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甘油是有什么作用_成都天然甘油价格
1.黑眼圈怎么去除, 既简单又容易
2.老酒和烧酒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什么历史吗?
3.成都植物园怎么走,有多条公交线路可选
4.苦荞茶是什么?好喝吗?
黑眼圈怎么去除, 既简单又容易
现在很多年轻人常常因为压力,熬夜等,都有眼袋黑眼圈。眼袋也一直加重,会让我们看起来变老了。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祛除黑眼圈眼袋呢?祛黑眼圈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用热毛巾敷眼去眼袋黑眼圈
每天早上起来如果发现自己的眼袋黑眼圈特别严重的话,可以用一个热毛巾来敷眼,大概十分钟即可,很快眼袋黑眼圈都会明显的缓解。
黄瓜片敷眼去眼袋黑眼圈
我们可以经常在几种备一些黄瓜。黄瓜不到可以做饭,而且还可以可以用来美容护肤,最重要的是还可以缓解黑眼圈。黄瓜切片,要尽量切的薄一些,才能更服帖,贴到眼睛或者脸部的时候就不会总是掉下来。
眼部做去眼袋黑眼圈
早晨睡醒之后,可以先对眼部进行。而的习惯可以按照你自己的情况而定。无论你是否有眼袋黑眼圈,早上起来做一下眼部都是有好处的。并不需要太长时间,5分钟左右就即可。以后再去照镜子,就会发现眼袋黑圆圈已经没有那么明显的变化了。
土豆片敷眼去眼袋黑眼圈
土豆祛眼袋黑眼圈的效果也很明显。先把土豆去皮,然后切成薄薄的片,切的薄一些,才能更好的与我们的眼睛贴合,促进眼部的吸收,才能更有效的缓解我们的眼袋黑眼圈。不过,我们使用的土豆一定要保证是新鲜的,而且没有发芽的土豆。
苹果片敷眼去眼袋黑眼圈
苹果之所以被称为水果中的王者,那是因为苹果富含了我们人体需要的各种维生素和营养,而且还可以有效去除眼袋和黑眼圈。把苹果切片切好后放到眼部上面,十分钟左右即可。苹果片的厚度要适中。太厚或者太薄都不好。
老酒和烧酒有什么区别?它们有什么历史吗?
老酒就是黄酒,也称为米酒(ricewine),属于酿造酒,在世界三大酿造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一、黄酒酿造原料: 黄酒是用谷物作原料,用麦曲或小曲做糖化发酵剂制成的酿造酒。在历史上, 黄酒的生产原料在北方以粟(学名:Setaria italica, 在古代,是秫、梁、稷、 黍的总称,有时也称为梁,现在也称为谷子,去除壳后的叫小米)。在南方,普遍 用稻米(尤其是糯米为最佳原料)为原料酿造黄酒。由于宋代开始,政治、文化、 经济中心的南移,黄酒的生产局限于南方数省,南宋时期,烧酒开始生产,元朝开 始在北方得到普及,北方的黄酒生产逐渐萎缩,南方人饮烧酒者不如北方普遍,在 南方,黄酒生产得以保留,在清朝时期,南方绍兴一带的黄酒称雄国内外。目前黄 酒生产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江西和广东、安徽等地,山东、陕西、 大连等地也有少量生产。 二、黄酒的名称: 黄酒属于酿造酒,酒度一般为15度左右。 黄酒,顾名思义是黄颜色的酒。所以有的人将黄酒这一名称翻译成“Yellow Wine".其实这并不恰当。黄酒的颜色并不总是**的,在古代,酒的过滤技术并 不成熟之时,酒是呈混浊状态的,当时称为“白酒”或浊酒。黄酒的颜色就是在现 在也有黑色的,红色的,所以不能光从字面上来理解。黄酒的实质应是谷物酿成的, 因可以用“米”代表谷物粮食,故称为“米酒”也是较为恰当的。现在通行用“ RiceWine"表示黄酒。 在当代黄酒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 以粮食为原料的酿造酒(不包括蒸馏的烧 酒),都可归于黄酒类。黄酒虽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但民间有些地区对本地酿造、且局限于本地销售的酒仍保留了一些传统的称谓,如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 西藏的青稞酒,如硬要说它们是黄酒,当地人也不一定能接受。 在古代,“酒”是所有酒的统称,在蒸馏酒尚未出现的历史时期,“酒”就 是酿造酒。蒸馏的烧酒出现后,就较为复杂了,“酒”这一名称既是所有酒的统称, 在一些场合下,也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当时的酒分为三大类:酒,烧酒,葡萄酒。