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警升级!猪价跌翻天,玉米走跌,鸡蛋揪心、油价又降,发生了啥

2.为什么柴油这么紧张?

预警升级!猪价跌翻天,玉米走跌,鸡蛋揪心、油价又降,发生了啥

广西油价最高是多少_广西油价高的原因

中秋临近,农产品市场再起波澜,逢节必跌的魔咒再度无法避免。

9月8日猪市没有延续7日大涨,在两大利空之下,出现全线下跌;玉米市场涨跌互现,山东市场重拾跌势;

鸡蛋价格高位震荡,多地出现跳水回落;油价虽然“五连跌”后下半年再度上涨,但今天油价统计首日突现大跌。

具体市场情况?节后行情如何走?下面一起了解并讨论一下:

01、猪价又降,一地猪毛

进入9月,生猪市场呈现涨跌变化频率高、涨跌幅度大、行情敏感程度上升的一个特征。

短短1周的时间,涨跌变化了几次,让大家的思路有点跟不上。

9月7日生猪市场还是涨声一片,可是9月8日的猪市不仅仅是阴云密布,而是大雨滂沱了,据了解,全国只有华南2省1区保持稳定外,其余省份全线下跌,其中跌幅较大的省份有:

江苏猪价下跌0.45元,主流价11.35-11.70元/斤;安徽跌0.4元,11.3-11.6元/斤;山西跌0.3元,11.4-11.65元/斤;其他省份下跌0.05-0.20元不等,但跌幅在0.2元以上居多。

猪价由涨价突然转跌,就像“6月的天气、猴子的脸,说变就变”,究竟啥原因?业内人士分析,主要三个方面因素:

一是储备肉投放,为保证节日市场猪肉供应,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于9月8日投放今年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同时指导各地近期加大猪肉投放工作,目前四川、吉林、广西等多个省份已经启动,这一个消息的释放,对猪市构成一定的影响。

二是最近又有消息称,继7月份约谈猪企之后,9月8日又将有10家行业协会、大型猪企被召集参加研讨会,有业内人士分析本次约谈与放储为“政策组合拳”。

三是养殖主体心态不稳定,再就是目前养猪主体,心态不够稳定,再加上目前的猪价毕竟已经达到11.5元以上,利润空间较大,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加快出栏速度。

也许“逢节必跌”只是一种说法,但是感觉下跌的空间会比较有限,从节后情况看,在国庆节、元旦、春节的重大节日,以及传统消费旺季的加持下,生猪行情仍有上涨空间。

02、玉米“震荡转跌”

最近一段时间,玉米市场走势偏强,尤其山东地区反弹幅度还是不错的,但是由于今天山东地区玉米企业门前到车数量增加到593台,部分企业又开始下调收购价格,其中:

肥城福宽跌0.5分,1.375元/斤;华义容海跌0.3分,1.416元/斤;东平祥瑞跌0.5分,1.370元/斤;恒仁工贸跌0.5分,1.410元/斤;平源福洋跌0.3分,1.382元/斤;禹城保龄宝跌0.5分,1.378元/斤。

另外河北也有2家企业下调,秦皇岛骊铧跌1.5分,1.360元/斤;鹏远淀粉跌0.5分,1.370元/斤。

在8家企业下调的同时,市场共有4家企业上调收购价格:山东七星柠檬涨0.5分,1.440元/斤;河南鹤壁飞天淀粉大涨5.0分,1.400元/斤;黑龙江绥化昊天涨0.5分,1.335元/斤;内蒙开鲁玉米涨0.5分,1.357元/斤。

玉米市场走势出现震荡,主要是因为:一是近日天气晴好,企业门前到车量增加。

二是由于近一段时间上涨,积累了些涨幅,部分贸易商急于出手陈粮,为收购新粮做准备。

关于接下来的行情,个人认为不必悲观,玉米价格很难出现大跌,今年的玉米行情估计错不了,主要逻辑是:

一是从今天的河北的2家企业来看,对后市还是信心满满,因为近日河南河北地区玉米陆续上市开秤价比去年同期要高出200元/吨,开局良好,后市行情存在一定的上行动能。

二是从今年的粮食产量来看,国际玉米新作有一定的减产预期,据了解,从全球玉米供需形势看,美国、欧盟玉米产量下降,全球玉米供需基本面偏紧,支持玉米价格高位运行。

三是从需求上看,从目前生猪、牛羊、禽类存栏上升的情况看,有机构测,2022/23年度饲料粮需求恢复增长1.8%,国内玉米消费同比增加1000万吨。

综上分析来看,今年的玉米市场是值得期待的,目前已有机构预测今年玉米1.50元/斤可能不会是最高价格。

03、鸡蛋多地“震荡走弱”

今年鸡蛋价格不断创出新高,多数地区零售价已经突破6元/斤,甚至有个别地区达到了7块钱一斤,很多网友反映蛋价太高了,有点吃不起了,不过最近几天已经有局部地区开始回落。

