3)公民依法享有建议权和监督权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篇3

1、竞争与合作是社会生活中必然存在的现象,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2、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都存在竞争与合作。

3、怎样正确认识竞争?竞争既有优点又有,优点是竞争可以开发人的潜能和智力,提高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竞争能促进经济的发展;缺点是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客观看待竞争。应对竞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对自己有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在竞争中要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

4、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合作不仅是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更是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经之路。个人的成功离不开合作。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合作。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

5、怎样提高竞争意识?

1增强竞争意识。

2提高竞争能力。

3既要勇于竞争又要善于竞争,但不能取不正当手段。

4在竞争中要培养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6、在竞争中应注意:

1诚实守信

2遵纪守法

3公平公正

4遵守竞争规则。

7、怎样培养合作意识?

1从身边小事做起。

2参加集体性竞争活动。

8、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竞争与合作构成了人生和社会生存。发展的两股力量,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与合作是统一的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任何竞争都离不开合作,竞争的基础在于合作,没有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这种竞争是没有力量的;另一方面,合作能更好的竞争,合作越好,力量越强,竞争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对于社会的发展进步来说,竞争与合作同样重要。

初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 篇4

一、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1、依法治国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二是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三是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公民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一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与法律有不解之缘,既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二是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对人们的正当权益有保护作用。三是法律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2)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国家要履行很多职责。国家履行各种职责叫治国。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如果没有法律,国家承担的各项职责就难以实施,社会就会陷于混乱。

(3)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国家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确保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有法可依。近年来,我们党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这一治国基本方略和目标的确立,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民掌握以后要依据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这一极其重要的历史课题。

2、学习法律常识的重要意义

学好法律知识、养成守法习惯,对青少年而言意义重大。因为,一方面,青少年缺乏生活经验,辨别是非能力还不强。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国家提倡什么、保护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从而做到依法办事,依法律己,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学好法律知识,是青少年行使公民权利和履行公民义务的需要。只有学法懂法,才能守法、用法,培养和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当好国家小主人。第三,学好法律知识是依法治国、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

3、对社会全体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是法律的特征之一

(1)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国家制定,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创制具有不同的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国家认可,是指国家对某些已经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范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使之成为法律。这里的“国家”,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无论是国家制定的法律,还是国家认可的法律,一般都以文字的形式出现。

东营的人口数量为什么逐年减少?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山东东营GDP为4209亿,总量排名山东省第8位,但是人均GDP高达 192721元 ,位居全国第一位。

而东营的人口仅为220万, 可以说,人口过少,是阻碍东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为何在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东营人口只有220万的?

我总结一共有四个原因:

1、产业单一

提到东营,不得不提炼化,提到炼化,东营已经形成了特别完整的石油石化产业链,一部分是胜利油田的大国企,一部分是以地炼化工为核心的市场化私企民企。

正因为产业单一,过度依赖,导致东营其他产业发展缓慢,人口严重不足。

2、成功避开京沪大动脉

从京沪铁路到京沪高铁,东营成功错开了,众所周知,人口大市基本上都建立在国家的交通主干道上,从京沪铁路的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苏州、上海,再到京广铁路的石家庄、保定、郑州、武汉、长沙、衡阳、广州,这些城市都是人口大市,因为交通发达,所以也聚集了人口和产业。相反一些不再国家主干道上的城市,人口往往是净流出的。

3、虹吸效应

东营和滨州,人口都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省会城市、以及天津、北京、青岛等城市,对东营人有很强的吸引力,本地没有很好的工作就业机会,所以,都愿意去外地发展,包括在东营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最终都会迁往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天津等城市。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当年东营有一座非常好的大学,叫做中国石油大学,是山东3所211大学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后来被迁到青岛去了。这也是东营被大城市虹吸的一个典型现象。

4、东营滨州内耗

其实山东分为17个地级市,行政成本过高,目前莱芜已经被济南合并,东营和滨州也应该合并成一个城市,因为东营滨州两地的产业、经济、人口、文化都是一样的,在这合并之后,两城市的优势互补,能够更快发展,而不是目前两个城市在争抢,导致两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都不足,很多优势产业没法做大,如何吸引人口?

