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生油对皮肤好,还是葵花籽油对皮肤好啊

2.山茶油健康还是调和油健康?

3.亚麻籽调和油的营养怎么样?

4.亚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5.请问食用油哪种最好?

花生油对皮肤好,还是葵花籽油对皮肤好啊

亚麻麻食用调和油价格-亚麻食用调和油怎样吃

不同的油营养不同,不能绝对的说哪一种好。单一的吃一种油长期来看并不好。从这个角度来将调和油就比较均衡。但是那种便宜的调和油其实主要成分还是大豆油。所以如果是便宜的调和油肯定是不如花生油好了。真正的花生油成本价都在60-70元,是比较高的,所以那种便宜的花生油也不是真正的花生油。我个人喜欢吃豆油,可能由于是东北人,我们从小就吃豆油。

几种食用植物油的营养特点

1、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2、菜籽油

菜籽油一般呈深**或棕色。菜籽油中含花生酸0.4-1.0%,油酸14-19%,亚油酸12-24%,芥酸31-55%,亚麻酸1-10%。从营养价值方面看,人体对菜籽油消化吸收率可高达99%,并且有利胆功能。在肝脏处于病理状态下,菜籽同也能被人体正常代谢。不过菜籽油中缺少亚油酸等人体必须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构成不平衡,所以营养价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另外,菜籽油中含有大量芥酸和芥子甙等物质,一般认为这些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不利。如能在食用时与富含有亚油酸的优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其营养价值将得到提高。

3、芝麻油

芝麻油有普通芝麻油和小磨香油,它们都是以芝麻油为原料所制取的油品。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脂,无论是芝麻油还是小磨香油,其脂肪酸大体含油酸35.0-49.4%,亚油酸37.7- 48.4%,花生酸0.4-1.2%。芝麻油的消化吸收率达98%。芝麻油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而含有特别丰富的维生素E和比较丰富的亚油酸。经常食用芝麻油可调节毛细血管的渗透作用,加强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能力,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性腺发育,延缓衰老保持春青。所以芝麻油是食用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良食用油。

4、棉籽油

精炼棉籽油一般呈橙**或棕色,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 -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0%,精炼后的棉清油清除了棉酚等有毒物质,可供人食用。棉清油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脂肪酸,最宜与动物脂肪混合食用,因为棉清油中亚油酸的含量特别多,能有效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维护人体的健康。人体对棉清油的吸化吸收率为98%。

5、葵花籽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或青**,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6、亚麻油

亚麻籽油又称为胡麻油。亚麻油中含饱和脂肪酸9-11%,油酸13-29%,亚油酸15-30%,亚麻油酸44-61%。亚麻油有一种特殊的气味,食用品质不如花生油、芝麻油及葵花籽油。另外,由于含有过高的亚麻油酸,储藏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均较差,其营养价值也比亚油酸、油酸为主的食用油低。

7、红花籽油

红花籽油含饱和脂肪酸6%,油酸21%,亚油酸73%。由于其主要成分是亚油酸,所以营养价值特别高,并能起到防止人体血清胆固醇在血管壁里沉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医疗保健效果。在医药工业上红花籽油可用于制造“益寿宁”等防治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肝硬化等疾病的药品。此外,红花籽油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谷维素、甾醇等药用成分,所以被誉为新兴的“健康油”、“健康营养油”。

8、大豆油

大豆油的色泽较深,有特殊的豆腥味;热稳定性较差,加热时会产生较多的泡沫。大豆油含有较多的亚麻油酸,较易氧化变质并产生“豆臭味”。从食用品质看,大豆油不如芝麻油、葵花籽油、花生油。

从营养价值看,大豆油中含棕榈酸7-10%,硬脂酸2-5%,花生酸1-3%,油酸22-30%,亚油酸50-60,亚麻油酸5-9%。大豆油的脂肪酸构成较好,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中还含有多量的维生素E、维生素D以及丰富的卵磷脂,对人体健康均非常有益。另外,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食用油----“对症”买

从今年10月1日开始,花生油、大豆油两种食用植物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新标准明示原料来源和加工工艺标识的要求,无疑使市民对食用油的品质及营养更加关注了。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市营养学会和食疗研究会的有关专家,他们认为,选购食用油除考虑品牌、口味和价格之外,其实也有一个“对症”的学问。

