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股票中换手率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分析价值?换手率高好还是低好?谢谢!

2.股市中什么叫填权?

3.重磅创新产品登场上报仅4天首批8只北证50指数基金获批

在股票中换手率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分析价值?换手率高好还是低好?谢谢!

课程里面说到的增量资金是什么_增量资金价值分析

“换手率"也称“周转率",指在一定时间内市场中股票转手买卖的频率,是反映股票流通性强弱的指标之一。其计算公式为:

换手率=某一段时期内的成交量/发行总股数*100% (在我国:成交量/流通总股数*100%)[1]

例如,某只股票在一个月内成交了2000万股,而该股票的总股本为1亿股,则该股票在这个月的换手率为20%。在我国,股票分为可在二级市场流 通的社会公众股和不可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两个部分,一般只对可流通部分的股票计算换手率,以更真实和准确地反映出股票的流通性。按这种计算方 式,上例中那只股票的流通股本如果为2000万,则其换手率高达100%。在国外,通常是用某一段时期的成交金额与某一时点上的市值之间的比值来计算换手 率。

换手率的高低往往意味着这样几种情况:

(1)股票的换手率越高,意味着该只股票的交投越活跃,人们购买该只股票的意愿越高,属于热门股;反之,股票的换手率越低,则表明该只股票少人关注,属于冷门股。

(2)换手率高一般意味着股票流通性好,进出市场比较容易,不会出现想买买不到、想卖卖不出的现象,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换手率较高的股票,往往也是短线资金追逐的对象,投机性较强,股价起伏较大,风险也相对较大。

(3)将换手率与股价走势相结合,可以对未来的股价做出一定的预测和判断。某只股票的换手率突然上升,成交量放大,可能意味着有投资者在大量买 进,股价可能会随之上扬。如果某只股票持续上涨了一个时期后,换手率又迅速上升,则可能意味着一些获利者要,股价可能会下跌。

一般而言,新兴市场的换手率要高于成熟市场的换手率。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兴市场规模扩张快,新上市股票较多,再加上投资者投资理念不强,使新兴市场交投较活跃。换手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交易方式。证券市场的交易方式,经历了口头唱报、上板竞价、微机撮合、大型电脑集中撮合等从人工到电脑的各个阶段。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技术功能的日益强大,市场容量、交易潜力得到日益拓展,换手率也随之有较大提高。

(2)交收期。一般而言,交收期越短,换手率越高。

(3)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换手率往往较高;以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换手率相对较低

一般 大多股票每日换手率在1%——25%(不包括初上市的股票)。70%的股票的换手率基本在3%以下,3%就成为一种分界。

那么大于3%又意味着什么?

当一支股票的换手率在3%——7%之间时, 该股进入相对活跃状态。

7%——10%之间时,则为强势股的出现,股价处于高度活跃当中。(广为市场关注)

10%——15%,大庄密切操作。

超过15%换手率,持续多日的话,此股也许成为最大黑马。  一般而言,新兴市场的换手率要高于成熟市场的换手率。其根本原因在于新兴市场规模扩张快,新上市股票较多,再加上投资者投资理念不强,使新兴市场交投较活跃。换手率的高低还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l)交易方式。证券市场的交易方式,经历了口头唱报、上板竞价、微机撮合、大型电脑集中撮合等从人工到电脑的各个阶段。随着技术手段的日益进步、技术功能的日益强大,市场容量、交易潜力得到日益拓展,换手率也随之有较大提高。

(2)交收期。一般而言,交收期越短,换手率越高。

(3)投资者结构。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换手率往往较高;以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证券市场,换手率相对较低。

世界各国主要证券市场的换手率各不相同,相差甚远,相比之下,中国股市的换手率位于各国前列。  挖掘领涨板块首先要做的就是挖掘热门板块,判断是否属于热门股的有效指标之一便是换手率。换手率高,意味着近期有大量的资金进入该股,流通性良好,股性趋于活跃。因此,投资者在选股的时候可将近期每天换手率连续成倍放大的个股放进自选或者笔记本中,再根据一些基本面以及其他技术面结合起来精选出其中的最佳品种。

首先要观察其换手率能否维持较长时间,因为较长时间的高换手率说明资金进出量大,持续性强,增量资金充足,这样的个股才具可操作性。而仅仅是一两天换手率突然放大,其后便恢复平静,这样的个股操作难度相当大,并容易遭遇骗线,如06年2月24日,27日的高换手伴随天量,并不意味天价见天量,实为做量吸引眼球,为利空出货吸收买盘!之后是一浪一浪的下跌!

