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次油价是涨还是跌?

2.如果国际原油再涨到147美元一桶的话,国内油价将达到多少?

3.求一篇新闻分析、最近的,800字

下次油价是涨还是跌?

拉美地区油价走势_拉美石油公司

涨。

2020年最后一次调整油价,也相当于2021年的第一次调整油价,毕竟12月31日24时,亦为2021年1月1日零时,只是根据2021油价走势分析,明年油价或将继续上涨。

高盛分析师认为,随着疫苗利好消息的来袭,国际原油需求反弹,同时,非OPEC供应反应并不大,在市场再平衡过程中,2021年油价将上升至65美元/桶。

油价上涨

在世界关注中东局势的同时,也有观点认为,政治危机并非这次油价飙升的唯一原因。

石油价格猛涨应该说只是一种市场恐慌,但是结构性供应危机谈不上。虽然利比亚的局势一直扑朔迷离。但是从世界的整个石油供应结构来说,利比亚占的份额并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价格本身就处在一个通胀的轨道中。里面更大的原因还是投机在作怪。”

能源从此时供应来看更加全球化,过去几次石油危机往往围绕波斯湾发生。而今天拉美、西非和东欧都成为新的能源来源地。2009年时,俄罗斯已经超越沙特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油生产国。而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产量在全球原油产量的份额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51%下降到今天的40%。

如果国际原油再涨到147美元一桶的话,国内油价将达到多少?

国际油价再次迎来大涨。创下2018年11月以来新高,美原油的涨幅同样超过9%,最高接近77美元/桶,逼近6年多来的高点。尽管如此,油价的上涨之路或许还并没有结束。

国内成品油已经历经20次调价窗口,其中14次上调,3次下调,3次搁浅。汽油总计上调了1700元/吨,折算为1.23元/升;柴油总计上调了1635元/吨。按照此涨幅计算,目前加满一箱50升汽油已经比年初要至少多花66.5元,油价已经刷下今年新高!

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而在40-130美元之间,则按照国际原油的变动价格来调整。

汽油的原材料是原油,而我们国家虽然也开原油但还不太够,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故价格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涨跌的影响。其实世界上的大部分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均需要大量原油,而本国的生产量远远不足,有些国家甚至根本没有原油,完全依赖进口。

全球最大的独立石油交易商表示,OPEC+将在未来几个月推动油价上涨。而另一家机构也表示,未来布伦特原油的价格或再次涨到100美元/桶。目前华尔街的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短期内原油的牛市行情将重现。

天然气价格大涨,促使人们转而用原油来代替天然气作为燃料,这使得原油的需求量可能增加100万—200万桶/日。其次,就是由于北半球的天气开始转凉,对能源需求会增加,寒冷的冬季会使得原油的需求量增加50万桶/日。

虽然我国也开原油,但远远不够供给,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原油,所以国内油价会跟着国际油价而变动。但同时,国内油价还设置了40美元一桶的地板价格和130美元一桶的天花板价格。

疫情期间和后疫情时代,全球开启了货币放水模式(比如美国),仅在2020年就全球货币的流动性就增加了百万亿规模。这部分货币流动性进入能源材料市场,使得原油等能源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原油期货和价格指数不断突破新高。

对于原油的需求大幅下降,这也就是为何去年油价大跌,那个时候这些产油国们亏了不少(其实应该用少赚了不少来形容更加贴切,因为他们的生产成本非常低)。

从石油需求端来看,经济复苏和流动性推动了全球石油需求,但石油市场的供应一直跟不上需求速度,带来了石油消费需求的修复性增长,价格开始上涨。综合所有原因,石油等全球原材料大涨背后根本原因是限产和供应链危机引发的供需失衡,而直接原因是全球通胀的加剧。

求一篇新闻分析、最近的,800字

1) 油价突破100美元大关

新华网布宜诺斯艾利斯1月3日电(记者宋洁云 冯俊扬) 美国纽约市场油价2日一度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在拉美地区引起不小震动。此间媒体分析指出,油价突破100美元之后,拉美地区的政治版图将重新划分。

阿根廷《金融界报》报道说,委内瑞拉、墨西哥和厄瓜多尔等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大大增加,地区大国巴西则雄心勃勃地希望加入石油出口国行列。对于阿根廷和智利等石油进口国来说,能源问题将成为外交政策的核心。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国际战略问题专家圣地亚哥·切拉说,在高油价的国际大环境下,石油生产国在拉美地区事务中将有更大的发言权。这些国家可以利用石油出口收入购买其他国家的债券,增加在其他拉美国家的投资,也可以通过石油出口展开外交行动。

切拉说,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七个南美国家去年发起成立了南方银行,同国际金融机构分庭抗礼,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石油生产国借助高油价积累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如果没有这些“石油美元”的支持,拉美国家自筹资金组建地区金融机构的想法将难以实现。

拉美头号能源大国委内瑞拉是世界第五大原油出口国,也是欧佩克中唯一的拉美国家,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上涨让委内瑞拉获益匪浅。查韦斯支持高油价政策,并积极开展“石油外交”,在拉美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大大增加。委内瑞拉倡议建立了“加勒比石油”,承诺以优惠价格和贸易条件向加勒比国家供应石油和石油制品。

这项对于石油匮乏的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有很强的吸引力。部分分析人士认为,查韦斯成功地利用石油吸引拉美国家,团结加勒比和中美洲国家,扩大了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增加了与美国抗衡的资本。

