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好还是燃油汽车好?

2.比亚迪秦PLUS DM-i对比大众朗逸,谁是10万级优选

3.国内油价8月9日24时起下调 加满一箱油将少花5元左右

新能源汽车好还是燃油汽车好?

北京能源92油价今日价格_北京能源92油价

目前来看,燃油车还是主流,多数消费者还是对新能源 汽车 持怀疑态度。

发展趋势来看,推行新能源 汽车 是国家战略,大势所趋;未来前景看好,只是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

目前新能源 汽车 的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车子的实际续航一般要在官方续航基础上打个7折-8折,北方的冬天可能要更低些。并且充电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便利性还不如燃油车。不过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力度很大,新能源 汽车 产业的发展很快。

对大多数消费来说:非限牌限行因素,不是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家庭第一台车的话,坚决建议购买燃油车。实用、方便,更有保障。

当然了,新能源车的使用成本要低得多,而且售价逐年下调。对于家庭第二台代步车,最好是有地方方便充电比,如给老婆开上下班,或者平时主要在市区开开,那买辆低价位的电动车还是不错的。

对于富裕家庭来说,不会像大多数消费者买车那么谨慎和纠结。自己喜欢就好,那么建议买高端点的电动车,蔚来、特斯拉都不错,比烂大街的BBA更有和回头率。

新能源仍处于 探索 阶段,未来世界的车应该以电为主,但到底用哪种方式获得电力,是蓄电池还是燃料电池,或者说核电池。如果是蓄电池的话,到底用哪种材料充当正负极,是磷酸铁锂,还是镍钴锰酸锂,或者是某种更棒的材料。这一切,目前恐怕没有明确答案。

仅从实际使用来看,燃油车的优越性还是大于电动车的,比如能量密度与能量转移时间——加入50千克的燃油,只需几分钟,就能供车跑四五百公里。电动车要达到这个指标,电池重量恐怕得数百千克。充电速度更是远远慢于加油。

所以,在现阶段,多于多数人来说,还是购买燃油车,更合适一些。不过,如果家里有不止一辆车,出于尝试新技术或者是好玩的心理,买辆电动车,也是理所当然之举。比如特斯拉的购买者,有一部分就是这种情况。再有,出于行政管制(比如北京的限号)无法购买燃油车,但又急需,不妨买辆电动车。它不仅有上牌的便利,面对限行它同样很有优势。

目前想使用电动车,还是看你自己的所在地,如果在南方,可以考虑入手一台;如果在北方就先等等再说吧。不可能买上一台车只开夏天,冬天不开吧。新能源车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选择电动车还得根据自己所在地的条件来决定。

希望对你能有帮助!欢迎关注!

其实对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 汽车 ,都是不同时代下的不同产物,并没有哪个更好一些。但是结合当下的情况来看,新能源 汽车 绝对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现在并不是传统燃油车的对手,因为无论从车型选择丰富性还是布局来看,新能源 汽车 都相比传统燃油车差得很多。另外,相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如今制约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因素较多,而传统燃油车则技术和市场较为成熟,若不在一线城市,不面临牌照问题,我则依然建议购买传统燃油车。

另外,对于题主题主的新能源 汽车 能够开多少年,其实这取决于车型的电池。从目前情况来看,新能源车型的电池一般寿命在6年左右,六年后将更换电瓶方可使用。也就是说新能源 汽车 在正常情况下,应该能够使用6年左右,然后换完电池还可以继续使用,并没有规定能够开多少年。

近年来纯电动车迅速,形势有盖过 燃油车 的感觉,全球 汽车 市场整体趋势下行,但新能源 汽车 市场逆势而上,销量涨幅呈两位数上升,各车企也把纯电动 汽车 作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就连特斯拉也在上海投资建工厂,无不说明着新能源市场的火爆程度。我来看,如果家住大城市,并且没有过多的长途旅行,可以选一辆纯电车,如果在工作的城市并未出现限行,而且偶尔或经常性跑长途驾驶,我建议选择燃油车更明智。它们的纯电动车发展火热,对于 燃油车 而言,目前依然是小众。

好与不好总是相对的,特别是新事物/新概念出现的时候~

历经10余年的发展,新能源 汽车 目前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也涌现出了一些优秀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如特斯拉、比亚迪等!