大豆油减少患心脏病几率

大豆油含有的亚麻酸有降低血压作用,而且不含胆固醇。临床营养实验证实,引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除了高量胆固醇外,其他两种因素就是高血压及血管栓塞。大豆油的成分恰好可减少这两种因素,它可显著降低健康成人的血中胆固醇,有效地减少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玉米胚芽油可抑制心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根源,维持人体脂肪在正常水平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除了多做户外运动,或多吃蔬菜及水果类食品之外,由于玉米胚芽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可以有效控制血脂水平,从而能达到抑制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原生橄榄油有助消化吸收功能

原生橄榄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性极强,丰富的油酸能增强胃肠道的收缩,提高胰腺、肝、胆的分泌功能,保护肠道粘膜,使食物能在胃肠道得到很好吸收,还可以缓解各种原因产生的便秘。

葵花籽油帮助预防皮肤疾病

葵花籽油属于低脂油类,其中的亚油酸含量高达66%,远远高于市场上的其他油类。此外,葵花籽油还含有卵磷脂与胡萝卜素等,不含芥酸、胆固醇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可预防皮肤疾病、支气管扩张和夜盲症,可降低人体血压,减低血清胆固醇。

花生油降低血液总胆固醇

花生油中所含的油酸可降低血液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却不降低有益胆固醇。营养界把油酸称为安全脂肪酸,它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能发挥有效作用。与基础膳食比较,富含高油酸的花生油膳食和花生油加花生膳食与低脂膳食一样,均降低了总胆固醇和有害胆固醇。

还要特别注意!!!!!!!!!!!!!!!!!!

食用油不宜久存

不少家庭主妇喜欢购买大容量的桶装食用油,以为这样可以省心一些。如果家里人口多,油用得快,这是个好方法。然而,如果家里人口少,油又用得慢,购买大桶装的食用油却不划算,因为食用油是不能放得过久的。

食用油是很容易变质的,因为油脂会自动发生氧化作用。油脂氧化会产生很多有毒的氧化分解物质,人如果长期食用已经劣化的油脂,会使细胞功能衰竭,诱发多种疾病。油脂氧化后形成过氧化物会造成酸败,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油脂的酸败不像食物腐败霉变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当我们闻到不正常的气味时,油脂的过氧化物含量已经大大超过国家标准的数值了。

因此为了避免食用油的变质,建议消费者最好购买小容量的桶装油。

调和油将被迫亮出配方“底牌”

如果正在征求意见中的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真正颁布实施,目前市面上出售的各类调和油除了要在商标上标注食用的原料外,还要提示消费者各类原料所占的比例。昨日,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调和油国标的征求意见稿尚未到达。据透露,经过征求意见、修改后,调和油国标有望在年底前出台。

调和油必须明示原料含量

据了解,调和油国标最受关注的是,提出了要标明产品配方与比例的要求,要在包装标签上标明花生油、菜子油、大豆油、亚麻油、芝麻油和玉米油等油种占调和油总体含量的百分比是多少。此外,调和油中其他成分的名称与含量也必须标出。

调和油国标的酝酿、起草历时两年,由于国家标准的缺失,调和油市场较为混乱,同称为“调和油”,不但食用原料大相径庭,价格方面差距很大,而且消费者在购买调和油时,也很难避免误区。

调和油价格千差万别

据了解,调和油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它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

昨日,记者走访了省城的一些超市,发现调和油的品种繁多。在一家大型超市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消费者购买较为集中的为花生调和油和大豆调和油。记者看到,所有品牌的调和油,在原料标注方面,都只表明了使用原料,未标出配方比例等。

因为原料不同,调和油的价格差距也很大。例如某品牌推出的调和油,主要原料为葵花子油、花生油、芝麻油和橄榄油,5升装的价格为76元;而另一品牌的同等容量装的菜籽调和油的价格则仅有37元。

新国标有助消费者明白地消费

据了解,原料价格决定着各类调和油的售价,例如茶籽油、花生油较贵,而其他的相对来讲便宜一些,如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三十多元的花生调和油,花生油的含量通常不会超过20%。