综上所述:

目前,东营了迎来了一些机遇,京沪东线的方案出台,东营在交通地位上会显著提升,也会吸引一些产业来东营,当时,当前东营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在培育一个优质的大学,因为未来的经济是靠高 科技 来驱动的, 没有高 科技 ,城市就没有未来。

1是在东营赚了大钱的,都到青岛,威海,海南等买房了。2是胜利油田十多年不招工了,职工子女都到外地或者老家就业,由于油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油田退休职工也跟着孩子走了。3是油田持续搞提前内退,这样退休的也好,内退的也好,回老家的,到外地做生意等,也都离开油田。4是油田住房小,持续得不到改善,很多人都到外地买房了。5是西城环境还是很差的,在西城上班的对东营有看法。6是油田十多年没涨工资,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7是油田在效益不行的情况下,一直在宣传鼓励个人走出去。8是东营这里的空气治疗真心的不咋地。9是大城市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一些好的企业都到大城市发展了(除了靠油活的企业).10是东营这些年的政策矛盾,想靠油田搞装备和石油化工城,又没有牛逼的化工技术,就利华益能搞得像样,技术还是杜邦的,其余的只能说粗加工。11是没有一个是有灵魂的企业。人均GDP全是化工厂的有钱人托着,大多数是被平均的。12是东营市没有利用好胜利油田这棵树,中国石化的各种投资建厂全国开花,为什么东营没有?

东营是一个移民城市,60年代国家在一个叫东营村的地方发现了油田,于是大规模开发,那时东营这个地方人口一万人都不到,83年建立东营市,全市(包括广饶、利津、垦利三个县)也就八九十万人口,如今人口已达到217万人,GDP4000多亿,全山东第八,人均第一。东营发展到今天是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劳动者艰苦奋斗换来的,生产的大量石油运往四面八方,支持了全国各地的工业建设,如今东营因产业结构调整出了点问题,那都不是事,综合比较东营优势远远大于劣势,只要发展方向正确,未来潜力很大!

东营和滨州,之前本同属于惠民地区,分家之后,现在却成了一对苦命的兄弟。东营是典型的型城市,虽然人不多,可人均GDP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随着石油的不断枯竭,东营需寻求新的发展动力。而滨州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产业联动性不足,18年更是成为山东省唯一个GDP负增长的城市。其中,人才匮乏成为了两市经济发展的一主要制约因素。

10年前以两市为主体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成立,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发现给两市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今山东省更是提出了建立发展“东滨都市圈”,但不论是所涉及的人口数量还是面积规模,都无法与“省会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相比,而且对引进优秀人才和各方投资的政策也缺乏更大的吸引力。

所以,两市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注定要携手共进,一同面对各种困难。

本人的一个幻想(不喜勿喷):

邹平现在已经撤县设市,又属省会都市圈的范围,邹平现在铁了心地想向省会发展。如果将邹平市划归济南或淄博,滨州剩下部分和东营合并,利津划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博兴和广饶全部撤县设市或区,新成立“东滨市”一定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为什么不走,留在东营干嘛。物价消费让油田的前几年带动的全省前茅,谁消费的起,人均消费是很高,估计全国也能排上号,可是如果出去那5%的超高收入,15%的油田持平收入,你知道剩下的底层人员工资多少,也就够吃饭了,房子都买不起。东营现在还有几个好点的公司,几个号称500强的企业破产,其余的企业也不好过,基本都不招人了,能去哪?只能出去,能有人才怪

我是胜利油田的职工,我退休也打算回老家养老。东营没有啥可留恋的,有钱全建在东城了,西城跟郊区似的。去东城买房子吧太贵了,又不缺地房价呼呼的涨。油田把这些为石油发展出过力的油鬼子都当累赘撇出去不管。多少石油工人日子过得举步维艰,想想都心酸。

下面我来讲一个“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故事1、油田的孩子初中不能考地方的高级中学,同样的卷子油田的孩子上高中分数高出地方一大截;

2、地方领导现在努力想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相对于周围的城市无论环境和用工真的没有任何竞争力;

3、石大怎么搬到青岛去的难道仅仅是因为环境?东营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4、油田整体看来现阶段效益非常不好,油价是一方面,政策更关键;