另外,要注意产生高换手率的位置。高换手率既可说明资金流入,亦可能为资金流出。一般来说,股价在高位出现高换手率则要引起持股者的重视,很大可能是主力出货(当然也可能是主力拉高建仓);而在股价底部出现高换手则说明资金大规模建仓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在基本面转好或者有利好预期的情况下。

投资者操作时可关注近期一直保持较高换手,而股价却涨幅有限(均线如能多头排列则更佳)的个股。根据量比价先行的规律,在成交量先行放大,股价通常很快跟上量的步伐,即短期换手率高,表明短期上行能量充足。形态上选择圆弧底,双底或者多重底,横盘打底时间比较长,主力有足够的建仓时间,如配合各项技术指标支撑则应该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  对于换手率的观察,投资者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换手率过高和过低时的情况。过低或过高的换手率在多数情况下都可能是股价变盘的先行指标。一般而言,在股价出现长时间调整后,如果连续一周多的时间内换手率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如周换手率在2%以下),则往往预示着多空双方都处于观望之中。由于空方的力量已经基本释放完毕,此时的股价基本已进入了底部区域。此后即使是一般的利好消息都可能引发个股较强的反弹行情。

对于高换手率的出现,投资者首先应该区分的是高换手率出现的相对位置。如果此前个股是在成交长时间低迷后出现放量的,且较高的换手率能够维持几个交易日,则一般可以看作是新增资金介入较为明显的一种迹象。此时高换手的可信度比较好。由于是底部放量,加之又是换手充分,因此,此类个股未来的上涨空间应相对较大,同时成为强势股的可能性也很大。投资者有必要对这种情形作重点关注。如果个股是在相对高位突然出现高换手而成交量突然放大,一般成为下跌前兆的可能性较大。这种情况多伴随有个股或大盘的利好出台,此时,已经获利的筹码会借机出局,顺利完成派发,"利好出尽是利空"的情况就是在这种情形下出现的。对于这种高换手,投资者应谨慎对待。

除了要区分高换手率出现的相对位置外,投资者还要关注高换手率的持续时间,是刚刚放量的个股,还是放量时间较长的个股。多数情况下,部分持仓较大的机构都会因无法出局而取对倒自救的办法来吸引跟风盘。对于那些换手充分但涨幅有限的品种反而应该引起警惕。但对于刚刚上市的新股而言,如果开盘价与发行价差距不大,且又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好的换手,则可考虑适时介入。

实际上,无论换手率过高或过低,只要前期的累计涨幅过大都应该小心对待。从历史观察来看,当单日换手率超过10%以上时,个股进入短期调整的概率偏大,尤其是连续数个交易日的换手超过7%以上,则更要小心。

股市中什么叫填权?

请问股市股票里面的填权是什么意思?