据悉,调和油国标实施后,现行的所谓“花生调和油”、“大豆调和油”等名词将消失,两种以上(含两种)的传统油调和配制出来的食用油会被统一称为“食用调和油”。成分、含量,包括成分的来源方式,是压榨还是浸出等制作工艺的标注都会帮助消费者明明白白购买调和油。

链接

如何辨别食用油质量

普通消费者要想辨别植物油质量优劣,其实很简单。一是闻味儿,滴一滴油到掌心,打转搓一下之后,闻味道,合格的油会有植物香,而不合格的会有怪味儿。二是买回植物油后,放到冰箱冷藏室,半个小时后看有无冻结,若有,里面很可能便含有质量低的棕榈油。三是用眼看,品质正常的油脂肉眼观察应该完全透明,如果油脂中含有碱脂、类脂、蜡质等和含水量较大时,油样会出现混浊或沉淀物。

回答者:prada_sj - 魔导师 十级 5-23 22:18

山茶油健康还是调和油健康?

调和油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用油按一定比例配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特定性质的油。调和油并没有要求有特定的哪几种油,可以用各种各样的食用油来调配,比如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米糠油,葵花籽油,玉米油,茶油,棉籽油等等。但是我们平时说的调和油一般是用各种油使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成一定的比例来调配,使用这个比例调配的食用油更加适合机体的要求,就是更合理,更健康。

而茶油是由油茶树的种子压榨精制而得的油,他除了含有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一般认为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多一点对人体更好)之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比如维生素E,他可以使油不容易酸败变质,对人体来说又有抗氧化作用),以及很多的功能性保健物质。茶油中提取的一些物质也被广泛应用于高档的换妆品,护肤品中。茶油是一种很好的油,他丝毫不逊色于被大家所认为是最好的油的橄榄油。

但是你要知道茶油也是比较贵的,而且你现在在市场上几乎是买不到纯的茶油的,现在每斤茶油毛油的价格都要二十几,厂家还要精炼,包装,销售,利润等等,所以算下来是很贵的,但比起橄榄油还是划算得多了。所以市场上最多一般就是用一点茶油,再混一点其他的油。

对于油来说并不是油越贵就对人体越好。比如所大豆油相对比较便宜,但是也是挺好的,只不过他里面亚麻酸的含量比价高,很容易变质,所以一定要储存好,也不要买出厂太久的。

如果不嫌茶油,橄榄油贵的话那最好就选他们了;要买调和油的话最好就买一些信任度稍微高一点的厂家的,不过我认为没必要一定买什么调和油,就豆油,花生油都是挺好的,还有像玉米油,米糠油都是很不错的。

亚麻籽调和油的营养怎么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美味已经不再是日常餐饮的第一需求,现在将重点放在了健康上。其中,食用油是人体能量和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和亚油酸)的重要来源,做菜时煎炒烹炸样样都离不开,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

那么什么样的食用油才是健康的呢?有相关资料表明,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高达45%以上,营养价值高,是健康食用油的上乘选择。

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人体自身无法合成,只能从外部摄取,如富含α-亚麻酸的亚麻籽油等。α-亚麻酸被人体摄入后,可在人体内代谢衍生出DHA和EPA,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脑黄金”和“血管清道夫”。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的推荐,换算出成年人每天所需的α-亚麻酸约为1.7g(以我国成年人α-亚麻酸AI为0.60%E,18岁以上男性身体活动水平(中)需2600kcal/d计算获得)。补充身体必需营养,但实际上,国人摄入α-亚麻酸摄入不足。因此,补充亚麻籽油,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健康的途径。

但说到亚麻籽油,很多人的认知是只能用来做凉拌菜,不能炒菜。而在我们中式烹饪里,高温烹饪又占了绝大部分。那亚麻籽油究竟能不能炒菜?很多人都认为不能,理由是亚麻籽油中富含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高温会破坏α-亚麻酸。

但实际上,好品质的亚麻籽油是可以经过短时高温热炒的,比如采用头道冷榨的KING'S亚麻籽油。来自丰益(上海)生物技术研发中心的实验数据表明,KING'S亚麻籽油经过180℃以上1.5min的短时高温烹饪,α-亚麻酸损失仅0.45%。所以将亚麻籽油用于短时高温烹饪,就能大大提高其在中餐烹饪的利用率,让中餐也能加入α-亚麻酸,同时,更是提高了许多传统小吃的风味特点。下面就向大家介绍几道用亚麻籽油烹饪的中式家常菜和饭前餐后的小点心:

小炒牛肉

用亚麻籽油上浆滑油以后的牛肉,不仅口感更加嫩滑,而且富含α-亚麻酸,更健康哦!

