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石油的分布?

2.中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有什么目标?

3.中国在南沙海域有多少口油井?

4.海油工程为什么不涨

世界石油的分布?

中国海域原油价格走势-2020国内海上原油增产240万吨

世界原油主要分布地区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于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一、中东波斯湾沿岸

中东海湾地区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枢纽位置,原油资源非常丰富,被誉为“世界油库”.据美国《油气杂志》2006年最新的数据显示,世界原油探明储量为1804.9亿吨.其中,中东地区的原油探明储量为1012.7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在世界原油储量排名的前十位中,中东国家占了五位,依次是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联酋.其中,沙特阿拉伯已探明的储量为355.9亿吨,居世界首位.伊朗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为186.7亿吨,居世界第三位.

二、北美洲

北美洲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是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加拿大原油探明储量为24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美国原油探明储量为29.8亿吨,主要分布在墨西哥湾沿岸和加利福尼亚湾沿岸,以得克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最为著名,阿拉斯加州也是重要的石油产区.美国是世界第二大产油国,但因消耗量过大,每年仍需进口大量石油.墨西哥原油探明储量为16.9亿吨,是西半球第三大传统原油战略储备国,也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

三、欧洲及欧亚大陆

欧洲及欧亚大陆原油探明储量为157.1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其中,俄罗斯原油探明储量为82.2亿吨,居世界第八位,但俄罗斯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2006年的石油产量为4.7亿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也是该地区原油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储量为41.1亿吨.挪威、英国、丹麦是西欧已探明原油储量最丰富的三个国家,分别为10.7亿吨、5.3亿吨和1.7亿吨,其中挪威是世界第十大产油国.

四、非洲

非洲是近几年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最快的地区,被誉为“第二个海湾地区”.2006年,非洲探明的原油总储量为156.2亿吨,主要分布于西非几内亚湾地区和北非地区.专家预测,到2010年,非洲国家石油产量在世界石油总产量中的比例有望上升到20%.

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苏丹排名非洲原油储量前五位.尼日利亚是非洲地区第一大产油国.目前,尼日利亚、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安哥拉和埃及等5个国家的石油产量占非洲总产量的85%.

五、中南美洲

中南美洲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之一,也是世界原油储量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委内瑞拉、巴西和厄瓜多尔是该地区原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2006年,委内瑞拉原油探明储量为109.6亿吨,居世界第七位.2006年,巴西原油探明储量为16.1亿吨,仅次于委内瑞拉.巴西东南部海域坎坡斯和桑托斯盆地的原油资源,是巴西原油储量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北部,是中南美洲第三大产油国,境内石油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东部亚马孙盆地,另外,在瓜亚斯省西部半岛地区和瓜亚基尔湾也有少量油田分布.

六、亚太地区

亚太地区原油探明储量约为45.7亿吨,也是目前世界石油产量增长较快的地区之一.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原油探明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分别为21.9亿吨、7.7亿吨、5.8亿吨和4.1亿吨.中国和印度虽原油储量丰富,但是每年仍需大量进口.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东南亚国家已经成为世界新兴的石油生产国.印尼和马来西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产油国,越南也于2006年取代文莱成为东南亚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印尼的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近海的马来盆地、沙捞越盆地和沙巴盆地是主要的原油分布区.

中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有什么目标?

中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发现,将建成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

继渤中19-6、垦利6-1等大型油气田之后,中国渤海海域再获亿吨级油气大发现。2月22日,界面新闻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海油)获悉,中国海油新发现的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为亿吨级油气当量。

中国海油介绍,渤中13-2油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距离天津市约140公里,平均水深约23.2米。发现井渤中13-2-2井共钻遇约346米厚的油层,完钻井深5223米。经测试,该井平均日产原油约300吨、天然气约15万立方米。

中国海油表示,渤中13-2油气田投产后,将与渤中19-6凝析气田等在生产油气田协同发力,为渤海油田建成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奠定基础。

扩展资料:

近两年,中国海油在渤海海域获得两个大型油气发现

2019年,中国海油宣布发现渤中19-6凝析气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1.8亿立方米,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712亿立方米。去年10月22日,渤中19-6凝析气田试验区安全投产。

渤中19-6是中国东部第一个大型、整装、高产、特高含凝析油的凝析气田。它的发现改写了渤海湾盆地没有大气田的历史,引领渤海湾超级盆地由大规模找油时代转入大规模找油找气的新阶段。

去年3月,中国海油在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获得垦利6-1大型发现,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成为中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

作为中国海上最大油气生产商,中国海油的国内原油生产增量,连续两年位居三大油公司之首。

2020年,中国海油国内油气总产量突破6500万吨油当量,刷新历史纪录。其中,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40.3万吨,占到去年国内三大石油公司油气总增量的80%以上;天然气产量同比增长26.1亿立方米。

中国海油董事长汪东进称,中国海油将持续加大勘探投入力度,以寻找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持续深化地质认识和技术创新,力争在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实现新突。

界面新闻-中国渤海再获亿吨级油气发现,将建成国内最大原油生产基地

中国在南沙海域有多少口油井?

西江24-3,30-2油田 西江24-3发现于1985年3月,西江30-2发现于1988年7月。1988年8月在合同区域15/22启动第一口探井之前,进一步对该区域进行了 146公里 的地质调查。第二块油田30-2的商业可行性在1990年被证实。 在对24-3和30-2油田进行了联合开发研究之后,1991年底这两块油田的整体开发计划(ODP)被提交到中国有关部门审批。ODP中估计开发成本为6亿美元,按计划在1994年11月投产24-3油田,然后30-2油田在1995年10月投产。24-3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1.83亿桶,30-2油田的原油可采储量为2.54亿桶。1992年1月ODP获得批准。 这两块油田由菲利普斯石油国际公司亚洲部代表其合作者Pecten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51%)进行作业。 项目组成 西江油田的开发包括带有第一阶段分离设备的两个采油平台和一艘用于最终分离、储存和卸载原油的浮式生产储存卸载船(FPSO)。两个平台相隔 13.6公里 ,一个在24-3油田(合同区域15/11),另一个在30-2油田(合同区域15/22),FPSO则位于二者之间,具体位置在考虑了两个油田原油特点的差异后进行了最优布置。 每个平台均是8脚钢柱式结构,导管架重量达5600吨,每个钢柱重达3760吨。每个平台的生活区可以容纳100名作业工人。 FPSO是由一条储油船改造而成,带有二级分离装置,储存和分配计量表。 项目采购 设备大部分从美国和欧洲采购,很大一部分加工工作是在亚洲进行的。价格比较而言具有竞争性的中国资源亦被采用,占到项目总投资的20%左右。 项目执行 该项目的执行由菲利浦斯、Pecten 和中国海洋石油共同组成的项目组负责。该小组在设计阶段位于休斯顿,而在制作与安装阶段迁至中国蛇口的PPCIA办公室。 开发井 两个平台的钻井和完工进度的执行有Halliburton公司承担,采用了集成式工程服务合同的形式。克瓦纳约翰布朗在1992年2月至1995年间担任西江油田的主要工程承包商,负责24-3和30-2海上平台顶部设施、生活区、XJ-2钻井机、FPSO加工设施和管线的详细设计和工程。同时也负责所有加工设备和特种设备的采购、催交、检查、出口/运输。克瓦纳约翰布朗帮助PPICA制定和评估建造标包,为项目管理小组提供海外人员,管理在中国、韩国和中国海上的建造工作。 现在24-3油田的日产量超过70000桶。在30-2油田投入生产以后,1996年最高日常量预计为10万桶/日。 生产情况 所产石油为25o至38oAPI,不同产层的孔隙度在15%至28%之间,渗透率为400-3700毫达西。油藏驱动机理为边缘水驱或底部水驱,取决于油藏情况,目前15口井的日产量为27,000桶原油。 惠州油田群 由惠州21-1,惠州26-1,惠州32-2,惠州32-3和惠州32-5形成惠州油田群。其中,惠州21-1油田于1985年8月发现,1990年9月投产。惠州26-1油田于1988年3月发现,1991年11月投产。惠州32-2油田于1990年12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32-3油田于1991年1月发现,1995年6月投产。惠州32-5油田于1996年9月发现,1999年2月投产。 