其中的“酒”这一节,都是谷物酿造酒,由于酒既是所有酒的统称,又是谷物酿造酒的统称,毕竟还应有一个只包括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因此,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专用名称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黄酒",在明代可能是专门指酿造时间较长、颜色较深的米酒,与“白酒” 相区别,明代的“白酒”并不是现在的蒸馏烧酒,如明代有“三白酒”,是用白米、 白曲和白水酿造而成的、酿造时间较短的酒,酒色混浊,呈白色。酒的**(或棕 **等深色)的形成,主要是在煮酒或贮藏过程中,酒中的糖份与氨基酸形成美拉 德反应,产生色素。也有的是加入焦糖制成的色素(称“糖色)加深其颜色。在明 代戴羲所编辑的<<养余月令>>卷十一中则有:“凡黄酒白酒,少入烧酒,则经宿不酸”。 从这一提法可明显看出黄酒、白酒和烧酒之间的区别,黄酒是指酿造时间较长的老酒,白酒则是指酿造时间较短的米酒(一般用白曲,即米曲作糖化发酵剂)。在明代, 黄酒这一名称的专一性还不是很严格,虽然不能包含所有的谷物酿造酒,但起码南 方各地酿酒规模较大的,在酿造过程中经过加色处理的酒都可以包括进去。到了清 代,各地的酿造酒的生产虽然保存,但绍兴的老酒、加饭酒风靡全国,这种行销全 国的酒,质量高,颜色一般是较深的,可能与“黄酒”这一名称的最终确立有一定 的关系。因为清朝皇帝对绍兴酒有特殊的爱好。清代时已有所谓" 禁烧酒而不禁黄酒"的说法。到了民国时期,黄酒作为谷物酿造酒的统称已基本确定下来。黄酒归属于土酒类(国产酒称为土酒,以示与舶来品的洋酒相对应)。 我国的酿酒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然发酵阶段,经历数千年,传统发酵技术由孕育,发展乃至成熟。即使在当代天然发酵技术并未完全消 失。其中的一些奥秘仍有待于人们去解开。人们主要是凭经验酿酒,生产规模一般 不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酒的质量没有一套可信的检测指标作保证。 第二阶段是从民国开始的,由于引入西方的科技知识,尤其是微生物学,生 物化学和工程知识后,传统酿酒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懂得了酿酒微观世界 的奥秘,生产上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机械化水平提高,酒的质量更有保障。 产自即墨的黄酒品类——即墨老酒,是食品工业中的一颗明珠。它以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酿造工艺和典型的地方风味,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即墨老酒酒液清亮透明,深棕红色,酒香浓郁,口味醇厚,微苦而余香不绝。 国际酒类专家评定,以西方啤酒为代表的药法制酒同东方以黄酒为代表的曲法酿酒相比,曲法酒胜过药法酒的营养。单就营养说,中国北方黄酒的典型——即墨老酒是“营养酒王”。据化验,即墨老酒含有十六种人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及酶类维生素,十七种氨基酸。即墨老酒每公升含氨基酸高达一万零五百毫克,比啤酒高十倍,比葡萄酒高十二倍。适量饮用,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防止疾病,延年益寿。 即墨老酒属于黄酒,是中国古典名酒之一,是黄酒中的珍品,其酿造历史可上溯到2000多年前,有正式记载是始酿于北宋时期。其风味别致,营养丰富,酒色红褐,盈盅不溢,晶莹纯正,醇厚爽口,有舒筋活血、补气养神之功效,深得古今名人赞许。清代道光年间即畅销全国各地。即墨老酒产于山东即墨县,古称“醪酒”。据《即墨县志》和有关历史资料记载:公元前722年,即墨地区(包括崂山)已是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的地方。这里土地肥沃,黍米高产(俗称大黄米),米粒大,光圆,是酿造黄酒的上乘原料。当时,黄酒称“醪酒”,作为一种祭祀品和助兴饮料,酿造极为盛行。在长期的实践中,“醪酒”风味之雅,营养之高,引起人们的关注。即墨老酒属黄酒类,有着悠久的历史。据传闻:战国时,齐国田单以火牛阵大破燕军,当地土民就是以黄酒犒劳将士,鼓舞其杀敌取胜的斗志。