原料:牛里脊、青指椒、红泡辣椒、红薯淀粉、盐、生抽、亚麻籽油

做法:

1、青辣椒、红泡辣椒分别切片。

2、切好的牛肉片加盐抓匀后放入红薯淀粉和少许KING’S亚麻籽油拌匀,然后放入冰箱20分钟左右(这里最好用红薯淀粉,这样炒出来的牛肉口感会很滑嫩,在冰箱里冷藏一会的目的是更好的上浆)

3、锅内放KING’S亚麻籽油(稍多些)烧制六成热时,将牛里脊下锅滑至颜色发白,把肉片推到一边,放入青红辣椒,翻炒至辣椒断生,根据自已的口味轻重适量放生抽,炒均匀后完成出锅完成。

菜品特色:香味浓郁、口感滑嫩、辣味适中。

烹制小技巧

1、注意滑油时的温度,油温低,加热时间一长,水就会吐出来,油温高,牛肉结团,把它搅散后,浆水一破,水就流失,肉质变老。所以炒牛肉最佳油温为六成热,这样的油温正好适合亚麻籽油的烹饪特点,急火快炒,营养不流失。

2、牛肉要逆着肉的纹路来切,这样口感会嫩一些;

大虾面包塔

每一片脆香的面包上都有鲜辣的虾肉,配上苦菊更是营养丰富,一次满足你多种味觉享受。加入亚麻籽油,更是让美味不仅只是美味,还有健康。

食材:大虾200g、粗粮面包3片、苦菊50克、小米辣椒10克、大蒜2瓣、迷迭香10克、芝麻油10克、亚麻籽油20克、盐3克、黑胡椒粉3克

做法:

1、大虾用流水冲洗干净,沥干水份,去头,剪开背挑去虾线。处理好的大虾放入一个大碗里,放点酱生去去腥味。

2、把小米辣椒、蒜、迷迭香、KING’S亚麻籽油、盐、黑胡椒粉放入料理机中搅打成酱汁。

3、搅打好的酱汁放进虾里,拌匀,盖上保鲜膜腌制15分钟。

4、用模具在粗粮面包上压出形状。

5、平底锅烧热后,放入KING’S亚麻籽油,把面包片放入锅里煎出香味,再将腌好的大虾放入锅中煎熟、然后装饰可食用。

烹饪小分享:大虾用酱汁腌制后再煎熟会更加入味。

桂花红豆珍珠丸子

糯米丸子除了用水煮外,还可以用油炸的烹饪方法,做出来的糯米丸子外脆里糯,吃起来口感极为丰富:第一层酥脆、第二层软糯、第三层香甜、美味至极。

食材:水磨糯米粉200克、牛奶:100克、亚麻籽油、桂花红豆泥各适量

做法:

1、把糯米粉放入一个大的搅拌碗里,加入牛奶,揉成软软的糯米团。

2、桂花红豆泥搓成小丸,取适量的糯米团放手里压成小圆片,放入一个桂花红豆泥,用手心团成丸子。

3、锅里倒入KING’S亚麻籽油,可以适当多放一点,油温烧至6成热的时候,把糯米丸子放进锅里,小火炸透出锅完成。

烹饪小分享:

糯米丸子主要原料是糯米,多食不易消化,所以一次不可过量。

爽口葫芦丝

西葫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蔬菜之一,一年四季都有,物美价廉。常见的做法有西葫芦炒鸡蛋、西葫芦炒肉、西葫芦烙饼等等。其实西葫芦生吃做凉拌菜更美味,做出来清淡爽口,营养不流失,完美呈现食材真实的味道

食材:西葫芦1个,小米辣椒3个,大蒜瓣2个,香葱、生抽1勺,米醋1勺,白糖,亚麻籽油各适量。

做法:

1、西葫芦洗净头尾切掉,用擦丝器擦丝,没有擦丝器就手工切,尽量切得越细越好。大蒜剁成末,小米辣切小圈。

2、准备一个小碗,倒入一勺生抽、一勺米醋、小米辣椒圈、蒜末、白糖、KING’S亚麻籽油,搅拌均匀,这样酱汁就做成了。

3、把西葫芦丝装好盘,淋上调好的酱汁就可以上桌了。

烹饪小分享:

西葫芦丝适合现吃现拌,如果吃不惯生拌,可以稍微焯一下水,但焯水的时间不能过长,不然会影响爽脆的口感。

通过以上分享,相信大家已经get到亚麻籽油的烹饪食用方法了。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种:

1、日常烹饪:日常用油健康又美味。

2、短时高温烹饪:增色又调味

3、巧拌凉菜:用亚麻籽油调凉菜,拌沙拉,美味速升级,营养新时尚

除了烹饪方式实现了突破以外,KING’S亚麻籽油也是凭实力圈粉。作为进口油,它精选来自亚麻籽油黄金产地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好原料,工艺采用头道冷榨,亚麻酸含量高达52%-70%,是深海鱼油金枪鱼油的20倍!服气!

亚麻籽油的食用方法?

亚麻籽油的功效和食用方法;亚麻籽油是很多家庭烹饪时的选择,不仅因为它的味道,更是因为它富含的营养物质。但是,亚麻籽油除了在烹饪上有用之外,它在其他方面还有用处吗?它的功效除了能帮助大家提高身体素质之外,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别的功效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亚麻籽油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亚麻籽油具有对抵抗炎症、避免血栓、降低血糖和血脂的功能。如果是你拥有高血糖的症状,食用亚麻籽油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液的粘稠度。

亚麻籽油可以有效的补充大脑内部细胞需要的养分与营养。对于有老年痴呆的老人来说,日常生活中多食用亚麻籽油可以有效改善脑部萎缩的程度。如果你是拥有长期失眠困扰的人,炒菜的时候食用萨露蒂亚麻籽油也能改善睡眠质量。

如果你是深爱健身的人士,在做健康餐搭配的时候。多食用亚麻籽油能够增强肌肤的光泽度和皮肤弹性度。对于减重的人士来说,也是比较不错的一个选择。

亚麻籽油拥有提高肾部功能,加快肠部运动,提高女生经期前情绪的作用。

亚麻籽油的食用口感不会有油腻感,口感清爽。如果想要得到亚麻籽油的养分,感受到极致的口味。我们可以直接不用接受加工来进行食用,也可以与别的食物一起进行凉拌进食。但是,在烹饪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温度过高的进行加温,加热。

开封过后一定记得放入冰箱,因为亚麻籽油在接触到空气和较强的光之后,容易遇光氧化,所以,大家可以少量多次或者购置量小的亚麻籽油,这样我们可以多次进行添加,使得亚麻籽油的营养不流失。谨记在开封过后,要及时放进冰箱进行制冷保存。

亚麻籽油可以用来炒菜,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合适的掌控油的热度,油温的温度一定不能超过七八成。建议大家可以把萨露蒂亚麻籽油和别的食物一起混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亚麻籽油的营养成分。食用之后我们才能保证到尽可能多地吸收到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脂肪酸。

直接进行服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所需要的关于亚麻籽油的营养程度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成人每天的摄入量大概在10-12ml,而儿童需要的摄入量大概是在8ml左右。摄入量合适几乎就能保持机体全天的营养需求。

请问食用油哪种最好?