2000年6月,惠州26-1北项目成功投产,该油田石油日产量将增加1万桶。 流花11-1油田 流花11-1油田,发现于1987年2月,是目前南中国海发现的最大的油田。该油田位于南中国海的珠江口盆地,在香港东南方向 1000英尺 ( 300米 )的水中。阿莫科于1985年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获得区块29/04合同。经过初步勘探研究后,流花11- 1A 开钻。测试产油量是每天2240桶重油。随后进行的评价井钻探流花11-1-3和流花11-1-4证实油储量巨大,超过10亿桶。1993年12月,科麦奇公司加入合作开发的队伍,持有24.5%的股份,阿莫科也持有24.5%股份,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东部公司持有51%的股份。 但是,由于产出原油非常稠密的特点以及油层的相对较浅深度的特点,表明要使流花油田能够生产,必须使用革新性的技术和成熟的技术相结合的办法。 技术上的突破 在1987年至1992年间,阿莫科和南海东部公司工程部对各种开发设想进行了试验和测试,直到发现了突破性的解决方案。项目组决定该油田的海上生产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一个浮式生产系统,用于钻井和采油(FPS) 一个浮式生产、储存和卸载系统,用于加工和储存原油(FPSO) 一套革新性的水下系统,使用电动半浸式泵,其可以服务于约20口水平井 全球化的快速开发方案 1993年3月,在油田被发现后6年之后,流花11-1的整体开发计划获得中国各级政府的批准,项目进入了实施阶段。 1993年9月购买了一艘半潜式钻井船,并被改装成南海挑战号FPS。1993年10月又购买了一艘14万吨的油轮,并被改装成南海胜利号FPSO。1995年6月和1996年3月分别进入预定位置。两艘船系泊相距 3公里 。 FPS是经过改装的半浸式钻机,带有钻探水平井的系统。除此以外,FPS可以安装和运行水下折叠系统并安置发电设备和电力分输设备。开始时钻了10口井,到1996年底再完成10口井。 FPSO是一艘改装过的油轮,用来加工原油。储存加工后的油,燃烧相关的气体和处理生产废水。FPSO上的处理设备能够每天加工65000桶油和30万桶的流体。该船的储存能力是72万桶,加工过的原油将通过前后系泊的往来运送船卸载。 建立模块概念 流花项目中水下系统的模块概念是该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通常,深水系统机构庞大,必须在陆上建造,然后拖到现场。但是这个方法在流花油田却不实际。于是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可以在现场拼装的系统,通过浮式钻机来进行安装。通过将水下系统分割成可控制的组件,并使用一些革新性的技术-包括连接井与井的现场加工的牵索-工程师们创造了能够在FPS上拼装的系统,然后沉到海底,不需要潜水作业。 所有的独立水下组件均被设计成从FPS上使用水下机器人来安装和收回的模式,而不需要潜入水中。一个特殊的单点锥体,放置在海底,它也是设计成水下机器人可自由在水下选择工具而非往面更换工具的模式。 生产情况 1996年3月正式投产。1999年平均每天产油13,800桶,总共有25口生产井。 陆丰13-1,22-1油田 其中,陆丰13-1油田于1987年1月发现,1993年10月投产。陆丰22-1油田于1986年5月发现,1997年12月投产。 番禺5-1油田田 番禺5-1油田田于1999年发现。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东部公司( CONHE ) 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的直属公司。主要经营石油天然气的加工、贮运、销售;天然气管道的输送、石油、天然气产品的生产、销售及利用(含成品油、液化气、石化深加工等)。兼营与主营相关的技术服务、咨询服务及配套服务。南海东部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属的四个地区油公司之一。负责南海东部东经 113°10′ 以东、面积约 13.1× 10 4 km 2 海域的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业务,授权全面执行该海域的对外合作的石油合同和协议。 13 年来,已有8个油田建成投产,公司每年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至 1996 年产油量超过 1000×10 4t,在全国陆海油田中年产量排行第四位。 南海西部油气田 涠洲10-3油田 于1982年12月发现,是南海西部公司最早的海上合作油田,合作方是法国的TOTAL公司。 1986年8月7日 投产, 1992年5月16日 转为自营,与 1991年8月20日 自营建成的涠洲10-3北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3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4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南海自强号 涠洲11-4油田 涠洲11-4油田仍是涠西南油田群主力油田之一,1982年11月发现, 1993年9月19日 自营建成,设计产能60万吨,经改造达80万吨。