填权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多数人对该股看好,该只股票交易市价高于除权(除息)基准价,这种行情称为填权。 除权后股票价格是除权价,比方一只股票是十元,现在要十送十股,送股后的除权价成了五元,再从五元上涨就是填权,再上涨到十元就是填满了权。 股票除权后的除权价不一定等同于除权日的理论开盘价,当股票实际开盘价交易高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是填权。 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或者向股东分配红利,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因股本增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权,因红利分配引起的剔除行为称为除息。 上市公司在送股、派息或配股时,需要确定股权登记日,在股权登记日及此前持有或者买进股票的股东享受送股、派息或配股权利,是含权(含息)股。股权登记的次交易日即除权除息日,此时再买进股票已不享受上述权利。因此,一般而言,除权除息日的股价要低于股权登记日的股价。 除权(除息)股与含权(含息)股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能够享受股利、股息,这也决定了两者市场价值之间存在差异。除权除息日的当天开市前要根据除权、除息具体情况得出一个剔除除权除息影响后的价格作为开盘指导价,称为除权(除息)基准价。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多数人对该股看好,该只股票交易市价高于除权除息日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上涨,这种行情称为填权。倘若股价上涨到除权除息前的价格水平,就称为充分填权。相反,如果多数人不看好该股,交易市价低于除权除息基准价,即股价比除权除息前有所下降,则为贴权。股票能否走出填权行情,一般与市场环境、发行公司的行业前景、公司获利能力和企业形象有关。 例如,公司原来股本为1亿股,每股市价为10元,若该公司以每股送一股的比例实施,则该事实完成后企业实际价值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总股本增加到2亿股,也就是说转增股本后的两股相当于此前的一股所代表的企业价值,设每股盈利变为0.5元,其市价应相应除权,调整为5元。这样,除权前后企业的市价总值不变,都为10亿元。如果企业不是决定转增股本,而是决定将每股盈利1元全部作为红利派发,那么实施送红利之后,每股实际价值将减少1元,应当对其市价除息,相应调整为9元。 1)除息基准价的计算办法为: 除息基准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每股所派现金 (2)除权基准价计算分为送股股权和配股股权: 送股除权基准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 1+每股送股比例 ) 配股除权基准价=(股权登记日收盘价+配股价×配股比例)/(1+每股配股比例) (3)有送红利、派息、配股的除权基准价计算方法为: 除权基准价=(收盘价+配股比例×配股价-每股所派现金 )/ 1+送股比例+配股比例 除权 Ex-rights 除权报价的股票赋予出售者保留分享公司新发股票的权利。 Ex-rights Securities quoted ex-rights entitle the seller to retain the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a New Issue. 除权是由于公司股本增加,每股股票所代表的企业实际价值(每股净资产)有所减少,需要在发生该事实之后从股票市场价格中剔除这部分因素,而形成的剔除行为。 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给股东,也就是公司的盈余转为增资时,或进行配股时,就要对股价进行除权。上市公司将盈余以现金分配给股东,股价就要除息。 除权或除息的产生系因为投资人......>>

股市里什么叫填权行情?

行权后的股票若若在它的除权价上发生一波下跌,叫“贴权”行情,在除权价上发生一波上涨,就叫“填权行情”。 填权是填股价除权后留下的凹洞。一般是该公司股有发展前景,才能走填权行情,好的公司可填满权,甚至更高。反之,叫贴权。

希望纳

什么是股票填权?

在除权除息后的一段时间里,如果多数人对该股看好,该只股票交易市价高于除权(除息)基准价,这种行情称为填权。

除权后股票价格是除权价,比方一只股票是十元,现在要十送十股,送股后的除权价成了五元,再从五元上涨就是填权,再上涨到十元就是填满了权。

股票除权后的除权价不一定等同于除权日的理论开盘价,当股票实际开盘价交易高于这一理论价格时,就是填权。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10930.h场m

股票填权是什么意思 填权行情如何操作

是否接入填权股票需要注意下列事宜:

(一)注意前期是否有庄,以及基本面、业绩预期等是否配合。牛市里股价除权之后填权,大多是老庄所为。在除权前就有资金介入,甚至送股、转增股,就是庄家联手上市公司所策划的。例子之一是:2002年以来涨幅最好的填权股,是健特生物(相关,行情)。该股除权以来,从14.49的最低价,到截至2002年7月4日的22.57元的最高价,最大涨幅约为56%。这正是长庄运作的结果,也是其基本面配合的结果。该股从2001年3月的12元附近启动,一路上升到2002年7月4日,长庄控盘迹象明显。

(二)注意股价启动时是否处于支撑位附近,尤其是处于20天线支持位附近的股票。周四涨幅良好的都市股份(相关,行情),正是从20天线的位置启动。沪市厦工股份(相关,行情)、深市百科药业(相关,行情)同样是。哈飞股份(相关,行情)周四属于连续上涨第三天,在启动第一天的时候,也是处于20天线附近。可见,在支撑位附近选择启动第一天的填权股介入,比较符合“既进取又稳健”的原则。