你好!  世界上主要食用油如下:  一:棉籽油:  棉籽油是以棉籽制浸的油,可用于烹调食用,亦可用于工业生产作原料。  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必需脂肪酸,其中亚油酸的含量最高,可达44.0-55.0%, 亚油酸能抑制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有利于保护人体健康。此外,棉籽油中还含有21.6%-24.8%的棕榈酸、1.9-2.4%的硬脂酸,18%-30.7%的油酸,0-0.1%的花生酸,人体对棉油的消化吸收率为98%。  二: 大豆油:  大豆油取自大豆种子,大豆油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油脂。  大豆毛油的颜色因大豆种皮及大豆的品种不同而异。一般为淡黄、略绿、深褐色等。精炼过的大豆油为淡**。  大豆油中含有大量的亚油酸。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幼儿缺乏亚油酸,皮肤变得干燥,鳞屑增厚,发育生长迟缓;老年人缺乏亚油酸,会引起白内障及 心脑血管病变。  大豆毛油有腥味,精炼后可去除,但储藏过程中有回味倾向。豆腥味由于含亚麻酸、异亚油酸所引起,用选择氢化的方法将亚麻酸含量降至最小,同时避免异亚油酸的生成,则可基 本消除大豆油的”回味”现象。  三:菜籽油:  菜籽油是以油菜籽经过制浸而成的油,又称“菜油”, 是我国食用油品种之一。  菜籽油呈深黄略带绿色,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辣味.一般需经碱、脱色、脱臭等处理方可食用。菜籽油的粘度大,皂化值在半干性油中为最小、芥酸含量高,以此可以来鉴别菜籽油。  菜籽油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作为食用油,它的消化利用率可达99%。除此之外,工业上还可以作为润滑油、卒火用油、金属防腐剂以及轻化工业的重要原料。  四: 椰子油:  椰子油得自椰子肉(干),为白色或淡**脂肪。椰子肉(干)含油65%-74%、水分4%-7%。椰子树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岛上或大陆沿岸。我国的主要产区是海南省、雷州半岛、云南省和台湾省的南部。  由于椰子油中含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同时可挥发性的脂肪酸含量力15%-20%(其中水溶性脂肪酸占2%),因此椰子油具有如下特点:  1.在乙醇中有一定的溶解度。一份椰子油可溶解于两份乙醇(95%)中。  2.室温下呈凝固状态。  3.比较容易酸败,因为椰子油中含有相当数量的低级脂肪酸。  4.椰子油的平均分子量较小。  5.椰子油的碘值小,皂化值较大。椰子油在其它油品中的百分含量-般可用混合油的皂化值计算出来。  6.椰子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约0.3%,其中三分之二是固醇,还有生育酚及角鲨烯。  椰子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也是人造奶油的上等原料。椰子油中类脂物的含量很少。椰子油是香皂皂基的主要配方之-,它的中等长度碳链的脂肪酸含量是制造航海用皂的主要原料。  五:调和油: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  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  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有以下几种类型: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就是将菜籽油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和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六:玉米油:  玉米油又称玉蜀黍油,是从玉米胚中提取的油。  玉米胚中脂肪一 般在17%~45%之间,大约占玉米脂肪总含量80%以上,所以,玉米胚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丰富的制油原料。玉米油是一种高品质的食用植物油,它含有86%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中56% 是亚油酸,人体吸收率可达97%以上;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而维 生素E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在很多含油食品中为了防止氧化需专门 加入维生素E。维生素E对人体细胞分裂、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玉米油的毛油中维生素E含量仅次于麦胚油,脱臭后仍含有油重的0.8%~ 1.2%玉米油中还有少量的辅□,其也有抗氧化性能;含有的谷固醇及磷脂,有防止衰老的功效,可降低人体内胆固醇的含量,增强人 体肌肉和心脏、血管系统的机能,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玉米油的脂肪酸由于在甘三酯中呈规则性排列,因此结构性稳定; 同时,一般油脂在光的作用下,叶绿素能使其加速氧化,而玉米油中 没有叶绿素,所以玉米油又比较稳定。