目前新能源 汽车 主要分为纯电动、插电式混动、燃料电池三大类;已大规模应用的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两类,其中插电式混动对油的依赖程度仍然很高,可以算是“伪”新能源车~这里就聊一聊燃油车和纯电动车!

首先来说说纯电动车使用的两大焦虑:续航&安全

续航焦虑——目前市面上量产的纯电动车的续航宣传最多应该是前不久上市的小鹏P7(NEDC工况706km),但实际使用肯定是要打折扣、甚至是大幅打折的,续航焦虑的另外一个关注点就是充电了,动辄1小时以上的充电时间也让人望而却步了~

安全焦虑——这个就不多说了,纯电动车自燃偶有发生;这和续航焦虑也有一定关系,纯电动车更多的续航里程意味着在车上相同的空间里“塞”更多的电池,电池能量密度越高失控风险越大!

燃油车就几乎没有这两大焦虑了,一箱油轻松几百公里,加个油(不排队)几分钟搞定;汽油虽是易燃易爆物,但其燃点是427℃,外部不给”刺激”还是比较安全的!

再来说说纯电动车的两大优势:性能&外观

性能优势——以刚刚推出的三款国产纯电动车为例:比亚迪汉EV、小鹏P7、广汽AION,高性能版本的百公里加速都在4秒左右,售价基本都在35万以内(比亚迪汉EV预售价28万),特斯拉的Model 3高性能版本(百公里加速3.4s)售价42万;燃油车要达到这个加速度,售价至少都要翻番了~

外观优势——纯电动车因没有发动机,不需要进气格栅,前脸的设计相比燃油车就收放自如多了~

纯电动车还有两大推广点:零排放&使用成本低

零排放为环境做的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不过全生命周期还需要加强电池的管理~

纯电动车购置成本仍然很高,使用成本低就需要看具体使用场景了,特别是目前油价已经快重回4元时代,充电设施还不完善,各地充电收取费用标准不一,部分城市充电综合费用达2元/kwh,如此来算纯电动车使用成本并不低!

总结:新能源(纯电动)车目前还处于技术成长阶段,燃油车仍然是市场主流,不过未来的趋势肯定是新能源!

新能源 汽车 是以后的趋势,对比燃油车它的优点是经济环保,现在新能源基本都是油电混合系统,所以不怕车子没电时的尴尬。

如果你是经常要跑高速的话,不建议买新能源 汽车 ,毕竟现在高速上充电桩及其配套设施还不怎么完善,往往很多地方服务区充电桩区域被燃油车停放,且充电设备数量很少。如果是平时上下班用的多的话,不妨可以考虑下。