9月7日,鸡蛋市场涨跌现现,其中东北三省、江苏、河南等地出现明显下跌,同时也有多个省份出现上涨。

目前华北地区鸡蛋主流价5.3-6.02元/斤;东北地区5.5-6.1元/斤;华东5.30-6.9元/斤。

具体报价来看:北京大洋路、回龙观、王四营、来广营、岳各庄、顺义石门、京平等地降5元,260元/44斤;山东潍坊晶乐批发降4元,256元/45斤;江苏淮安安盱眙降2元,175元/30斤;苏州降5元,185元/30斤;

福建福州、南平等地涨1毛,6.1元/斤;福清、泉州等地涨1毛,6.0元/斤。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今日14:00时,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30.72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0%;牛肉76.93元/公斤,比昨天下降0.2%;羊肉67.71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2%;鸡蛋11.99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8%。

目前,鸡蛋价格仍处于高位,此时出现震荡行情也在所难免,分析原因:

一是蛋价位置较高,存在一定的回落动能。

二是居民消费难度上升,鸡蛋价格6块多一斤,很多人减少鸡蛋消费。

三是节日备货已经结束,在鸡蛋销售的各个环节中,都滞留着一定数量的鸡蛋,购量下降。

04、油价“刚涨又跌”

今早零时油价进行第17轮调整,油价一升涨了,92号汽油每升上调0.15元,95号汽油每升上调0.16元,0号柴油每升上调0.16元,加满50升的油箱要多花个7、8块钱。

这是下半年第一次上调,下面是各地最新油价统计表:

不过今天也是第18轮9月21日24时调价节点的首个统计日,市场传来好消息:大跌开局,首个工作日预计下跌油价195元/吨,折合升价下调0.16元/升~0.17元/升。

开局良好,希望继续下跌,让油价尽快回到7元时代,才是大家所共同期待的。

各位朋友,生猪市场遇到两大利空,出现大面积下跌,猪肉价格也会跟着回落,鸡蛋、油价走弱,也可让我们消费压力减少一些,大家对近期“降价潮”怎么看?你那里肉价、蛋价、玉米价格是多少?欢迎发表看法,供大家参考。

为什么柴油这么紧张?

节能限电目的本是节能减排,柴油发电的大量应用使这一战略目标异化成了节能加排;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对石化企业已照顾有加,却让炼油企业增添了脾气。这种荒诞景象让我们又一次看到:行政手段失真让市场失真到何种地步。进入11月以来,我国多座城市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柴油荒”。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的调查数据显示,华南已有2000多家民营加油站因缺油而停业。在浙江、江苏、广东等地,不少加油站实行限量加油。 能源领域出现临时性短缺不是第一次。每一次都可以容易地找到理由加以解释。比如:原油定价权缺失、季节性因素、物流仓储配套不完善等。针对这次局部柴油荒,熟悉的解释语句再次陈列了出来:由于国际油价持续高位震荡,地方炼油厂炼油成本增加,生产积极性下降,出现减产甚至停产;华南受台风等气候因素影响,油轮靠岸和油品调入出现困难;经济快速回暖,需求量大大上升等等。 应该承认,这些理由都是造成“柴油荒”的客观因素。但所有这些解释都无法解答:柴油荒为什么没有在国际原油价格上百元的时候出现而是在今年出现?为什么没有在往年台风季节过后出现?为什么没有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其他年份出现?换句话说,这些常态困扰因素,为什么偏偏在今年和柴油过不去? 市场已经失去配置功能的时候,还找一些普遍性原因来解释故障的发生,这和讳疾忌医没有区别。讳疾忌医治不了病,以偏概全也修理不好市场。即使这次柴油荒通过全国调配化解,下一次供需脱钩的老毛病还得发作。 显然,多地出现柴油荒另有主因。在需求方面,节能限电的临时性措施是柴油荒的主要推手。自河北等地后,从9月开始,广西、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对部分企业实施强制性拉闸限电——柴油荒正集中发生在这些地区。这些地区经济较活跃,为避免拉闸限电导致过大损失,许多企业被迫自购柴油发电机,保障生产用电。在供应方面,基本不反映市场真实情况的成品油生产和定价机制是另一只推手。国际原油价格还在80美元上下徘徊,成品油价格已经平了历史新高。如国际原油重登147美元的高点又该如何?奇怪的是炼油厂依然在叫穷。这令人不得不怀疑:叫穷要么是为今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多要补贴故作姿态,要么是为热议中的提高暴利税找退路。 节能限电目的本是节能减排,柴油发电的大量应用使这一战略目标异化成了节能加排;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对石化企业已照顾有加,却让炼油企业增添了脾气。这种荒诞景象让我们又一次看到:行政手段失真让市场失真到何种地步。 违反经济规律的行政手段要慎用,违反经济规律的定价机制要修正。否则,市场就会不停地开玩笑,良好的施政初衷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