鉴于以上原因,玉米油即使在 深度煎炸时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也比其他油有较长的保质期。  玉米油色泽金黄透明,清香扑鼻,很适合快速烹炒和煎炸用油, 它既可以保持蔬菜和食品的色泽、香味,又不损失营养价值。  玉米油亚油酸含量丰富,是医药工业上制造脉通、益寿宁等药品 的原料。用玉米胚芽榨油始于美国,1890年试生产,20年后批量投入 市场。由于它的原料是加工玉米的副产品,资源丰富,有利条件多, 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年产已达20万吨。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如朝 鲜、墨西哥和南斯拉夫等也都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七:茶仔油:  茶油取自油茶籽(含油58%-60%),是我国特产油脂之一。  油茶属山茶科,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我国南方各省都有生长,以湖南为最多。 茶油呈浅**,澄清透明,气味清香。  精炼后的茶油是良好的食用油脂。它的化学组成和物理、化学常数与橄榄油相近,油酸的含量在80%以上,亚油酸,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少。  除食用外,茶油可作制造发油及皂类的原料。  八:芝麻油(麻油,香油)  芝麻油取自芝麻的种子(含油约50%,并含有约25%的蛋白质)。用常规方法制取的芝麻油(称“大槽油”)呈淡**,香味较淡。经直接火焙炒后用水代法或压榨法制取的芝麻油(又名“香油”、“小麻油”或“小磨香油”)呈红棕色,有令人喜爱的特殊香味,是我国人民膳食中上等的凉拌油脂。它的营养价值高,在东方被称为“油脂国王”;在西方则为“油科作物皇后”,足见人们对芝麻及其油脂的厚爱。  芝麻油中脂肪酸组成的特点是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小,但芝麻油仍然很稳定,这是因为油中含有较多的不皂化物,主要是固醇、芝麻酚,芝麻酚林和芝麻素之故。芝麻酚是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这是其它植物油所没有的,它使芝麻和芝麻油成为“长寿食品”。  芝麻油用途很广,除食用外,在健康食品、医药品及金属、印染工业也多有应用。和橄榄油、浓香花生油一样芝麻油也是不经任何精炼即可直接使用的全天然油脂。  芝麻油还是生产很多药品及化妆品的必需原料。  九:米糠油:  米糠的化学成分以糖、脂肪和蛋白质为主,此外还含有较多的灰分和维生素。其中油脂含量因品种不同而有差异,通常在12%-20%。籼稻米糠的含油率比粳稻米糠高。一般用直接浸出法制取米糠油。糠粕可作饲料。米糠粕含有约5%的植酸钙,可提出来生产植酸及肌醇。  米糠油有非常好的抗氧化稳定性,这主要是由于它含有成分复杂的天然抗氧化剂。油中除含有天然生育酚外(平均总生育酚含量为400mg/kg油),还含有角鲨烯和多种阿魏酸酯,它们都有助于抗氧化。  精炼米糠油色泽淡黄,油中含80%以上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含量很高,因此人体对米糠油的消化吸收率较高。米糠油具有降低人体血脂的功能;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油脂。由于米糠油精炼成本比较高,得油率低,因此对米糠油目前只能大量用于制造肥皂、润滑油、脂肪酸。  十: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优良的不干性油脂。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古老的油脂之一。地中海沿岸国家的人们广泛食用这种油脂。  橄榄油取自常绿橄榄树的果实。整粒果实含油35%-70%(干基),其果肉含油75%以上。橄榄油的形状与制油工艺密切相关,优质的橄榄油只能用冷榨法制取,并且需要从低压到高压分道进行,低压头道所得的橄榄油勿需精炼,即可食用。油脂呈淡黄绿色,具有特殊温和令人喜爱的香味和滋味。而且酸值低(通常为0.2-2.0),在低温(接近于10℃)时仍然透明。因此低压头道橄榄油是理想的凉拌用油和烹任用油。  橄榄油的色泽随榨油机压力的增加而加深:浅黄、黄绿、蓝绿、蓝至蓝黑色。色泽深的橄榄油酸值高,酸值大于3时,油味变浓并带有刺激性,不宜食用。深色橄榄油比重增大。如果浅色油的相对密度(15℃/15℃)大于0.918时,说明掺杂有其它油脂。植物油中含有一定量的橄榄油,则可凭橄榄油中含角鲨烯较高来确定它的存在。  橄榄油不同于其它植物油的地方,还有它具有较低的碘值和当温度降低到0℃时还能保持液体状态。  橄榄油中含有700mg/100g油以上的天然抗氧化剂--三十碳六烯(角鲨烯)。加之橄榄油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少,所以其储藏稳定性较高。  橄榄油具有广泛的用途。绝大部分用于烹饪及凉拌等食用,也用于制药、化妆品、润滑油、土耳其红油、纺织用油和磺化油等,同时还可以用于制皂。用橄榄油制成的肥皂质地白净、起泡力强,是制皂工业的优良原料。  十一:亚麻油:  亚麻油取自亚麻的种子。亚麻属亚麻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亚细亚,现生长在温带、热带的一些国家里。主要是美国、阿根廷、印度及前苏联。我国的西北各地和内蒙古出产最多,东北、华北各地也有种植。  整粒亚麻籽含油量在29%-44%之间,含壳率为20%-45%,壳中也含有约17%-20%的油脂,所以亚麻籽制油时一般不脱壳。  