即墨黄酒中尤以“老干榨”为最佳。其质纯正,便于贮存,且愈久愈良,系胶东地区诸黄酒之冠。后据即墨“老干榨”历史久远、久存尤佳的特点,为便于同其他地区黄酒的区别,遂改称“即墨老酒”。此名延用至今。清代道光年间,即墨老酒产销达到极盛时期,老酒不仅畅销全国各大商埠,而且出口远销日本及南洋诸国。 现在较为著名的有新华锦集团旗下“即墨牌”即墨老酒、山东即墨妙府老酒有限公司“即墨妙府老酒”。 该两家各自有文化博物馆,且妙府老酒的制造工艺被评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即墨老酒是选用大黄米、陈伏麦曲、崂山(麦饭石)矿泉水,按照"黍米必齐、曲蘖必时、水泉必秀、陶器必良、火剂必得"的古代造酒六法酿制而成(“古遗六法”),经自然发酵后压榨所得的原汁而成。具有色泽瑰丽、气味馥郁、香型独特、性质温馨、质地醇厚等特点,是理想的营养饮料。酒中的糖、酒、酸、色、香、味全为天然所得,不添加任何成分,是名副其实的绿色食品。即墨老酒的营养成分比较齐全,含有糖分、糊精、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甘油、高级醇、维生素、无机盐等。年,吉林大学化学系对即墨老酒检测:这种酒氨基酸含量每公斤为1万毫克以上,达17种之多。定量常饮,能滋补身心,增进健康,振奋精神;配制中药服用,可增强脾胃,舒筋活血,促进新陈代谢。对产妇尤有补血化淤之特殊功能。其中赖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等八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生理需要的必需氨基酸。另外,还含钙、镁等无机盐及锌、铜、锶、锰等16种微量元素,因此被营养学家称为“液体蛋糕”、“营养酒王”。即墨老酒有着良好的保健功效,适量常饮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舒筋活血,健脾和胃,抗衰益寿,乌发美容,实为滋补健身之佳酿,对关节炎、腰腿疼及妇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历来被中医用作“药酒”。 烧酒指各种透明无色的蒸馏酒,一般又称白酒,各地还有白干、老白干、烧刀酒、烧锅酒、蒸酒、露酒、酒露、露滴酒等别称。 我国烧酒的起源 关于烧酒,一种说法,起源于唐代,在唐代文献中,烧酒、蒸酒之名已有出现。李肇(公元806年)写的《国史补》中的:“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普遍称酒为“春”);雍陶(公元834年)诗云:“自到成都烧酒热,不思身更入长安。”可见在唐代,烧酒之名已广泛流传了。田锡写的《曲本草》中说:“暹罗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贵异香,其坛每个以檀香十数斤的烟熏令如漆,然后入酒,腊封,埋土中二三年绝去烧气,取出用之。”赵希鹄写的《调燮类编》中说:“烧酒醉不醒者,急用绿豆粉粉荡皮切片将筋撬开口,用冷水送粉片下喉即安”(卷二);他又说:“生姜不可与烧酒同用。饮白酒生韭令人增病。饮白酒忌诸甜物”(卷三)。 “唐诗《荔枝楼对酒》诗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唐诗亦有“久闻成都溜酒香,不思自身人长安”之句。”(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 以上引文中所说的“烧酒”、“蒸酒”、“白酒”,是否就是今天的白酒?单从名字相同还不可定论。有人认为我国民间长期相沿,把蒸酒称为烧锅,烧锅生产的酒即为烧酒。但烧锅之名起源于何时,尚待考证。故白酒起源唐代,其论据尚欠充分。 另一种说法,元代时(1271—1368年)由国外传入。 元时中国与西亚和东南亚交通方便,往来频繁,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多有交流。有人认为“阿刺古”酒是蒸馏酒,远从印度传入。还有人说:“烧酒原名‘阿刺奇’,元时征西欧,曾途经阿刺伯,将酒法传入中国。”章穆写的《饮食辨》中说:“烧酒,又名火酒、‘阿刺古’。‘阿刺古’番语也。”现有人查明“阿刺古”、“阿刺吉”、“阿刺奇”皆为译音,是指用棕榈汗和稻米酿造的一种蒸馏酒,在元代曾一度传入中国。 