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的起步价”是什么意思?

2.解禁限购、减免购置税!中汽协发布建议,通过后能省大笔钱?

3.东营的人口数量为什么逐年减少?

“打的起步价”是什么意思?

近期济南油价调整_近期济南油价调整最新消息

打底起步价:

指的是打车的一个基础价格,意思是上车后不管你走多远,哪怕100米都要给的这个价钱。

全国部分城市出租车起步价:

北京

起步价:白天10元/3公里,夜间(晚23:00-早4:59)11元/3公里。

公里价:超出(含)三公里至十五公里以内,2元/公里,超出(含)十五公里以外,3元/公里。

其他:电话租车费,每次3元。

上海

起步价:小型出租汽车起租价为14元。 夜间为18元。

公里价:2.7元/公里,夜间(23:00-次日5:00)起租费、超起租里程运价上浮30%。

其他:载客运距超过10公里(不含10公里),超过部分按超起租里程单价加价50%。

长春

起步价 5元2.5公里,等候2.5分1块

沈阳

起步价:白天3公里以内8元,夜间(22时~次日6时)3公里以内9元。

公里价:白天超过3公里至15.1公里以内1元/550米,超过15.10公里就要(空驶费)改为1元/370米。夜间超过3公里至15.1公里以内1元/550米,但超过15.10公里就要(空驶费)改为1元/370米。

天津

起步价:8元起步(3公里)

公里价:超过3公里后1.7元/公里,超过10公里按2.25元/公里计算(10公里 以上有空车回程费)

备注:1.7元/5分钟;没有燃油附加费。

大连

起步价:白天8元/3公里 ,夜间时段(22:00-5:00 )10.4元/三公里

公里价:白天2元/公里,夜间2.34元/公里

哈尔滨

起步价:起车费8元 加收一元燃油附加费,步计价三公里。

公里价:1.9元/公里

郑州

起步价:2000CC以下汽车,即市区常见的富康、捷达、夏利等车型起步价6元(包2公里),排气量2000CC及以上的汽车,主要是跑新郑机场的中华、东方之子等车型的出租车,起步价为10元/3公里;

公里价:每公里1.5元,12公里及以后,每公里2.25元。夜间(22:00-次日5:00)加2元。

返程费:单程超过12公里(含12公里),超过部分公里租价加收50%的空驶费。

武汉

起步价:起步价格是3元 ,但是1公里起跳,第二公里是5元,第三公里是8元

公里价:3公里以后每公里1.4元 燃油附加费5角

回程费:超过10公里加收50%返程费,即2.1元/公里

太原

起步价:7元3公里内(白天),7.8元3公里内(晚上)

公里价:1元/公里(白天),1.2元/公里(晚上)

长沙

起步价:起步价为2公里6元,夜间(21时-次日5时)2公里内7元。

公里价:白天2公里以上续程单价每公里为1.8元,晚上(21时-次日5时)在白天车公里价标准基础上上浮20%,2公里以上续程单价每公里2.16元。时速在12公里/小时以下,按每3分钟/1元收取

回程费:凡单程载客10公里以上,从10公里开始,车公里价按公里运价的50%加收空驶费

南昌

起步价:前2公里7元,夜间起价8元

公里价:每公里1.9元,如果是夜间表(夜间23时-次日5时),每公里2.3元。

回程费:载客行驶超过8公里以外部分,每公里租价加收50%的空驶补贴费。夜间23时至次日5时,每公里租价加收20%的夜间行驶补贴费。

呼和浩特

起步价:前2公里6元起步,晚上6.2起步、

公里费:2公里以后夏利每公里1元,桑塔纳、富康等车型每公里1.5元

回程费:载客里程[综述 论坛]超过10公里后,按运价的50%加收空驶费

南京

起步价:8元/3公里,外加一元的燃油附加税

公里价:白天2.4/公里;夜间(23点至次日5点)2.7元/公里

其他:江宁的车价比市区便宜,起步5元/三公里 ,每公里1.8元

宁波

起步价:8元3公里内

公里价:1元/公里

备注:每趟加收燃油费1元

温州

起步价:10元4公里内(白天),12元4公里内(晚上)