亚麻油呈金**,亚麻籽毛油呈深琥珀色并且有特殊气味,这种气味不但由油中挥发性杂质而引起,更重要的原因是油中含有较多的高度不饱脂肪酸。脱臭后的亚麻油有回味现象。新鲜的亚麻油可以食用。  十二:红花子油:  红花籽又名草红花、菊红花、红兰花、杜红花等,是一年生双子叶菊科草本植物。红花的多刺特性及对环境条件的苛刻要求限制了它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因此是一种典型的小宗油料作物。我国引进红花的历史才十多年时间,现今,我国黑龙汀、辽宁、新疆、甘肃、内蒙古、陕西、河南、河北、江浙等地有一定栽培面积  红花籽制油工艺以剥壳预榨一浸出法为主。红花油清亮橙黄,味美可口,油中亚油酸量高于其它油脂(达56%-80%)。食用红花油可降低胆固醇,还可加工成人造奶油,蛋黄酱及色拉油等,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脂。红花的花冠除可制作中药外、还可从各色花冠中提取红色、**、桔红色等天然染料与食用色素,红花的桔杆及榨油后的饼粕,是家畜的优质饲料。  十三:核桃油:  核桃油除主要作营养保健油直接食用外,还可在制作糕点和营养食品中作添加剂用。在工业方面,它是一种干性油,干燥成膜后,颜色不会发黄,可制造上等油漆及绘画颜料。  核桃油味美清香,是一种珍贵的营养保健油。目前,国际市场上核桃油身价倍增,深受欢迎。在国际食用油市场上,价格高达8000至10000美元/吨,是普通大豆、菜籽油的十几倍,且供不应求。  我国核桃资源丰富,但尚未综合开发利用。目前,核桃油的开发也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发生产核桃营养保健油,对改善人们生活、促进人民身体健康、拓展对外贸易、出口创汇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核桃油作为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新型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广阔,在国内及国际市场上有很的竞争力。  十四: 棕榈油:  棕榈油是植物油的一种,能部分替代其它油脂,可代替的有大豆油、花生油、向日葵油、椰子油、猪油和牛油等 。由于棕榈油与各种油脂的相互关系,棕榈油的价格也是随着世界一般油脂价格的游走而浮动,同时,棕榈油价格的波动幅度也很大。  棕榈油在世界上被广泛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它被当作食油、松脆脂油和人造奶油来使用。象其它食用油一样,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以及促进健康。棕榈油是脂肪里的一种重要成分,属性温和,是制造食品的好材料。从棕榈油的组合成分看来,它的高固体性质甘油含量让食品避免氢化而保持平稳,并有效的抗拒氧化,它也适合炎热的气候成为糕点和面包厂产品的良好佐料。由于棕榈油具有的几种特性,它深受食品制造业所喜爱。  十五:花生油:  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花生油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  从上述含量来看,花生油的脂肪酸构成是比较好的,易于人体消化吸收。据国外资料介绍,使用花生油,可使人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并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浆中胆固醇的含量。另外上,花生油中还含有甾醇、麦胚酚、磷脂、维生素E、胆碱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经常食用花生油,可以防止皮肤皱裂老化,保护血管壁,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花生油中的胆碱,还可改善人脑的记忆力,延缓脑功能衰退。  十六: 葵花子油:  精炼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或青**,其气味芬芳,滋味纯正。葵花籽油中脂肪酸的构成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寒冷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15%左右,亚油酸70%左右;温暖地区生产的葵花籽油含油酸65%左右,亚油酸20%左右。葵花籽油的人体消化率96.5%,它含有丰富的亚油酸,有显著降低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作用。另外,葵花籽油中生理活性最强的a生育酚的含量比一般植物油高。而且亚油酸含量与维生素E含量的比例比较均衡,便于人体吸收利用。所以,葵花籽油是营养价值很高,有益于人体健康的优良食用油。  十七:葡萄籽油:  葡萄籽油为葡萄科植物葡萄的种子提取物。  化学成分:亚油酸、其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维他命F、矿物质、蛋白质、亚麻仁油酸、叶绿素等。  葡萄籽油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防止血栓形成,扩张血管作用,同时具有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有效防止心血管硬化引起的各种疾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