再一种说法,是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在《本草纲目》中所写:“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败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十日,以甑蒸好,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段话,除说明我国烧酒创始于元代之外,还简略记述了烧酒的酿造蒸馏方法,故人以为可信。 少数民族烧酒 少数民族地区烧酒始于何时,未见确切的记载。最迟在明代中后期,偏僻山区的少数民族也已经熟练地掌握蒸馏酒的技术了。至明末清初,少数民族的烧酒酿制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与中原地区的酿制的水准不相上下,滇中地区元谋盆地一带:“所称谷者,皆稻也。诸谷犹常产,而唯高粱为最。高粱有二种,其黏者为酒露,可敌汾酒,名甲滇南。”同一时期,昆明的南田酒、武定的花桐酒。大理的鹤庆酒,“其味较之汾酒尤醇厚。”清代以来,烧酒酿制技术在各少数民族中迅速普及。至今,不能掌握烧酒酿制工艺的民族仅有少数。 小锅酒 云南哀牢山彝族聚居区的群众善于酿制烧酒,因制作过程中蒸烤是中心环节,故称酿制烧酒的过程为烤酒,又因蒸烤是在家庭小作坊中以小灶、小锅来完成,其成品酒习惯上也称小酒。小锅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五米、苦荞,也常用稻谷、稗子、粟、薯等。酿造小锅酒的过程分两个阶段:一是捂酒饭。将备好的原料粮浸泡透心或煮熟,摊开,晾凉,撒上酒曲并搅拌均匀,然后装入瓦罐或专用的小酒窖内,封盖发酵。二是烤酒。烤酒器具有大、小铁锅各一口,木制酒甑一只,酒漏一个,引酒管一根,贮酒器一个。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加火把水煮沸,使强烈的蒸气上升,把酒饭内的酒气蒸出上升到大锅底部,快速凝聚为酒液,滴落在酒漏里,再顺着引酒竹管流到贮酒器内。彝家小锅酒醇香爽口,清心提神。传统以自酿自饮为主,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焖锅酒 云南红河两岸的哈尼族自酿自饮的烧酒叫“焖锅酒”。哈尼人的焖锅酒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焖锅酒的酿造原料以玉米、高粱、稻谷、苦荞为佳,稗、粟、薯等亦可,焖制器具与彝家小锅酒大致相同,而酿造程序上却有独到之处:先把选择好的原料粮用清水浸湿,再放入普通的饭甑中蒸数小时,蒸到谷物绽皮露心时,抬到打扫干净的房顶上,摊开晾凉后,再撒上酒曲,搅拌均匀,装进一个专用于贮存酒饭的大篾囤里,用稻草把蔑囤团团捂紧使酒饭发酵。发酵时间观气温高低而定,短则2-3日,长则8-10日。到酒饭发酵流出汁液时,再移入瓦缸中,用草木灰和成稀泥糊封严缸口,发酵10一15日后,就可以取出焖酒了。焖酒时,蒸酒饭用的木甑是圆台形的,甑内安放一个接酒的器皿,锅、瓢、盆、剖开的葫芦均可。甑的上口放置一个盛冷水的铁锅,锅内的水随时撤换以保持冷凉。甑底的水锅水加热沸腾后使甑内的酒饭蒸气上升,在甑顶的锅底凝结成酒滴,落入接酒器皿中,蒸烤一定的时间后,要抬一日盛着冷水的锅,取酒品尝,这叫头道酒,一般度数较高;倒出酒后,架上冷水锅继续焖酒,再焖出的酒度数逐渐降低,称二道酒。 焖锅酒清澈晶莹,醇厚甘甜,是哈尼山寨节庆必备的饮料。哈尼族之外,傣族、景颇族、拉祜族等都善于酿制品质极佳的焖锅酒。 蒸酒 云南怒江两岸的怒族和傈僳族称烧酒为蒸酒,蒸酒之名,缘自酿造中以蒸为主要工序。蒸酒的首选原料为玉米,也有高粱。稻谷、荞、粟。制作过程与彝家小锅酒大同而小异。浸泡原粮、蒸熟酒饭、贮存发酵的程序悉同前者。蒸制烧酒时,使用的器具则有所不同。怒族、傈僳族所用的甑子是用老树原木挖空而成,甑子的中上部留一小孔插上细竹管,是为出酒槽。锅底加热时,酒气上升遇冷凝聚为酒,落入酿中的接酒器中,再通过出酒槽流出,即为成品蒸酒。先出者度数高,酒劲大;随着蒸烤时间的推移,酒度渐次降低,越后者味越寡薄。 各民族几乎者能酿造不同风味、不同品质的烧酒,除以上酒类外,滇南拉枯族的董棕树心酒、嫩包谷带核蒸酒以原料独特而别具特色。总体而言,少数民族烧酒的酿造具有以下共同点: 第一,发酵酒曲一般是自行配制的土酒曲,烧酒的风味与品质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土酒曲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第二,在烧酒酿造进程中,浸泡原粮、蒸烤酒饭所用的水,有相当严格的要求,有好水才能酿出好酒,是各民族的共识。