公里价:1.4元/公里(白天),1.68元/公里(晚上)

福州

起步价:前3公里8元,不另收燃油附加费

公里价:每公里1.5元,夜间(23点至次日6点)每公里1.95元

杭州

起步价:10元3公里 另加1元燃油费

公里价:2元/公里

济南

起步价:(前3公里)1.6L排量一下:7.5元 1.8L排量以上:10元

公里价:1.6L排量以下:1.4元/公里(加收0.5元燃油费) 1.8L排量以上:2元/公里

青岛

起步价:(前3公里)1.6L排量以下7元 ;1.8L排量以上10元

公里价:1.6L排量以下1.2元/公里(加收0.5元燃油费);1.8L排量以上1.7元/公里

备注:6公里以上加收50%空返费。

广州

起步价:市区内起步价7元(现时广州市的士向乘客多收取每程1元的燃油附加费)

公里价:2.3公里后夏利车(基本被淘汰)每公里2.2元,其他车每公里2.6元,番禺区出租车每公里2.8元。无夜间收费;候车及当车辆运行时速低于10公里时,计费为26元/小时,燃油附加1元/车次。

回程费:如路程超过35公里则需加收50%的空驶费。

深圳

起步价:红、黄车都是一类车(前3公里)白天12.5,晚上16.5。不过,深圳物价部门发布出租车运费拟调整方案,将起步价由现在的12.5元3公里调整至10元2公里,同时增加返空费。

公里价:3公里以后每公里2.4元

珠海

起步价:白天(前3公里)10元 ,夜间(24:00-次日6:00)13元

公里价:白天和夜间都是2.4元/公里

厦门

起步价:(前3公里)白天8元, 夜间(03:00-次日05:00)在运价的基础上加收20%

公里价: 2元/公里 超过8公里,每公里加收50%的空返费。

备注:2007年12月1日起,厦门出租车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桂林

起步价:(前2公里)白天捷达、桑塔纳 7元。夜间(23:00-次日6:30)捷达、桑塔纳7.80元

公里价:白天不超过4公里1.6元/公里,超过4公里2元/公里。夜间(23:00-次日06:30)不超过4公里1.8元/公里,超过4公里2.4元/公里

海口

起步价:(前3公里)10元

公里价:白天夏利、捷达、马自达1.8元/公里 ;新款“捷达”车、“桑塔那”2元/公里。夜间(03:00--次日05:00)2元/公里

三亚

起步价:(前2公里)白天捷达、雪铁龙、富康6元; 夏利、吉利5元。夜间(01:00-次日5:00)在运价的基础上加收20%

公里价: 2元/公里

南宁

起步价:(前3公里)7元

公里价:1.6元/公里

备注:出租车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成都

起步价:(前3公里)白天捷达、爱丽舍、速腾(1.6L)5元 ; 速腾(2.0L)7元

夜间(22:00次-日6:00)捷达、爱丽舍、速腾(1.6L)6元 ;速腾(2.0L)8元

公里价:白天1.4元/公里;夜间(22:00次-日6:00)1.7元/公里

备注:除速腾2.0外,其它车型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

重庆

起步价:(前3公里)白天5元;夜间(22:00-次日6:00)5.9元

公里价:白天1.8元/公里,夜间(22:00-次日6:00)2.2元/公里

备注:重庆还有少量的蒙迪欧出租车,起步价为7元,3公里后每公里2.4元

西安

起步价:小排量车型白天6元(2公里内

同时油价的不稳定,也会影响着起步价的变化,一般情况下白天是正常的工作时间,价格会比较低一点,到了晚上,由于司机是熬夜上班,所以价格会偏高一点,因此,白天和晚上的价格也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解禁限购、减免购置税!中汽协发布建议,通过后能省大笔钱?