还有一点新能源比燃油车的购车成本稍高一点,预算充足的话那就没问题啦

现如今的 科技 发展强大,而 汽车 市场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逐渐提升。 汽车 也列入新能源行列,准备购车车主也都选择新能源 汽车 作为出行交通工具,很多车企也都已发展新能源 汽车 研发车型应和市场,其实新能源 汽车 技术方面的已经很成熟,相对来说还是会有些人选择燃油车,不过燃油车行驶在道路上,定会排放尾气对空气污染。而新能源 汽车 优点在于绿色环保,对空气并没污染,所以更佳受喜爱目前来说还是新能源 汽车 ,接下来就跟我看一下吧。 关于新能源电池介绍 新能源 汽车 用锂电电池,众所周知,锂电池的储电更多释放更快,而且小型不占地方,而且作为新能源 汽车 电池寿命更长,更加持久耐用相比普通电池更加环保。新能源 汽车 行驶在道路上面,电池更加持久不会出现断电亏电显像,而且新能源 汽车 的锂电池更加经得起时间考验,使用上五六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购车时选择燃油车 而有些车主朋友就认为还不如购买燃油车。 燃油车动力强劲,驾驶途中可以随意踩油门,驾驶远途不用担心电量不足问题,可是现如今的 汽车 燃油点是汽油,随着物价上升油价也居高不下,每次加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日积月累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新能源 汽车 就不用担心油价上涨的问题,新能源 汽车 还可以驾驶途中给电瓶充电,可以完成远途续航问题。 相比之下与燃油车需要我们花费几百元去给车辆加油,购买新能源 汽车 只需要进行充电,并不用加油而且充电费用还低,所以成为消费者选择新能源 汽车 的关键。 我们再来看看纯电动车,没有开过纯电动车的车主估计会认为新能源 汽车 就是纯电车这个想法也是正确的,纯电动车的成本想必燃油车低很多,每年需要的电费不知道比油费便宜多少,种种看来开纯电动车都比开燃油车省钱。 冬季新能源 汽车 电池问题 我们在说一下新能源 汽车 续航问题,有不少车主都抱怨在冬天的时候续航出现下降的情况,如果说不跑远途只是上下班用车的形况下还是足够用的。有心的物业现如今已经,在小区的地下车库已经安装了充电桩专门进行充电,所以大家并不用担心充电问题,在小区就可以直接给自己的 汽车 充电。如果说家里有条件的车主朋友也可以自己买一个私人的充电桩,这样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家里完成充电。 即使你下班行车的路上发现电量不足的情况下也不用担心,回到小区车库使用私人充电桩进行充电,第2天新能源 汽车 就可以充满电了。

新能源 汽车 发展迅猛,代表车型是电动 汽车 ,相比较于燃油车来说,电动 汽车 更适合于城市出行,不用加油,只需充电,后期的花费少,行驶过程没有任何污染。

燃油车的后期费用主要是加油,一辆小型的SUV,行驶10000公里的油费大约在5500元左右,加上维修、保养等费用,一辆燃油车一年产生的消费大约7000元之间。

电动 汽车 不用加油,只需充电就可以,按照现在的电价,一度电1元钱,电动 汽车 行驶10000公里只需要1500元左右,加上保养、维修其他费用,一年的费用只是在3000元左右。

虽然电动 汽车 没有摆脱续航里程的短板,但是如果只是在城市里面短途出行,电动 汽车 已经够用了。

电动 汽车 不使用发动机,所以电动 汽车 的驾驶舒适感要比燃油车更高,噪音低、流畅的驾驶感,都要优于燃油车。

综合以上来看,如果只是在城市的短途出行,更适合选购电动 汽车

大家好,我是 汽车 领域的创作者,我热爱 汽车 ,下面是我的观点和分享:

新能源发展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了答案,因为很多国家加入了全球环境保护的空间,而且中国也是做新能源相对国际上是数一数二的,所以新能源 汽车 全面覆盖是早晚的事,对于现在国内新能源 汽车 品牌和其他国内外新能源 您可以想象一下,新能源的发展是势在必得。

地球上的石油一直下去,总有一天地球也不会乐意,所以普通的燃油 汽车 也会慢慢的被淘汰,那么淘汰以后,我们就将会使用电动 汽车 作为我们人类的代步工具,所以这也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以综上所述,我觉得还是新能源 汽车 好,祝大家能够买到自己理想的 汽车 ,谢谢!