(三)关注增量资金介入才能启动。一般说,需要注意两个方面:(1)启动前一交易日,要么极度缩量、甚至呈现地量水平,要么开始温和放量。这两者都有启动的征兆,只是后一种征兆更为明显一点,表明:虽然还不明显,但是已经开始有增量资金介入。(2)启动当天盘中明显放量。尤其是:如果前市30分钟、60分钟的放量,能够达到或者超过前一交易日水准的话,则属于明显放量,则可以按照“启动第一阳,放量就介入”的股谚操作。

从避害的角度说,关键是填权股上如何出货的问题。这涉及到反弹高度的计算。反弹高度,因股而异、因业绩预期而已。但是对于“大比例除权的长庄股”来说,一般存在“0.382限制”。也即:10送5股以上的长庄股,在长庄获利丰厚的情况下,常常反弹到缺口的0.382的位置,就出现波段性的转折,乃至出现大顶。以近期的张江高科(相关,行情)为例,从2002年5月16日16.24元开始除权,10送3转增7股,除权后最低价为7.78元,0.382的黄金分割位为11.0117元,而该股6月28日最高点,恰好是11.01元,完全吻合,张江高科恰好是到此位置就出利空转入调整。可见,黄金分割位对于“大比例除权的长庄股”的作用。

什么叫填权,填权后股价会怎样?

除权后股票价格上扬叫“填权”、反之则叫“贴权”。

填权贴权有章可循

有些个股除权前大幅抢权,除权后却大幅贴权;有些个股除权前默默无闻,除权后却反复填权。表面看似迷离的走势,其实通过对周K线的量能分析并结合均线系统就能拨云见日,豁然开朗。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验试举例说明。

1、除权前大幅抢权的个股,除权后一、二周内周成交量过大,换手率达到30%—50%的个股,主力减仓是可以肯定的。如:19年梅雁,1998年是蓝田、韶能。

2、除权前抢权、除权后放量,但是涨时放量,跌时严重缩量。这种走势说明盘中筹码锁定性良好。这种股以小盘科技股为多,如:东方电子、风华高科。对其可在缩量时介入,中线参与。

3、除权后一路下跌,当股价有近30%左右的跌幅时,量能萎缩至除权前成交量的十分之一时,多有一轮中级反弹行情可为。

4、从除权个股的日K线图上看,股价上穿30日均线可作第一次少量买入点。股价继续上穿55日均线,回调下破55日均线的可加仓,争取中线近30%的利润。

5、牛市中个股的送配题材是“出一个、炒一个”,配股成为炒作的重要题材。这个题材往往会被新老主力轮番使用,可重点关注大盘指标股和小盘绩优股;局部牛市和熊市中,送配题材则多表现为利多出尽,主力往往无心恋战,借机的可能性居多。

重磅创新产品登场上报仅4天首批8只北证50指数基金获批

继11月21日8家基金公司上报首批北证50指数基金后,今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嘉实基金等8家公司旗下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已悉数获批,时隔仅4天。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述产品获批,这标志着投资者有了一键直投北交所优质企业的新工具,更标志着北交所迎来指数化投资新阶段,有利于投资者参与北交所市场和更好把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投资机遇,为市场引入增量资金和多样化投资者。

首批8只北证50指数基金获批

从2021年11月15日开市交易至今,北交所已经平稳运行一年有余。11月21日,北交所首只指数——北证50成份指数正式发布实时行情。对此,市场呼声已久。同日,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嘉实基金等8家公司上报了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

时隔仅4天,上述8只产品便已火速获批。

作为北交所推出的首只指数,北证50成份指数定位于反映北交所市场最具代表性的50只个股的整体表现,通过市值、流动性等指标,筛选出50只规模大、流动性好、认可度高的个股,及时、客观、准确地反映北交所市场情况及核心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便利投资者了解北交所上市证券整体表现,满足指数化投资需求。