受到疫情的影响,2月国内乘用车销量比起去年同期而言下降了81.7%,除此之外,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同样创下了历史新高。作为国内重要产业之一,早在2010年之时,国内汽车产业就占到了GDP的6.13%。

而这个十万亿级别产值,牵涉到千万亿人口就业的重要产业,自然成了不可垮塌的支柱。因此,近日中汽协发布了14条推动汽车产业稳增长建议,其中包括放开限购、减税等措施,而这些建议是否有落地的可能性?对我们广大车主而言是否能受益?

早在去年,国家出台了多份文件力促汽车限购解禁,?要求“实施汽车限购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推行逐步放宽或取消限购的具体措施,有条件的地方对购置新能源汽车给予积极支持”。

而在2019年9月,贵阳市也废止了《贵阳市小客车号牌管理暂行规定》,正式取消摇号买车的限制,成为首个解禁限购的城市。此外,广州、深圳虽然没有完全放开限购,但也释放限购指标额度,使得摇号中签几率更大。

例如3月20日,广州市第15届104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了《广州市促进汽车生产消费若干措施》,其中就提到了“将增加中小客车指标,具体增加的数据将进行核改,预计两周后出炉。”

而中汽协所提到的建议中,也提到了——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其中建议建议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等地积极跟进释放限购指标额度,包括有条件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

作为消费力巨大的一二三线城市,很多时候不是这些城市里面的人买不起车,而是基于限购政策的束缚让他们不能买车。而早在此次疫情之前,2018、2019年销量的持续下滑,其实已经让有些城市解禁了限行限购。

而今年随着疫情的影响,汽车销量的提振也进一步得到重视。而对于购车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而言,解除限购也是释放购买力的一步重要举措,这也是能在短期内提升汽车销量的一种方法。

建议中对于减税的建议一共有亮点,其一就是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尤其是对个人购买节能环保或新能源汽车,允许其将购车支出分年度扣除,促进汽车消费。

此外,在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期间,国内实施过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在当时看来,这政策确实起到了促进汽车销量增长的目的。

而中汽协的建议中也提到——调整小排量(1.6L级以下)乘用车购置税率,对小排量(1.6L级以下)永久实施更低税率,如按现行税率减半征收等。

而近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认为,如果2020年实施购置税减半政策,可能会拉动汽车销量增长259万辆,拉动消费税和增值税总体达到600亿元,对国家总税收是一个利好的情况。

作为已经成功实施过的一项政策,购置税减半也是目前极有可能落地的可能性。目前,国内1.6L及以下排量汽车占市场比例在65%以上,甚至连奔驰E级这类车子也已经用上了1.5T排量发动机。

在排量小型化的当下,购置税减半能让多数车主收益,毕竟小排量的车型大多只是普通家用车,车主对于高达数千元的购置税更为敏感。而且购置税减半也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

汽车下乡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09年公布的公布的《汽车行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也是当年惠农政策的其中一项,最后,五菱凭借着五菱之光,成为了当时汽车下乡的最大赢家。

而时隔十年,在2019年十部门联合推出的《实施方案》,明确谈及鼓励农村汽车消费升级,“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农村居民报废三轮汽车,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或者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给予适当的补贴”。而这也被认为是新一轮的“汽车下乡”政策。

而本次中汽协的建议中,再提到了加大四五线城市及乡镇汽车市场鼓励政策力度。其中包括现金补贴、减免车辆购置税、纳入个税抵扣、降低汽车使用成本等多种形式,促进四五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的汽车消费。

其实在十部门推出《实施方案》后,很多车企都接连响应,毕竟2009年的第一波政策已经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如今长安、哈弗、东风日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等二十余家车企都推出了相关政策,涉及购车补贴、置换补贴、金融补贴等方案。

不过,这些更多是车企层面的优惠,而根据中汽协的建议,期盼的是层面的补贴。目前农村地区的车辆不少还是五菱之光之类的商用车,因此有着不小的汽车升级潜力,而如果能进一步细化方案,也能让更多人受益。

从大方向上看,虽然如今油价已经到了地板价,但新能源汽车还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建议中也特别提到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其中包括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即取消补贴标准中续驶里程、电池比能量等与需求密切相关的技术指标要求,放宽(调整为2年1万公里)或取消2年2万公里的要求。在新能源汽车使用端继续给予补贴,并强化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

