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下跌为什么会有危机

2.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

3.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相关

第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下跌为什么会有危机

沙特阿拉伯的油价_沙特阿拉伯的油价稳定吗

石油危机(Oil Crisis)为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1960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立,主要成员包括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南美洲的委内瑞拉等国,而石油输出国组织也成为世界上控制石油价格的关键组织。迄今被公认的三次石油危机,分别发生在13年、19年和1990年。

第一次危机(13年):1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沉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第二次危机(18年):1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

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拓展内容

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中东地区的石油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占据全球重要地位,对全球经济和能源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曼等国家。这些国家的石油储量和产量均位居世界前列。

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其石油产量占中东地区总产量的近一半,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之一。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通过海洋运输,特别是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到世界各地。

因此,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地区政治局势、全球经济形势、油价的波动等。

由于中东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局势都与石油产业紧密相关。许多国家依靠石油出口来支撑其经济,因此石油产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和政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黑海、里海沿岸地区的亚洲和非洲交界处,包括土耳其、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伊朗、沙特阿拉伯、埃及、约旦、黎巴嫩、利比亚、突尼斯等国家。

中东地区的石油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包括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和阿曼等国家。

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波斯湾地区,而出口则主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行。每天有数百万桶的石油从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到世界各地,其中大部分都经过美国和欧洲市场。

第一次石油危机的相关

13年10月6日,阿拉伯人利用“赎罪日”时机发动了打击以色列,收复失地。战争初期,阿拉伯人节节胜利,但一周后战局逆转,以色列开始大规模反攻,埃及处于不利地位。

此时,阿拉伯产油国正同外国石油公司进行提高原油标价的谈判。13年10月14日,谈判破裂,13年10月16日,海湾五个阿拉伯产油国加上伊朗代表在科威特开会,决定单方面把每桶原油的标价提高70%,达到5.11美元。长期以来控制世界市场的“七姐妹”无可奈何,油价决定权转到了欧佩克手里。

13年10月17日,阿拉伯产油国石油部长开会,讨论如何以实际行动支持埃及,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逼迫他们在政治上站到阿拉伯人这边来。会议没有纳伊拉克关于立即进行石油禁运的主张,决定立即逐步压缩产量/出口量,减少对美、欧盟的石油供应量。首先,把13年9月日产水平和供应量削减5%,以后每月再增减5%,直至达到目的。美国不以为然,13年10月19日,宣布对以色列提供22亿美元军事援助。此举激怒了阿拉伯产油国,利比亚当天宣布向美国禁运石油。13年10月20日,沙特阿拉伯等海湾产油国一致行动,对美、欧盟禁运石油。世界市场上一下子减少石油供应量500万桶/日。美国石油产量已处于衰减之中,无力增加产量,于是油价飞涨,许多加油站汽车排长队。欧佩克于13年12月下旬把油价提高到每桶11.65美元,翻了一番。

这场危机惊天动地,西欧、日本80%以上的石油靠进口,进口来源又主要依靠中东,所受打击远远超过美国。13年11月下旬,欧共体表态,在中东问题上支持阿拉伯人,阿拉伯产油国于是把他们(除荷兰外)从被禁运“黑名单”中删除。13年11月22日,日本也宣布站到阿拉伯人一边。孤立的是美国和荷兰。

这场禁运于14年3月18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