大凡出好酒的地方,都是山育水秀之处,山泉清冽,溪流净琮。 第三,蒸烤的器具基本相同,酿造的程序大体相似,小锅小灶小曲烤小酒,蒸锅天锅木甑出好酒。 韩国烧酒 烧酒(Soju)是一种源于韩国的酒精饮料。主要的原料是大米,通常还配以小麦、大麦或者甘薯等。韩国烧酒颜色透明,酒精度数一般在40-90之间不等。现今已知最早酿造于1300年前后。 烧酒在日本叫做shochu.烧酒经常被误认为是米酒,韩语里叫做cheongju,和日本的清酒是同一个字。 1965年,为了缓解粮食短缺,韩国禁止酿造烧酒,从那时起,烧酒主要的制造方法变成了用水稀释酒精并加入香料。今天大量的廉价烧酒还是用这种方法制造出来的。规定稀释烧酒的度数不得超过35度。 由于烧酒相对于其他酒类低廉的价格,它已经成为韩国最普通的酒精饮品,2004年韩国韩国人消耗了超过30亿瓶烧酒。近年来,啤酒、威士忌、葡萄酒消费比例也逐渐增加。 除了大工业生产的品牌,有几个地区仍然用比较传统的方法生产烧酒,其中最著名是安东市。真露是韩国最具影响的烧酒,具有80年的历史。在韩国烧酒业的地位可以和茅台酒在中国的地位媲美,这种酒精度数为22度的烧酒,占据着韩国烧酒市场54%的份额,年均营业利润达到1000亿韩元。 真露 具有80年历史的真露,在韩国烧酒业的地位可以和茅台酒在中国的地位媲美,这种酒精度数为22度的烧酒,占据着韩国烧酒市场54%的份额,年均营业利润达到1000亿韩元。 如若追根溯源,真露正宗的身份应该是起源于中国元代的烧酎,一般认为是在公元1300年高丽后期传入朝鲜半岛的。烧酎即烧酒,“酎”的本意是指粮食经过三次蒸馏,如同接露水一样得成的酒,因此也叫“露酒”。烧酎在韩国历史上长期被列为奢侈的高级酒,民间禁止制造,甚至被朝鲜皇室引为药方。 直到日本占领时期,烧酎才开始大众化。1916年,韩国全国已经有28404个烧酎酿造场。 1924年,张学烨在平南龙冈创立真泉酿造商会,并正式创立真露公司。1953年公司迁至汉城。 80年来,在当时设立的生产企业中,直到现在,始终如一保证着最高的口位和最高权威、并且连续保持了30年韩国国内市场第一位记录的只有真露, 真露因此被韩国人誉为正统国民酒的代表。 真露从1968年第一次出口越南后,如今,已销往80多个国家,其中,在日本烧酒市场上,连续四年销售量排名第一。真露烧酒也以其优良的信誉及品质保证,为人类的饮酒文化作着不懈的努力,受到世界人们的广泛青睐,连续三年在酒类杂志《国际酒饮料》(DRINK INTERNATIONAL)中被评为世界蒸馏酒界销量最大的酒。 日本烧酒 烧酒:清酒、葡萄酒等被称为酿造酒。在制造酿造酒的技术上引入蒸馏技术的酒叫蒸馏酒。烧酒作为日本固有的蒸馏酒夸耀于世界。烧酒按酒兑法分为甲类和乙类。甲类烧酒是把含酒精的材料用连续式蒸馏机进行蒸馏的酒,度数在36度以下。乙类烧酒是把含酒精的材料用单式蒸馏机进行蒸馏的酒,度数在45度以下。乙类烧酒也叫本格烧酒,它通过用不同的原料种类、酵母菌种类、制品的精制和熟成方法等,使烧酒的风味多样化,可以说是酒类中变化最多的酒。 优佳一(YOKAICHI):100%纯米制造,香气可人的正宗纯米烧酒。“优佳一”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正宗纯米烧酎,在日本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它根据宝酒造公司独创的“焙炒酿作”制法,将对大米的蒸煮改成瞬间的热风处理,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发酵再经蒸馏制成。“优佳一”中剔除杂味后大米特有的馥郁醇香伴随着饱满奢华的风味,将烧酎推进到一个崭新的艺术境界,徜徉期间,尽领美妙风光。在饮法上,可直接饮用,也可加纯水或热水饮用,加冰块的“香溢冰酒”亦是风味独具,其至真至纯的非凡感受,一旦涉足,令您流连忘返。 宝烧酒:在日本悉心研制和培育的纯正蒸馏酒,甲类烧酎(连续蒸馏法)的代表品牌-“宝烧酎”,是以100%的玉米等谷物为原料,使用最先端的蒸馏设备经多次蒸馏精制而成。它以清澄的风味和爽快的口感令无数的烧酎爱饮者倾倒,长期独占市场之鳌头。您欲让清爽的快感直线滋润心田,可直接享用。您想营造温馨浪漫的情调,可注入乌龙茶制成“乌龙酎”,或加可乐调成“可乐汽酎”……其饮法的妙处更在于“宝烧酎”本身所提供的广阔舞台-令您在创造和参与中体验无穷乐趣。 本草纲目里的介绍 烧酒(纲目) [释名]火酒,阿刺吉酒 [集解][时珍曰]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麴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时珍曰]过饮败胃伤胆,丧心损寿,甚则黑肠腐胃而死。与姜、蒜同食,令人生痔。盐、冷水、绿豆粉解其毒。 [发明][时珍曰]烧酒,纯阳毒物也。面有细花者为真。与火同性,得火即燃,同乎焰硝。热能燥金耗血,大肠受刑,故令大便燥结,与姜、蒜同饮即生痔也。过饮不节,顷刻。近之市沽,又加以砒石、草乌、辣灰、香药,助而饮之,是盗以方矣。善摄生者宜戒之。 食疗作用 味苦、甘、辛,性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 可通血脉,御寒气,醒脾温中,行药势; 主治风寒痹痛、筋挛急、胸痹、心腹冷痛。