此外针对用车后期方面,中汽协也建议提高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其中包括给予新能源汽车牌照、路权、停车费减免、通行费减免等优惠政策,限购城市取消或增加新能源汽车号牌配额。

对于新能源的建议,也是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点。在2019年新能源车就出现过补贴滑坡,并且针对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度不达标的,取了清退措施。而这很大程度了遏制了骗补的行为,清理了一批“老头乐”。

而如今建议取消技术指标要求,无疑是重走过去几年的歪路。在如今新能源饱受质疑之时,想要让人们愿意选择新能源车,不能靠补贴来掩饰品质上的不足。相反更应该通过补贴促进良性循环,淘汰一些低劣质的车型。

与欧美地区相比,国内汽车的主要占比还是体现在乘用车领域,如皮卡、房车这样的特殊车辆,还是处于极小众的位置。而建议中也提到,进一步拓展汽车市场,鼓励皮卡车消费。

早在2016年,国内就有云南、辽宁、河南、河北、湖北、新疆六个省份试行“放宽皮卡进城”,在放开限行之后,皮卡在当地的销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而目前如济南、深圳、成都、重庆等城市也开始放宽皮卡进城限制。

除了皮卡以外,在国内极为罕见的房车同样被提升了议程。但建议中只提及创造条件,培育旅居车(房车)市场发展,推动房车消费,并未提出具体发展措施。

虽然相比欧美国家,国内的皮卡、房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内目前还没摆脱汽车的家用属性。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只是一辆能满足一车多用,同时省油省心的车。

而像皮卡这类价格偏高,舒适性和油耗都偏差的车型,远不及五菱宏光这类同样载人装物,而且性价比高的车型实在。而房车作为一种享受工具,能负担得起的人就更少了,加上国内铁路发达,家庭出行并不只依赖于汽车。

对于车市而言,这些建议无疑能进一步刺激销量,一定程度上扭转如今的颓势。而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这些建议如果能落地同样也是一种利好,在一定程度上能让购车更优惠,用车更便利。因此,虽然目前只是提出建议,但不少建议都有着实现可能性,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东营的人口数量为什么逐年减少?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2018年山东东营GDP为4209亿,总量排名山东省第8位,但是人均GDP高达 192721元 ,位居全国第一位。

而东营的人口仅为220万, 可以说,人口过少,是阻碍东营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那么为何在山东这样的人口大省,东营人口只有220万的?

我总结一共有四个原因:

1、产业单一

提到东营,不得不提炼化,提到炼化,东营已经形成了特别完整的石油石化产业链,一部分是胜利油田的大国企,一部分是以地炼化工为核心的市场化私企民企。

正因为产业单一,过度依赖,导致东营其他产业发展缓慢,人口严重不足。

2、成功避开京沪大动脉

从京沪铁路到京沪高铁,东营成功错开了,众所周知,人口大市基本上都建立在国家的交通主干道上,从京沪铁路的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苏州、上海,再到京广铁路的石家庄、保定、郑州、武汉、长沙、衡阳、广州,这些城市都是人口大市,因为交通发达,所以也聚集了人口和产业。相反一些不再国家主干道上的城市,人口往往是净流出的。

3、虹吸效应

东营和滨州,人口都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省会城市、以及天津、北京、青岛等城市,对东营人有很强的吸引力,本地没有很好的工作就业机会,所以,都愿意去外地发展,包括在东营本地成长起来的企业,最终都会迁往济南、淄博、潍坊、青岛、烟台、天津等城市。这里还要提到一点,当年东营有一座非常好的大学,叫做中国石油大学,是山东3所211大学之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后来被迁到青岛去了。这也是东营被大城市虹吸的一个典型现象。

4、东营滨州内耗

其实山东分为17个地级市,行政成本过高,目前莱芜已经被济南合并,东营和滨州也应该合并成一个城市,因为东营滨州两地的产业、经济、人口、文化都是一样的,在这合并之后,两城市的优势互补,能够更快发展,而不是目前两个城市在争抢,导致两座城市的人口吸引力都不足,很多优势产业没法做大,如何吸引人口?