与 1999年8月2日 自营建成的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年产能90万吨以上,至今已产原油近60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1- 4A ,涠洲11- 4C 涠洲12-1油田 涠洲12-1油田,是涠西南油田群的最大油田,1989年12月发现, 1999年6月12日 自营建成,设计产能100万吨,至今已产原油近160万吨。与涠洲10-3油田、涠洲10-3北油田、涠洲11-4油田和涠洲11-4东油田连片生产,形成了南海北部湾涠西南油田群。 1999年7月28日 ,涠西南油田群总体开发工程投产庆典仪式在北部湾的涠洲岛上隆重举行。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人民币,历时三年建成。并每年向广西北海炼油厂供油50万吨。 作业采油平台:涠洲12-1 崖城13-1大气田 项目背景 崖城13-1气田位于三亚市以南 100公里 ,是1983年8月在水深约 100米 的地方发现的,估计储量在3万亿立方英尺。阿科为作业者并拥有该气田34%的权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拥有51%的权益,科威特石油勘探公司拥有15%的权益。崖城13开始投入生产时,成为中国第一个海上气田。 崖城13气田的开发是伴随着亚太地区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商业用气市场的发展而来的。阿科气田生产的天然气通过 500英里 的运输到达香港的Castle Peak电力公司。 崖城气田的开发在中国是史无前例的。这是一个价值10多亿美元的项目,需要建设陆上和海上处理设施以及去往海南岛和香港的输送管线。将气体通过管线运输到香港需要建设 480英里 的海底管线,这在世界上是第二长的。 除了向香港青山发电厂供应天然气以外,崖城13气田也向海南岛输送气体,用于发电和作为化肥厂的原料。 崖城气田的特点 崖城13气田使用了数种先进的地质数据技术来估算储量和生产能力。这些技术将来自多方面的信息集合在一起,包括地理模型,地质资料,石油物理分析以及工程分析。采用了一个三维图象来表现气田内部结构的地理状况。 崖城13-1气田被圈闭在渐新世陵水砂岩层的一个大而狭长、西北-东南走向的断块中。砂岩层被一巨大的向西南倾覆的正断层沿上倾方向截断,上覆不整合。气水界面构成下倾界限。在A平台,油藏约在海平面下 3600米 深处。6口生产井、5口探边井以及三维地震测线数据证明了气藏面积为44平方公里,最大厚度为 217米 总厚度( 178米 净厚度)。大量小断层切割了储集层,其中一条断层的断距为 40米 。主储层之上的透镜状砂岩仍具有储藏潜力。 生产情况 崖城13-1的天然气探明储量为19,330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凝析油探明储量约为1030万桶,1995年10月投产,1999年上半年,天然气平均日产量约为1.506亿立方英尺。 文昌13-1,13-2油田 2000年进入全面开发,计划打22口生产井,其中2口水平井。 2000年9月7日 ,南海二号承钻的文昌13-2油田开发生产井的11口表层集束井顺利结束,平均1.87天/井。 文昌13-1/13-2油田15万吨级浮式生产储油轮(FPSO)也正在大连建造。 2000年10月13日 ,中国海油与加拿大哈斯基石油公司签订南海文昌13-1/13-2石油合同,这是第145个石油合同。该外国公司参股40%。 东方1-1气田 2001年进入全面生产开发。 2000年8月25日 ,东方1-1气田开发工程方案初定,将建造4个平台和一个陆地处理终端,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4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生产能力,一期工程将于 2003年9月15日 投产。 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 CONHW ) 主要承担东经 113°10 ?以西中南海海域石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任务,并代表国家石油公司执行对外石油合同。勘探区域目前集中在南海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西部。至 1998 年底,已开发油田 3 个、气田 1 个;在建年产 100 万吨新油田 1 个,将于 1999 年第 3 季度投产。目前公司除具备按照国际惯例和标准独立进行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作业管理能力以外,还具备海上设施维修、海洋工程建造、地震资料处理、陆上建筑安装、通讯气象服务、物资仓储运输等专业服务能力 。