成都植物园怎么走,有多条公交线路可选
可乘坐公交线路:224路,25路,403路,650路,663路,680路。
224路:北门车站--青白江客运站 主动购票 刷卡无效 高档车1-5.5元
北门车站 - 解放北路一段 - 高笋塘 - 驷马桥 - 洪家坡 - 动物园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南 - 将军碑 - 蜀陵路口 - 大湾八队 - 川陕路 - 大湾 - 陆军总医院 - 成都军医学院 - 长胜六队 - 明月村口 - 川陕路北 - 植物园 - 三河场 - 三原外国语学校 - 大件路南二路口 - 大件路电子路口 - 南河湾 - 新都钟楼客运站 - 新都北门客运站 - 攀成钢 - 唐家寺 - 升达林产 - 团结西路 - 教育街 - 青白江广场 - 青白江客运站
成都25路市区线路:茶店子公交站--植物园|茶店子公交站06:30-21:00 植物园06:30-20:30
茶店子公交站 - 三环路羊犀立交桥北内侧 - 三环路金牛立交桥南内侧 - 茶店子西口 - 茶店子 - 茶店子路口 - 花照壁中横街口 - 长庆路口 - 星河路西 - 长青北路 - 长和路 - 长和路口 - 新桥村 - 新成彭路口 - 洞子口商贸大道口 - 王贾桥 - 八里桥 - 双沙桥路口 - 双水村 - 荆竹村 - 川陕路口 - 动物园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南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北 - 蜀陵路口 - 大湾 - 成都军区总医院 - 成都医学院 - 长胜六队 - 川陕路北 - 植物园 (31站)
650路:北门车站--新都钟楼客运站 06:00-20:00 主动购票 刷卡无效 1-3元 东方公司
桂湖公交郊区线路北门车站 - 互助路口 - 解放北路一段 - 高笋塘 - 驷马桥 - 洪家坡 - 动物园 - 三环路川陕立交桥南 - 将军碑 - 蜀陵路口 - 大湾八队 - 川陕路 - 大湾 - 陆军总医院 - 成都军医学院 - 长胜六队 - 明月村口 - 川陕路北 - 植物园 - 三河场 - 三原外国语学校 - 大件路南二路口 - 大件路电子路口 - 南河湾 - 新都钟楼客运站
663路:新都钟楼客运站--大丰客运站 06:40-18:30 主动购票 刷卡无效 普通车1-4元
新都桂湖公交公司郊区线路新都钟楼客运站 - 宝光寺 -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新新路口 - 西环路口 - 冶金机械厂 - 新都邮电大厦 - 瓦店村 - 汉城小区 - 天元村 - 毗桥村 - 花园加油站 - 爱国村卫生站 - 三河场 - 植物园 - 明月村口 - 天新街 - 天回镇 - 甘油村 - 北塔村 - 幸福桥 - 太华村 - 毛家店 - 北新大道杜太路口 - 杜家村 - 先驱大道口 - 大天路西 - 大丰镇 - 大丰新丰苑 - 大丰客运站
680路:大丰客运站--石板滩 06:30-18:30 主动购票 刷卡无效 高档车1-5元 新都桂湖公交公司郊区线路
大丰客运站 - 大丰新丰苑 - 大丰镇 - 大天路西 - 先驱大道口 - 北新大道大天路口 - 大丰水泥厂 - 海滨苑 - 天回镇 - 天新街 - 明月村口 - 植物园 - 三河场 - 三河嘉苑 - 四〇二厂 - 大东村 - 成量集团 - 长桥村 - 下石桥 - 龙伏村 - 江西村 - 新华砖厂 - 红石桥 - 宫王村 - 木兰镇 - 木兰加油站 - 天宫村 - 曾家院子 - 石板滩
自驾游线路(1)(川陕路方向)一环路梁家巷路口→解放路→二环路口→高笋唐→川陕路→天回镇→植物园;
(2)一环(二环)路上北新线→绕城高速→新都(成都口下)→往成都方向前行1公里到成都市植物园;
(3)川陕路三环路立交桥上三环路辅道(成绵三环立交)→熊猫基地→上蜀龙路→天回银杏园→植物园。
苦荞茶是什么?好喝吗?