招商基金指出,北证50指数基金的推出,为完善北交所投资参考体系、提升市场吸引力、丰富北交所产品类型、引入增量资金等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北证50指数的发布,为投资者跟踪北交所市场整体运行状况提供了有效参考,提升了投资者对北交所市场运行状况的‘可见度’,便于投资者横向跨板块投资比较,助力投资者决策。另一方面,北证50指数的发布为北交所指数型投资产品提供了跟踪标的及收益比较基准,后续与北证50指数挂钩的指数型产品有望进一步丰富、北交所多元化投资渠道有望进一步拓宽,进而为北交所注入更多的资金活水与更多样化的投资者,提升北交所吸引力与流动性。”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刘杰表示,北证50指数是全市场首只表征北交所整体走势的重要宽基指数,相关产品的获批,一方面能为北交所市场引入更多被动投资长期资金,提高市场流动性,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也能为普通投资者借道指数基金,分享我国创新型中小企业加速成长的时代红利提供便利。

嘉实基金也认为北证50相关指数产品的获批,有利于进一步为北交所引入被动投资等长期资金,有望带来全新的北交所指数化投资机会,并进一步丰富投资者的投资选择,有望为投资人带来一键直达北交所优质专精特新“小巨人”的新工具。

“指数的推出预计将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开发相应的指数产品,引入增量资金提升市场流动性,扩宽北交所的投资渠道,降低北交所的投资门槛。”汇添富基金基金经理晏阳称,未来,挂钩北证50的指数基金和其他衍生产品有望陆续推出,为北交所市场引入更多活水。

在上述产品获批之前,全市场已有10只北交所主题基金。分别是去年11月成立的8只基金和今年8月成立的2只基金,管理费率均在1.5%左右。华夏基金分析,与市场已有的北交所主动管理基金相比,北交所指数产品具有低费率、申赎灵活、持仓透明和风险分散化等方面的优势。

北证50:“专精特新”含量高,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作为北交所市场的核心宽基指数,北证50成份指数兼具代表性与成长性。截至2022年11月14日,该指数总市值为1316亿元,占北交所总市值的71%,指数营业收入、净利润、研发支出占北交所全市场的比例均超65%,覆盖16个细分领域,机械设备、医药生物、电力设备、基础化工数量居前,汽车、电子、国防军工、食品饮料等领域均有涉及。

“北证50指数成分股‘专精特新’企业含量高于其他可比指数,公司研发投入高,相关企业广泛分布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等行业的关键产业链环节,汇聚较多优质稀缺标的。”广发基金分析,从过往数据来看,指数兼具高成长、高盈利、估值合理等特征,投资性价比值得关注。

在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李俊看来,北证50指数的发布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发挥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引导公募、保险、银行等社会资金流向“专精特新”等创新型中小企业,解决中小实体融资难的发展困局。

“北证50的面世,说明全市场首次有了可以衡量和观察北交所整体走势的重要宽基指数,对于投资北交所的资金而言有了更为明确的参考基准,也意味着北交所整个市场已经逐步走进一个更加成熟的状态当中,有望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嘉实基金称。

南方基金称,北证50成份指数的发布有利于投资者对北交所的研究,指数也有望提升北交所的能见度,为产品设立提供更为客观的基准,有利于扩容北交所主题产品。“未来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的设立可以期待,将为北交所带来更多增量资金。”

“某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受制于市场规模、流动性或上市时间等因素尚未纳入指数成分股,随着今后更多‘专精特新’型企业在北交所挂牌上市,样本股中将吸纳更多‘专精特新’型企业,体现出其板块特色与定位,将更好地促进北交所市场的发展。”南方基金进一步分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北交所指数成分股股价经历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一方面是因为前期整个资本市场板块进行回调,另一方面北交所上市的公司多为创新型中小企业,宏观环境变化更容易对其造成波动。”华夏基金称。

该公司认为,从长期来看,目前北交所指数具备较好的投资价值。一方面因为估值已经跌到比较低的水平,另一方面,北交所服务的“专精特新”型“小巨人”企业,符合我国需要升级制造业的战略方向,受到广泛的政策支持,从长期来看具备较高的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