海油工程为什么不涨

海油工程经营海上油气工程设备,因疫情海上石油开采不景气,工程设备需要不旺,业绩不佳,不是当前市场热点,无资金解入

同花顺(300033)金融研究中心2月18日讯,有投资者向海油工程(600583)提问, 大盘涨这么多,贵公司股价不涨公司有什么需要说的吗?

公司回答表示,股价表现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我们也很关注股价。这些年来,公司持续努力,克服行业周期性低谷带来的各种困难,坚持发展主业,不断提升作业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特别是近两年来,公司提出“1235”发展布局,大力开拓市场、降本提质增效、持续改进管理,努力把发展质量提上去,正在取得积极效果。谢谢!

公司是国内惟一一家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工程于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海洋油气工程EPCI(设计、采办、建造、安装)总承包商之一,主打工程项目为近海导管架平台建造安装和海底管线铺设。

公司围绕海洋工程主业,不断拓展和多元化总承包业务,扩展至FPSO、LNG工程等业务领域。

海洋工程总承包指的是海洋工程的项目设计、陆地建造、海上安装、海底管线铺设由公司全部承担。

成长盈利能力

1、原油价格影响油企盈利和资本支出,从而影响公司新签订单规模。

公司收入大部分来自中海油在国内的海洋油气开发,因此可以根据油价判断中海油收入、利润情况以及公司订单量的大致变化趋势。

海上石油工程总包从设计、采购、预制到安装整个周期长达 2-3 年,订单可以作为判断后续工作量和业绩的领先指标之一。

由于收入的确认跨度达到数年,而新签订单规模往往与行业景气度一致,因此公司收入和业 绩滞后于油服行业景气度,当油价达到高点时,公司收入和利润还未达到高点,当油价达到低点时,公司收入和利润随后达到低点,油价变化趋势,领先公司营收变化趋势1-2年。

目前油价还处于周期底部,整个行业景气度也处于底部。

2018年之后油价下跌,而公司营收反而快速增长?

2、国家能源安全政策,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使公司营收逆势上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化石能源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主导能源,预测在2030年之前国内油气消费增速仍将保持提升。

2014年我国石油需求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60%,2018年原油对外依存度上升至70.9%,在当前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这使得增加国内原油产量,尽量减少对国外进口石油的依赖,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成为必要的选择,2018年国家对提升石油开采技术,增加原油产量提出了明确要求,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了《关于中国海油强化国内勘探开发未来―七年行动计划‖》,提出到 2025 年勘探工作量和探明储量要翻一番。

中海油在国内南海海域相继启动了流花、陵水等一批大型深水开发项目,渤海海域相继启动了蓬莱、旅大、秦皇岛、南堡、渤中、锦州等一大批近海开发项目。

随着中海油“七年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渤海和南海海域一批油气田开发项目进入施工高峰期,2025年前,公司国内订单可能大幅增长

2020年,海洋油气工程行业呈现“外冷内暖”局面,境外海洋工程行业受到油价下降冲击呈现十分低迷态势,而中国境内,海洋油气工程建设如火如荼。

截至2020年末,公司在手未完成订单总额约270亿元(2020年油价暴跌,中海油资本支出调整到较为保守),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