综上所述:

目前,东营了迎来了一些机遇,京沪东线的方案出台,东营在交通地位上会显著提升,也会吸引一些产业来东营,当时,当前东营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在培育一个优质的大学,因为未来的经济是靠高 科技 来驱动的, 没有高 科技 ,城市就没有未来。

1是在东营赚了大钱的,都到青岛,威海,海南等买房了。2是胜利油田十多年不招工了,职工子女都到外地或者老家就业,由于油田都是独生子女,因此油田退休职工也跟着孩子走了。3是油田持续搞提前内退,这样退休的也好,内退的也好,回老家的,到外地做生意等,也都离开油田。4是油田住房小,持续得不到改善,很多人都到外地买房了。5是西城环境还是很差的,在西城上班的对东营有看法。6是油田十多年没涨工资,影响了人们的消费观念。7是油田在效益不行的情况下,一直在宣传鼓励个人走出去。8是东营这里的空气治疗真心的不咋地。9是大城市的吸引力还是很大的,一些好的企业都到大城市发展了(除了靠油活的企业).10是东营这些年的政策矛盾,想靠油田搞装备和石油化工城,又没有牛逼的化工技术,就利华益能搞得像样,技术还是杜邦的,其余的只能说粗加工。11是没有一个是有灵魂的企业。人均GDP全是化工厂的有钱人托着,大多数是被平均的。12是东营市没有利用好胜利油田这棵树,中国石化的各种投资建厂全国开花,为什么东营没有?

东营是一个移民城市,60年代国家在一个叫东营村的地方发现了油田,于是大规模开发,那时东营这个地方人口一万人都不到,83年建立东营市,全市(包括广饶、利津、垦利三个县)也就八九十万人口,如今人口已达到217万人,GDP4000多亿,全山东第八,人均第一。东营发展到今天是来自全国“五湖四海的”劳动者艰苦奋斗换来的,生产的大量石油运往四面八方,支持了全国各地的工业建设,如今东营因产业结构调整出了点问题,那都不是事,综合比较东营优势远远大于劣势,只要发展方向正确,未来潜力很大!

东营和滨州,之前本同属于惠民地区,分家之后,现在却成了一对苦命的兄弟。东营是典型的型城市,虽然人不多,可人均GDP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随着石油的不断枯竭,东营需寻求新的发展动力。而滨州经济发展模式单一,产业联动性不足,18年更是成为山东省唯一个GDP负增长的城市。其中,人才匮乏成为了两市经济发展的一主要制约因素。

10年前以两市为主体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成立,可这么多年过去了,并没有发现给两市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如今山东省更是提出了建立发展“东滨都市圈”,但不论是所涉及的人口数量还是面积规模,都无法与“省会都市圈”和“青岛都市圈”相比,而且对引进优秀人才和各方投资的政策也缺乏更大的吸引力。

所以,两市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注定要携手共进,一同面对各种困难。

本人的一个幻想(不喜勿喷):

邹平现在已经撤县设市,又属省会都市圈的范围,邹平现在铁了心地想向省会发展。如果将邹平市划归济南或淄博,滨州剩下部分和东营合并,利津划区成为新的城市中心。博兴和广饶全部撤县设市或区,新成立“东滨市”一定会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为什么不走,留在东营干嘛。物价消费让油田的前几年带动的全省前茅,谁消费的起,人均消费是很高,估计全国也能排上号,可是如果出去那5%的超高收入,15%的油田持平收入,你知道剩下的底层人员工资多少,也就够吃饭了,房子都买不起。东营现在还有几个好点的公司,几个号称500强的企业破产,其余的企业也不好过,基本都不招人了,能去哪?只能出去,能有人才怪

我是胜利油田的职工,我退休也打算回老家养老。东营没有啥可留恋的,有钱全建在东城了,西城跟郊区似的。去东城买房子吧太贵了,又不缺地房价呼呼的涨。油田把这些为石油发展出过力的油鬼子都当累赘撇出去不管。多少石油工人日子过得举步维艰,想想都心酸。

