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粮价涨跌的关键期,乌克兰传来三个消息,多个国家慌了

2.中美博弈,中国有哪些

粮价涨跌的关键期,乌克兰传来三个消息,多个国家慌了

法国油价马克龙走势_法国油价上调

粮价涨跌的关键期

每年的3、4月份都是粮价,尤其是小麦价格涨跌的关键期,因为现在牵扯到几个关键的供需节点:

1、五月之后我国和美国的新一季小麦将会陆续成熟,小麦的市场流通量将会得到有效补充,每年新麦上市后小麦价格都会迎来一段时间的下跌。

2、每年的3、4月份是乌克兰等国家的小麦种植季节,而种植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当年的小麦产量,所以国际粮食市场方面格外收藏几个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小麦种植情况和天气情况,如果种植面积下降,那下半年麦价上涨将会是大概率。

乌克兰传来三个消息,均对小麦价格有影响

其一、乌克兰预计春播面积高于3月份的预测。

3月时,乌克兰农业部发布消息称因为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乌克兰春播面积会减少到700万公顷。

好在近日,乌克兰农业部又上调了今年春播面积的预测,预计能达到1340万公顷,虽然依然比2021年减少了350万公顷,但相比于3月份的预测已经提高了不少。

这对于粮食市场是个好消息,毕竟乌克兰的春耕作物包括玉米、甜菜、向日葵、小麦等,种植面积增加后相应的产量都有望提升。

其二、乌克兰大量农民放弃种植。

正常情况下,3月份底的时候乌克兰各地的春耕就已经陆续展开,但今年因为战事,有农民离开乌克兰前往其他国家,有农民辞职参加战斗,使得大量农民放弃种植。

一些没有受到战事影响的地区,也面临肥料和成品油供应不足的问题。

其三、乌克兰粮食出口受限。

乌克兰的粮食出口在以前主要是经过黑海港口,但现在黑海港口被封只能通过铁路,而铁路运输能力有限,使得粮食出口量大幅减少。

多个国家慌了

乌克兰是全球第五大小麦出口国,也是其他粮食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受乌克兰“三个消息”的影响,欧洲各国慌了,开始抢购粮油,有媒体报道早在3月的中旬德国、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就爆发了粮油抢购潮,超市货架上的葵花籽油、菜籽油、面粉都是空的,即使价格翻了一番还是一上架就被抢购一空。

为了满足国内粮油的正常供应,一些粮油出口大国宣布禁止粮油出口,而粮油进口国则在世界各地寻求粮源,也在囤货。

法国总统马克龙警告说,俄乌冲突可能会对未来一年到一年半内导致中东地区和非洲的灾难性粮食危机。

让欧洲国家慌的显然不止粮油这一方面,燃料问题也是迫在眉睫,先是原油价格不断飙升,虽然在美国宣布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后油价回落,但长远来看不仅会涨而且可能大涨,因为牵扯到战略石油库存的补充。

然后是天然气市场的波动,俄罗斯要求一些国家结算天然气必须用卢布后,天然气价格应声大涨,比如瑞士的天然气价格涨了11倍,荷兰的天然气价格涨了3倍,德国的天然气价格涨了2.5倍。

燃料价格的大涨,不仅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导致人们的日常生活成本增加,对工业、农业等其他产业的影响更大。

因为天然气、燃油等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尤其是天然气还是化肥生产的原料之一,天然气价格的增长最终还是会传导到粮食价格上面,使得原本高涨的粮价进一步上涨,国际粮食危机也将会愈演愈烈。

中美博弈,中国有哪些

017年11月8日,川普应邀访华,在故宫受到了超隆重接待。川普入主白宫后的一系列乖张言行,已经让地球村民渐渐熟谙--村长是一个极要面子的人。但在亲临前朝皇宫后,在巍峨壮观、森严奢华的气派面前,川普还是被深深震撼到了,那一刻或许他真正领略到了什么叫做‘上国风光’。显然,这种震慑效果是经过精心策划的产物,不外乎藉此向海外邦国展示中华之丰饶富庶。

紧接着就是震惊中外的2535亿美元豪华礼单,让9个月前日本首相安倍访美『10年投资1500亿美元』的‘大礼包’小巫见大巫。毕竟日本只是弹丸岛国,财富、气度怎比得上出手阔绰的上国呢?川普眉开眼笑,面子、里子一古脑儿照单全收。

庸人或许很难想象川普彼时的复杂心情,回国后只悻悻然说了一句话,『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强国,居然说自己是第三世界国家』弦外之音,有几个人能听得懂呢?

§ⅱ精准发难

设计师改开之初的『韬光养晦』之训言犹在耳,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气磅礴的2018博鳌亚洲论坛……中国这些年的风头实在是太劲了!4月2日,中国移动联手中兴通讯打通国内首个5G电话,拟拉开5G商用华丽的市场帷幕。

对于川普这样一个『美国优先』观念根深蒂固的人来说,你让他长久隐忍不发实在是太难了。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禁止所有美国企业和个人以任何方式向中兴通讯出售硬件、软件或技术服务,期限为7年立即执行,直到2025年。

强大的中兴瞬间像极了特洛伊战争中被帕里斯射中脚踵的阿喀琉斯,『没有芯』如何存活下去变得岌岌可危,总不能转型房地产开发吧?而此时此刻,诸如『原创、自力更生……』之类远水不解近渴的励志口号,或许只有中兴自己知道何其苍白!

但打击中国制造2025显然还只是川普的一条战线,更致命的是紧随贸易战后的金融战,针对目标更加清晰,那就是人民币,说得更具体点是『石油人民币』。3月26日,全球紧盯的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上市,迎来了正面对撼美元霸权的里程碑时刻。笔者此前多次撰文谈到,石油美元是美国的最核心利益,没有之一!

巨浪成于微澜之间,白宫早已为石油人民币失眠N久了。远的不说,1月18日不就有媒体高调宣称『彼可取而代也』了吗?地球人睁大眼睛看向美国。该来的迟早会来,始自3月8日的中美贸易战并无丝毫意外,而且上来就是近身肉搏。

§ⅲ哄抬油价

一个经济体的所有、资产都是以货币衡量的,没有比石油更适合打击人民币体系了,而要操纵石油价格,美国必须与最大的OPEC成员国沙特联手才可以。

沙美两国的渊源不是秘密,最著名的当然是石油美元协议,美国负责保证沙特安全,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只接受美元交易石油。3月20日,沙特王储萨勒曼对美国进行了长达3周的不寻常访问,两国在在10大关键领域共签署了46项协议,总价值超过4000亿美元,其中在石化行业签署的项目总额高达720亿美元。

此次沙特王储非同寻常的超长访美行程和战略合作,将沙特和美国愈发捆绑得紧了。4月12日沙特称希望实现80美元的油价水平,不到一周后的4月18日,又再次改口希望达到80至100美元,什么意思?配合美国哄抬油价的心思昭然若揭,既实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又迎合了美国的战略目标,重创石油进口依赖国。在全球冷冷的目光注视下,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只能无奈地吞咽着苦果。

中东局势日渐明朗,美国、以色列和沙特三国越走越近,藉以抗衡地区大国伊朗和一直想在中东拥有话语权的俄罗斯,当然还有那个摇摆不定的北约国家土耳其。

4月13日,美英法携手打击叙利亚。中东一乱油价必涨,这是所有国家都明白的道理。与此同时,川普将于5月12日决定是否继续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引人瞩目的是,本周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一前一后访问华盛顿,届时川普会和法德谈什么呢?姑且不论伊核协议命运,制裁伊朗一定是重要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