苦荞,又称鞑靼荞麦,营养极其丰富,也是有较好药用价值的药用作物。苦荞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谷蛋白,水溶性清蛋白和盐溶性球蛋白等。其氨基酸总含量为107%,18种氨基酸齐全。苏氨酸0.4178,缬氨酸0.5093,蛋氨酸0.1834,亮氨酸0.7570,赖氨酸0.6884,色氨酸0.1376,异亮氨酸0.4542,苯丙氨酸0.5413,均高于小麦粉、大米和玉米。 苦荞的脂肪中含9种脂肪酸,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很高,占脂肪总含量的80%,亚油酸是人体最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被称为VF,对幼儿有促进生长发育作用,对成年人具有降低血压和胆固醇的作用,也可防治冠心病和高血压。根据上述资料比较,苦荞的氨基酸含量特高,赖氨酸、色氨酸含量均高于甜荞。苦荞中含有苦味素,苦味素有清热解毒作用。苦荞中含有很高的药用成份-生物类黄酮,可治疗糖尿病和因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脑内出血、胃出血、溃疡等多种疾病。 苦荞中含芦丁较高。甜荞一般在0.02--0.798%之间,苦荞在1.08--6.6%之间,苦荞所含芦丁因品种、地区而异。山西灵丘县苦荞芦丁含量达4PPM。芦丁用于治疗毛细血管脆弱引起的出血病,并用作高血压疗剂。 我国古籍中有很多关于苦荞防病治病的记载,《齐民要术》有"头风畏冷者,以面汤和粉为饼,更令罨出汗,虽数十年亦愈。"《图经本草》有"实肠胃,益气力"的记载。《本草纲木》有"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血滞, 积泄泻"的论述。近代医学证明,苦荞有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及其引起视网膜炎及羊毛疗的效果,此外可作滋补强壮药。北京市同仁医院等的动物试验和临订观察表明,食用苦荞粉对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有显著效果。以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硬化、心血管病和高血压也有较好治疗、预防作用,还可达到健胃消食,增强机体免疫和抗炎防癌作用。 苦荞降糖茶是以灵丘特产苦荞为主要原料,并配以其它天然植物精制而成。在制作过程中,因较好地保持了其叶绿素、芦丁、维生素等原有品质不被破坏,因而成为广大患者的一种理想的保健品。该产品经山西医学院内分泌研究所对108们糖尿病患者临床检测,服用一个疗程(4-5周)后的结果是:生理指标 服用前服用后 胰岛素 9.52±3.81 13.36±3.46 空腹血糖 10.13±4.17 6.48±3.19 胆固醇 8.31±2.56 5.72±2.04 甘油脂 3.30±1.80 1.61±0.86 苦荞降糖茶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服用后,降糖、降压、降血脂效果明显。现在产品已畅销以北京、天津、上海、成都、乌鲁木齐等城市为辐心的全国市场。 我品95年10月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并两次荣获"保健食品"奖;98年初取得国家卫生部的"保健食品"批文,正式跻身于"保健食品"行列。我品刚刚又在金秋九月召开的"国际杂粮食品暨第一届亚洲食品发展研讨会"上荣获了"推荐产品"称号。
附件二:
苦荞(Tartary Buckwheat)有“调节血糖、血脂,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等功效”,是“二十一世纪的食品源”,祖国医学《本草纲目》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有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它与人们熟悉的何首乌、大黄同属蓼科,而不是常见的禾本科作物。苦荞既能充饥又有独特的饮食保健作用,其维生素B2高于小麦、大米和玉米的4~24倍,还含有其它粮种所缺乏的芦丁和叶绿素,矿质元素也不同程度地高于其它一些粮种。苦荞比甜荞的蛋白质含量高61.5、维生素B2 高3.16、黄酮类物质—芦丁比甜荞高13.6倍。芦丁是降糖、降脂和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功效的关键物质。
“中农大朝来”苦荞茶用100纯天然苦荞所制成,富含苦荞生物类黄酮,具有生物类黄酮所具有的功效:
苦荞生物类黄酮的生理活性:
A、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
1、降血糖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能够促进胰岛β细胞的恢复,降低血糖和血清胆固醇,改善糖耐量,对抗肾上腺素的升血糖作用,同时它还能够抑制醛糖还原酶,因此可以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2、降血脂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中所富含的槲皮素等能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B、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对心肌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心律失调,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症。
2、对血管的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所富含的芦丁等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槲皮素、桑色素等能够改善血管平滑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C、抗菌、抗作用
据研究证实,苦荞生物类黄酮所富含的槲皮素、桑色素、莰非醇有抑菌和抗作用。临床应用该黄酮,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溃疡有祛腐生肌,消炎镇痛的奇特疗效。
D、抗氧化作用
抑制油脂自动氧化中3-OH,5-OH,4-羰基和2,3位的双键起主导作用。抑制油脂氧化的能力槲皮素>桑色素>芦丁。