下面我来讲一个“皮之不存,毛将附焉”的故事1、油田的孩子初中不能考地方的高级中学,同样的卷子油田的孩子上高中分数高出地方一大截;

2、地方领导现在努力想找寻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相对于周围的城市无论环境和用工真的没有任何竞争力;

3、石大怎么搬到青岛去的难道仅仅是因为环境?东营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4、油田整体看来现阶段效益非常不好,油价是一方面,政策更关键;

5、油地关系……为什么大庆不存在或很少存在胜利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太深入,太复杂;“油地共建”是美好的愿景,油在前,地在后,你掏钱给我发展就是油地共建;你不能不掏,你也不敢不掏,不掏你试试!名都给你了你还想要什么?哦,想要啊,掏钱,继续掏钱……可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6、人口少,GDP高,人均GDP更是超高,但这一切都是“看上去很美”的数字 游戏 ,这个人均GDP对普通老百姓真的有意义吗?“啊?很惭愧啊,我又拖了大东营人均GDP的后腿了,我只能年年被平均;

希望油田枯竭之前,东营能真的像现在经济统计的数字那样好看,城市产业能蓬勃 健康 的发展,不要像某些人口中的那样:“油田发展我发展,我与油田共存亡”,这是、是蛀虫,油田枯竭你哪里有活路?

一点浅见陋识,诸位见笑!

我就是青岛人,来东营13年,感觉东营的变化也是翻天覆地,车是越来越多,原来的南一路根本不堵车,现在要等4个红绿灯。济南路门面房确实关门很多,但这种情况不只是东营遇到的,个体商户面临网购、外卖等线上冲击是很多城市都有的普遍现象!油田萧条了,东营市地方还是有钱的,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好。很多人都觉得青岛、济南很好,总觉得外边的月亮很圆,个人不赞同,也许这些城市有一定的政策优势,但东营有东营的优势,石油装备、化工、医药、有色金属等行业有基础,地处黄河入海口 旅游 、海运也有潜力,只要市政方针正确,东营还是会越来越好的。

提几点建议吧,建议市能把东营的公交系统发展起来,公交车多开几班;东营人口能集中一下就更好,人口太散了,东营是不缺地,但这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城市的特点就是人口集中;高铁早日开通,让东营人在家门口就能做高铁,去青州的高铁站看看吧,停车场都让鲁E牌照占领了;引进2~3所本科院校哪怕是三本四本也行,人才是城市发展的动力,让东营有大学,有文化底蕴!!!

身在东营,不诋毁东营,不唱衰东营,热爱东营,建设东营!!!!!!

利群的关门就是现实中的例子,东营有钱人大部分去东城买房了,西城油田的职工大都走出西城了,剩下些普通打工的,有钱人一平均以为工资都很高,结果真正拿多少工资底层打工的才知道,利群的衣服鞋子是买不起,只能逛逛万福来,结果只能利群只撑不住!

也不能说东营人口越来越少!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东营人口180万,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人口118万,后来听说到了120万……不过这两年确实走了不少人,但是并没有说的那么多!很多人觉得东营越来越不景气,是因为西城的济南路逛街的越来越少,商铺关了很多!这个主要是因为以前的时候东城没有商业圈,东城人都去西城逛街,所以济南路很热闹,但是现在东城商业圈也越来越好,东城人去西城逛街的很少了,再加上网购也很方便,就给人一种东营人越来越少的感觉!另外因为东城环境好,越来越多的人在东城买房子,但是东城地广人稀,西城人口少了,东城也不容易看出人口多来,所以显得人口越来越少!还有一个原因是东营没有一所像样的大学,缺少了高校这个带动点,另外东营铁路非常不发达,东营人外出和外地人来东营非常不方便,导致东营人口增长比较缓慢!不过东营人相对还是比较富裕的,贫富差距没有外地那么大!东营能否振作起来发展,要看领头羊是否真心实意为东营办实事!东营这些年更换领导太频繁,导致一直不能有什么好的项目落地,也是制约东营发展的一个原因!希望国家不要频繁给东营更换领导了,最起码一个领导能稳定个五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