对于拉美地区大国巴西来说,缺乏石油是阻碍其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瓶颈,上世纪两次的石油危机均使巴西经济遭到重创,教训相当惨痛。巴西意识到,如果不能实现石油自给,巴西不仅无法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而且在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也会削弱。近年来,巴西加强了海上石油勘探力度,并且终于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果。

巴西石油公司去年12月宣布,该公司在巴西东南深海区域发现一处预计储量达50亿桶至80亿桶的特大油田——图皮油田。这不仅是迄今巴西发现的最大油田,也是近30年来全球发现的最大油田之一。据专家预计,图皮油田所属的特大型油气构造中的石油储量将高达700亿桶,巴西的石油储量也将从目前的世界第17位跃居第9位。

巴西《圣保罗州报》的评论指出,图皮油田的发现“大大缩短了巴西成为世界一流经济强国的时间表”。阿根廷《号角报》分析认为,这块特大油田的发现令巴西在拉美地区事务中的发言权“陡然增加”。巴西可以充分利用潜在的石油扩大在拉美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阿根廷此前在能源政策上一直向委内瑞拉倾斜,但是在巴西宣布发现特大油田后,立刻表示希望和巴西联合开海上油田,阿根廷新总统克里斯蒂娜还提出了阿巴两国在能源领域展开战略合作的建议。

对于智利和阿根廷等拉美石油进口国来说,在高油价的国际生态环境下,石油成为这些国家外交政策的核心之一。自从去年以来,拉美国家的能源合作方兴未艾,许多大规模地区能源合作项目浮出水面。

阿根廷能源问题专家席尔瓦·佩科说,虽然油价突破每桶100美元只是一个象征和信号,但是从目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局势来看,高油价将在很长时期内存在,许多国家的内政外交都将围绕高油价展开调整,拉美国家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国际油价从高位回落,各国之间的关系将再次进行微妙的调整,油价的高低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不同拉美国家在地区事务中声音的高低。

2) 乌克兰政治危机为何出现转折

乌克兰最高法院3日作出终审判决,裁定11月21日举行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结果无效,同时宣布在本月26日重新进行总统选举的第二轮投票。此举给两大竞选阵营的争执画上了句号,由选举结果引发的乌政治危机也因此而出现转折点。

11月22日,乌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初步计票结果显示,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以微弱优势击败反对派候选人尤先科,当选总统。尤先科随即表示不接受这一结果,指责当局在大选中有严重舞弊行为,并向最高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宣布选举结果无效,重新进行第二轮投票。尤先科的支持者同时在全国各地举行各种抗议活动,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发生在首都基辅市中心的独立广场,上万人的集会目前已进入第13天。

亚努科维奇一方起初坚持认为选举结果有效,否认在大选中,反对重新投票。他的支持者比较集中的东部地区也是集会游行不断,表示要坚决捍卫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大选结果。

随着事态的发展,乌社会急剧动荡,出现了东西部地区严重对立的局面,甚至出现了国家分裂的迹象。这引起乌政坛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和关注。在国际社会的斡旋下,乌对立双方已举行两轮会谈,并就缓和国内局势问题达成若干共识,但在最关键的问题上,即在最高法院宣布选举结果无效的情况下如何选举产生新总统,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自选举结果引发争议以来,反对派立场坚定,毫不妥协,步步进逼;而亚努科维奇方面立场多变,寻求妥协,节节败退。亚努科维奇及其竞选班子起初态度强硬,要求反对派承认大选结果。随着国内局势动荡加剧,国内外压力越来越大,亚努科维奇开始软化立场,试图与反对派达成某种妥协。例如,他提出了政治改革建议,表示当选总统后可让尤先科出任总理。他特别强调,按照政治改革后的国家体制,总理实际上将是国家头号人物。然而,尤先科并不领情,对此不屑一顾。后来,亚努科维奇也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诉,要求宣布选举结果无效,因为主要支持尤先科的地区同样存在大规模舞弊现象。但是,亚努科维奇要求重新进行选举,而不是重新进行第二轮投票。

在如何产生新总统的问题上双方相持不下。尤先科方面认为,对方要求重新选举是为了拖延时间,以便当局推出新的总统候选人。亚努科维奇方面则认为,既然反对派拒绝接受大选结果,同时认为中央选举委员会协助当局,那么大选就应该重新进行,因为第一轮投票也是在中央选举委员会的领导下进行的,按反对派的逻辑第一轮选举也应该有问题。

现在,乌最高法院已经判决,而判决结果完全符合反对派的要求。反对派方面当晚已开始欢庆胜利,美国和欧盟方面也迅速作出反应,对乌最高法院的判决表示欢迎。

亚努科维奇4日通过其发言人宣读了一份声明。声明说,最高法院的判决是在巨大政治压力下作出的,而且违反了乌克兰宪法。不过,亚努科维奇不会放弃参与总统职位的角逐。他除了参选并夺取胜利外,别无选择。

目前关于选举结果的争议已经了结,关于总统选举方式的争执也已经解决,对立双方第一阶段的争斗随之结束。两大竞选阵营都已表示要参加重新进行的第二轮投票。从目前来看,在26日的重新投票之前,乌国内政局会平稳下来。谁在第二轮投票中胜出将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此间有舆论认为,无论谁最终获胜,在得票方面都不会领先对手很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