比亚迪秦PLUS DM-i对比大众朗逸,谁是10万级优选

紧凑型轿车市场如今十分“内卷化”,如果你观察仔细会发现,近段时间各大车企都开始在“价格”和配置方面下功夫了,无论是降价增配,还是起售价降低,目的都是为了抓住销量。提到10万级紧凑型轿车,有两款车算是“避不开”的车型,它们就是比亚迪秦PLUS DM-i和大众朗逸了,这两款车型在细分领域的实力都比较强。朗逸算是这一领域的“老将”了,而秦PLUS DM-i自从公布了9.98万的起售价之后,关注度更高。

车辆销量走势:

我们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2月这三个月的销量情况进行解析。秦PLUS DM-i三个月的销量分别为12580、5087、19000台,销量成绩的排名分别为第47、87和8名,而大众朗逸三个月销量为41501、26917、21269台,排名分别为第2、2、6名。综合来看,朗逸的销量表现更胜一筹,因为终端优惠较大,对销量也有促进作用,不过2月的销量表现有所下滑。秦PLUS DM-i自从带来了冠军版车型,9.98万的起售价还是能够吸引人的,所以2月的销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名次也进入了前十。相信这两款车之后的竞争会更有看点。

外观比拼:时尚VS稳重

外观方面,秦PLUS DM-i用家族化设计风格,“龙颜”元素较多。车头搭载多边形进气格栅,不仅尺寸宽大,而且中间用大量短横幅式镀铬条进行点缀,细节处理是比较精致的。车头两侧大灯造型锐利,带有LED远近光灯、自动头灯等功能。中间古篆“秦”的字样辨识度较高,两侧龙须样式的饰条让车头更具立体感。朗逸提供了两款前脸造型可选,星空中网车型年轻化,镀铬饰条中网则比较上档次。两侧大灯造型是比较饱满的,内部三个灯组排列整齐,点亮后视觉效果吸睛。前包围的造型则比较有层次感,两侧凹陷式处理极具辨识度。

车身侧面的造型是比较修长的,腰线用贯穿式设计,在后尾门处带有上扬的趋势,将在横车拉伸的十分修长,车窗的下沿配备镀铬饰条进行勾勒,档次感是不缺的,此外,后视镜下方还配备银色铭牌。轮毂的样式比较有运动感。朗逸的车身比例较为协调,腰线走势凌厉,配合底部折线,侧面显得比较有层次感,轮毂的样式就比较中庸了。

尾部方面,秦PLUS DM-i配备贯穿式尾灯,边缘用黑化处理,点亮后的视觉冲击力非常强,左侧带有DM-i字样,彰显出这款车的属性。后包围的造型则比较宽大,两侧辨识灯带比较细长。朗逸的尾部很有层次感,两侧尾灯延伸至侧面,尺寸宽大,后包围则配备贯穿式辨识灯带,拉伸尾部视觉宽度,细节处理比较精致。

尺寸方面,虽然这两款车都是紧凑型轿车,但是尺寸数据存在一定的差距。秦PLUS DM-i长宽高为4765*1837*1495mm,轴距为2718mm,朗逸长宽高为4678*1806*1474mm,轴距为2688mm,秦PLUS DM-i在数据方面有优势,反馈到内部空间也比较宽裕。总体而言,在外观方面,这两款车各具特色,秦PLUS DM-i偏年轻化,朗逸大体上还是以稳重为主。

内饰比拼:科技感VS经典造型

秦PLUS DM-i的内饰依旧用对称式设计,中间搭载一款自适应可旋转液晶屏,内部搭载DIlink系统,在操作的流畅度和智能化表现方面都不错,配合语音控制功能,可以解放双手。冠军版车型换装了8.8英寸全液晶仪表盘,科技感是比较强的。整个中控台用皮质材质和高亮烤漆面板铺陈,细节处理是比较精致的。空调出风口用分隔式处理,操控区的挡把小巧圆润,三幅式方向盘在皮质材质包裹下,抓握感舒适。朗逸的内饰有了较大的升级,中控台搭载悬浮式液晶屏,车机系统没有太多花哨的设计,主打实用性,下方的金属饰条拉伸了中控的视觉宽度,空调出风口则用分隔式处理,下方保留了三个圆形的旋钮式控制键,挡把则比较圆润。