E、抗癌、防癌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所富含的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主要通过三个途径达到抗癌、防癌作用,即抗自由基作用,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抗致癌因子。鞑靼荞生物类黄酮所含的五羚基黄酮是防癌、抗癌、治癌的优选药物。
F、清除自由基作用
自由基(free radical)是引起癌症,衰老,心脑血管退变性疾病的罪恶之源。因为苦荞类黄酮物质易氧化,才使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苦荞生物类黄酮组成的分子结构符合有效酚羟基理论,具有极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它们具有五个羟基,可以充足地作为供氢体,使自由基还原,从而起到清除自由基的目的,达到防衰、抗癌,抗心脑血管病的目的。
G、对骨组织的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可用于治疗骨病和骨质疏松等症,其作用机理在于:其一,它既可抑制前列腺素E2(PGE2)的胶原蛋白合成增加,又能抑制PGE2的胶原蛋白合成减少,即抑制{BH}一脯氨酸进入可消化的胶原蛋白和非胶原蛋白中,并在低浓度PGE2时主要作用于非胶原蛋白的合成,高浓度PGE2时主要作用于胶原蛋白合成。因此可以用于治疗骨病;二,它能提高甲状腺对雌激素的敏感性,使甲状腺C细胞分泌降钙素的作用加强,最终抑制骨再吸收而治疗骨质疏松;其三,它能抑制饮食中缺钙和维生素D引起的骨密度和骨钙含量的降低。
H、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能明显有效地增加机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
I、护肝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因半乳糖胺和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均有一定的疗效。研究表明,苦荞生物类黄酮对CCL4所致肝脏丙二醛(MDA肝脂质过氧化终产物)含量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对谷光甘肽(GSH)的消耗;能够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防止肝细胞中的转氨酶等可溶性酶因从细胞中漏出而活性升高;苦荞生物类黄酮的护肝机制最终在于它的抗氧化和抗自由基的作用。
J、抗紫外线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所富含的槲皮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光屏蔽物,具有吸收紫外线的功能。可保护抗坏血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免除氧化,保持了它们的活性,是一种极好的抗氧化剂,其螯合作用和基因表达出减少脂肪氧化变性的功能作用明显。尤其是该黄酮对皮肤的保健作用,年青化及血管的保健,抗炎症作用特别显著,故有人称之为“皮肤营养素”。
近年人们又从苦荞麦中制备出苦荞麦蛋白复合物(Tartary buckwheat protein complex,TBPC),并研究了其营养成分和抗衰老作用,结果如下:在苦荞蛋白复合物中蛋白质含量为63.4,脂肪12.7,碳水化合物10.2,灰分3.5,粗纤维0.4,水分9.8。同时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其人体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占到全部氨基酸的45.8左右,并含一定的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等物质。
动物实验表明,用苦荞麦蛋白复合物饲喂小鼠后,使小鼠血液中红细胞SOD(超氧物歧化酶,具有对抗自由基的作用)活性提高了15.1,CAT(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氧和水)活性提高了13.4,全血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具有抗氧化作用),阻止自由基生成的活性提高了23.2,肝脏中SOD,CAT和GSH-PX活性分别提高了19.2、15.1和18.4。而小鼠血液和脏器中的MDA(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下降,其中心脏中MDA降低的程度最为显著,说明苦荞蛋白复合物对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物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据文献报道,体内的自由基能造成胰岛β细胞的损伤,导致胰岛功能下降,使血糖升高。由于苦荞蛋白复合物提高了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对脂质过氧化物又有一定的清除作用,提高了机体抗自由基的能力,因此具有延缓衰老和降血糖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症者日渐增多,长期服用治疗药物,多会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经临床观察服用苦荞茶对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无毒副作用产生。
结果显示,以苦荞茶替代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的部分碳水化合物,各项生化指标均较使用苦荞茶之前有显著改善,且可减少服用降糖药物的剂量。这充分说明苦荞茶对糖尿病有肯定的疗效,可作为糖尿病和高血脂症患者的饮食治疗,长期饮用。
综上所述,苦荞茶凭借其两大主要成分:苦荞生物类黄酮&苦荞麦蛋白复合物,对于增进、改善人类的健康有着巨大的作用。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与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必将使苦荞这种生长在高原的植物为更多的人们所称道,苦荞茶也必将为全人类的健康做出重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