5、油地关系……为什么大庆不存在或很少存在胜利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太深入,太复杂;“油地共建”是美好的愿景,油在前,地在后,你掏钱给我发展就是油地共建;你不能不掏,你也不敢不掏,不掏你试试!名都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哦,想要啊,掏钱,继续掏钱……可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6、人口少,GDP高,人均GDP更是超高,但这一切都是“看上去很美”的数字 游戏 ,这个人均GDP对普通老百姓真的有意义吗?“啊?很惭愧啊,我又拖了大东营人均GDP的后腿了,我只能年年被平均;

希望油田枯竭之前,东营能真的像现在经济统计的数字那样好看,城市产业能蓬勃 健康 的发展,不要像某些人口中的那样:“油田发展我发展,我与油田共存亡”,这是、是蛀虫,油田枯竭你哪里有活路?

一点浅见陋识,诸位见笑!

我就是青岛人,来东营13年,感觉东营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车是越来越多,原来的南一路根本不堵车,现在要等4个红绿灯。济南路门面房确实关门很多,但这种情况不只是东营遇到的,个体商户面临网购、外卖等线上冲击是很多城市都有的普遍现象!油田萧条了,东营市地方还是有钱的,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很多人都觉得青岛、济南很好,总觉得外边的月亮很圆,个人不赞同,也许这些城市有一定的政策优势,但东营有东营的优势,石油装备、化工、医药、有色金属等行业有基础,地处黄河入海口 旅游 、海运也有潜力,只要市政方针正确,东营还是会越来越好的。

提几点建议吧,建议市能把东营的公交系统发展起来,公交车多开几班;东营人口能集中一下就更好,人口太散了,东营是不缺地,但这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城市的特点就是人口集中;高铁早日开通,让东营人在家门口就能做高铁,去青州的高铁站看看吧,停车场都让鲁E牌照占领了;引进2~3所本科院校哪怕是三本四本也行,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让东营有大学,有文化底蕴!!!

身在东营,不诋毁东营,不唱衰东营,热爱东营,建设东营!!!!!!

利群的关门就是现实中的例子,东营有钱人大部分去东城买房了,西城油田的职工大都走出西城了,剩下些普通打工的,有钱人一平均以为工资都很高,结果真正拿多少工资底层打工的才知道,利群的衣服鞋子是买不起,只能逛逛万福来,结果只能利群只撑不住!

也不能说东营人口越来越少!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营人口180万,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118万,后来听说到了120万……不过这两年确实走了不少人,但是并没有说的那么多!很多人觉得东营越来越不景气,是因为西城的济南路逛街的越来越少,商铺关了很多!这个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时候东城没有商业圈,东城人都去西城逛街,所以济南路很热闹,但是现在东城商业圈也越来越好,东城人去西城逛街的很少了,再加上网购也很方便,就给人一种东营人越来越少的感觉!另外因为东城环境好,越来越多的人在东城买房子,但是东城地广人稀,西城人口少了,东城也不容易看出人口多来,所以显得人口越来越少!还有一个原因是东营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缺少了高校这个带动点,另外东营铁路非常不发达,东营人外出和外地人来东营非常不方便,导致东营人口增长比较缓慢!不过东营人相对还是比较富裕的,贫富差距没有外地那么大!东营能否振作起来发展,要看领头羊是否真心实意为东营办实事!东营这些年更换领导太频繁,导致一直不能有什么好的项目落地,也是制约东营发展的一个原因!希望国家不要频繁给东营更换领导了,最起码一个领导能稳定个五年吧!

徐州到九寨沟的路线

徐州不通九寨沟的火车的,只有坐车到成都来转车,徐州—南京,南京—成都(飞机、汽车、火车),成都(茶店子车站、新南门汽车站)—九寨沟(沟口、九寨沟县城(南坪))。

另外九寨沟口没有低于100低酒店住宿,县城是有的,旅社大概在60左右,为了确保安全,建议带上卡,尽量少带现金。

徐州哪里油价便宜

中石油。根据查询徐州市本地宝得知,徐州中石油油价便宜,徐州,简称“徐”,古称彭城,江苏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院批复确定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