而空间方面,依托于2718mm的轴距,秦PLUS DM-i具备优势,而且它的后排用纯平地台的设计,坐在中间的人脚部和膝部的空间盈余是较大的,来回移动也比较方便。从内饰风格来看,秦PLUS DM-i时尚年轻,具备丰富的智能化功能,很讨年轻人喜欢。而朗逸的设计比较经典,主打实用性,在用料方面比较上档次。

配置比拼:秦PLUS DM-i可玩性高

我们选取2023款秦PLUS DM-i冠军版 55km领先型(9.98万)和2023款朗逸 1.5L 自动得逸版(12.09万)进行对比,两车都配备了语音识别控制系统、主驾驶语音分区唤醒识别、6扬声器、LED远近光灯、大灯延时关闭、PM2.5过滤等功能,而显然秦PLUS DM-i冠军版配置更加丰富,多出了倒车影像、定速巡航、遥控钥匙、无钥匙进入/启动、远程启动、外后视镜加热、远程控制等功能,可玩性比较高。

动力比拼:

动力方面,从所对比的车型来看,秦PLUS DM-i搭载了前置单电机,电机总功率为132kW,因为是插混车型,是由1.5L+E-CVT组成,百公里加速仅为7.9秒,WLTC综合油耗为2.17L。大众朗逸则搭载一款1.5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3马力,NEDC综合油耗为5.92L。从动力水平来看,秦PLUS DM-i在动力和续航能力方面有一定优势,而朗逸的节能属性同样较强,如果对动力有需求,还有1.4T版本可选。

用车成本

依旧选择上述两款车型,我们从保险费用、保养费用和电耗/油耗费用着手计算。秦PLUS DM-i交强险950元,商业保险4051元(100万保额第三者责任险1917元、车辆损失险1816元、5万保额车上人员责任险(司机)、1万保额车上人员责任险(乘客)),共计:5001元。一年按照1万公里来计算,按照5000km/次频率来计算,一年保养差不多在1000元左右,每次保养只需要更换空调滤芯、制动液和防冻液。因为是插混车型,我们就按最贵的油费来算,按照WLTC综合油耗为2.17L/100km,北京地区92号油价7.79元/升计算,一年一万公里,油费大约:1690元,综合下来,这款车一年的用车成本大约是5001+1000+1690=7691元,这其中并不包括停车、事故修理等。

按照以上同样的保额和行驶公里数,大众朗逸一年的用车成本大约是:交强险950+商业保险4051=5001元。保养方面,按照一万公里一年保养2次来看,保养费用1500元以内。而油耗方面,按照官方给出的5.92L/100km,按照92号油,7.79元/升计算,一年油费约4612元,综合下来一年用车成本:5001+1500+4612=11113元左右。

相比较之下,秦PLUS DM-i作为新能源车,在一年开1万公里的情况下,用车成本是比较低的。

近期优惠情况:

以北京地区为例,目前秦PLUS DM-i暂无优惠,毕竟冠军版车型刚刚上市,而且这款车目前的性价比很高,没有优惠也是很正常的。而大众朗部分车型有2万以上的优惠,目的也是为了和秦PLUS DM-i冠军版缩短价格差距。(具体优惠以当地经销商实际情况为准。)

总结:可以看出,秦PLUS DM-i作为近两年“黑马”车型,它的综合实力是比较强的,在价格和配置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而大众朗逸作为细分领域的老将,在市场口碑、保值率方面有优势,侧重点各不相同,现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一鸣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国内油价8月9日24时起下调 加满一箱油将少花5元左右

易车讯 8月9日,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2年8月9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有所降低,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130元和125元。

以北京地区为例:92号汽油8.43元/升;95号汽油8.98元/升;98号汽油9.96元/升;0号柴油8.17元/升。

以家用车50升油箱计算,加满一箱油将少花5元左右。

易车App提供销量、热度、点评、降价、新能源、实测、安全、零整比、保有量等榜单数据。如需更多数据,请到易车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