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2021_俄乌冲突前的石油价格
1.俄乌冲突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2.卢布汇率续刷7年新高,卢布为何“越制裁越强”?
3.国际油价持续下挫,是否大势已去?还会重返百元大关吗?
4.俄罗斯的经济不会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下垮掉,但会感到痛苦
俄乌冲突对中俄贸易的影响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地缘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贸易及世界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因美欧国家对俄实施经济制裁与反制裁而产生连锁效应,最终通过大宗商品、贸易渠道、金融资本等,不可避免地对中俄贸易产生短期和长期影响。
一、中俄贸易的现状
近年来,中俄在政治、经济、 科技 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在两国高层引领下,中俄增强战略互信,签订了《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等协定,双边经贸规模不断扩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特点。2018-2020年连续三年中俄贸易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2021年双方贸易额突破1400亿美元。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俄罗斯的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则是中国第十大贸易伙伴,中俄贸易额正向2000亿美元目标迈进。
从中俄贸易结构来看,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但国内油气储量有限,主要依靠进口。俄罗斯能源储量丰富,是世界重要能源出口国。中国把俄罗斯当作最可靠的能源供应者,能源合作一直是两国合作中分量最重、成果最多的领域。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商品中,石油、天然气占比60%以上,其次是矿产品、金属制品、木材、农产品等。中国对俄出口商品中,主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农产品等。从整体来看,能源、原材料、机电产品、农产品在双边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具有强烈的互补性。
二、变局中的危与机
俄乌发生冲突后,美欧国家在贸易、金融、 科技 、运输等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制裁,俄罗斯经济遭受到严重损失,对外贸易发生格局性变化,也对中俄贸易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进口方面。
1、油气能源。油气是俄罗斯的大宗出口产品,其原油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10%,天然气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近20%。俄乌冲突后,美欧已停止或减少对俄罗斯的油气进口,俄罗斯能源出口受阻,进而更加依赖中国、印度等亚洲市场。出于能源安全需要,中俄把能源合作上升为为国家战略,两国建设了跨境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管道,能源贸易额逐年提升。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额达509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64%。俄乌冲突后,国际油气价格大幅上涨,但中俄双方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能源交易价格保持相对稳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从长期看,地缘政治变化将进一步拉近中俄能源合作,双边能源贸易将持续保持在高水平状态。
2、粮食。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供应国,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在国际粮食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21年,俄罗斯小麦出口3290万吨,占全球粮食贸易额18%。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在基本自足的情况下,每年仍需进口一定量的粮食。2020年中国小麦进口838万吨,占俄罗斯小麦出口量的1/4。俄乌冲突后不仅俄罗斯粮食出口受阻,还影响其从国际市场进口农药、等农资,这将导致今年出现粮食生产和供应出现波动,世界粮食总体供给水平面临较大风险。同时为先保障国内粮食安全,相关国家对粮食出口进行了限制,进一步使国际粮食市场供应紧张,推动粮价上涨。今年五月,俄罗斯国内食品价格上涨达20%。近期中国放开了进口俄罗斯粮食地域限制,但由于市场价格波动,我国从俄进口粮食将受到一定影响。
3、化肥。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氮肥和尿素出口国、第二大钾肥出口国和第三大磷肥出口国,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年钾肥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19%,对全球化肥供应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化肥进口主要来自俄罗斯,进口俄罗斯化肥占据我国进口总额的30%以上。俄乌冲突使俄罗斯化肥生产受到波及,一些化肥生产企业面临停工和减产的危险,加之对俄罗斯的贸易禁运,打破了化肥市场的供需平衡,化肥价格上涨会导致中国进口化肥成本上升。
4、煤炭。俄罗斯煤炭储量居世界第二,其煤炭热值高、质量好,由于炼钢需求,我国每年进口一定量的俄罗斯煤炭。2021年中国进口俄罗斯煤炭891万吨,占进口总量的27%,中国已成为俄罗斯最大的炼焦煤买家。俄乌冲突后,西方国家避开了俄罗斯的煤炭供应,中国作为煤炭消费大国,抓住机遇增加俄煤进口。仅4月份进口量就达137万吨,创下 历史 纪录。导致我国进口俄煤大幅增加的因素有三个,一是西方制裁使俄罗斯进行市场转向,将煤炭降价促销。4月份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为每吨473美元,中俄煤炭的平均交易价格为每吨386美元。二是由于中国近期减少了从澳大利亚的煤炭进口,而转向俄罗斯市场。三是前不久我国放宽了煤炭进口政策,将煤炭进口税率降为零,降低了进口成本。据相关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可能继续增加俄罗斯煤炭进口,总计超7100万吨。 (二)、出口方面。
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美欧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层层加码、步步紧逼,撤出在俄罗斯合资企业,对俄实行严格的出口限制。多个因素导致俄罗斯对中国商品的依赖性更强,俄罗斯市场对中国进一步开放,中国对俄贸易出口迎来新机遇。
1、 汽车 。以小 汽车 为例,俄罗斯家用轿车制造业曾经有过一段辉煌 历史 ,自苏联解体后整体处于衰落态势,目前大部分需要进口。进口国主要是美国、德国大众等车企均停止了在俄罗斯的经营活动,为中国车企大举进入俄罗斯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预计,未来俄罗斯必将进一步加大从中国的小 汽车 进口量,中国车企在俄罗斯迎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2、电子产品。俄罗斯重工业比较发达,轻工业特别是电子产业相对落后。俄乌冲突后,许多西方国家的 科技 巨头,如说苹果、三星、爱立信等宣布停止了在俄罗斯的业务,俄罗斯电子产品市场出现巨大空缺,如此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是个良机。我国对俄罗斯出口一直以机电产品为主,如家用电器、智能手机、无人机等。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的家电制造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一些家电企业还在俄罗斯拥有工厂和研发基地,如海尔智家在俄罗斯建设了4个工厂,白色家电正成为中国产品对外的一张名片。在智能手机方面,华为、小米等国产品牌异军突起,在俄罗斯拥有很大的市场,深受俄罗斯消费者欢迎。特别今年3月份后,因西方产品出现市场空缺,中国电子产品在俄罗斯的销量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媒体评论称,目前俄罗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电子产品。
3、纺织类产品。俄罗斯是中国纺织品类产品重要的出口市场,在双边贸易中服装等纺织品占据很大比重。自2000-2020年间,中国对俄罗斯纺织类产品出口额增长了近6倍。达到76.5亿美元。在俄罗斯进口纺织类产品中,中国产品占据其三分之二以上,居于市场主导地位。其次是意大利、土耳其、法国等产品占据部分高端市场。俄乌冲突以来,西方超过百家时装零售商关闭了在俄罗斯的店铺,撤离出俄罗斯市场,为包括李宁、安踏等中国品牌进军俄罗斯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相对于西方品牌,中国品牌服装质量优良、价格适中,更适合俄罗斯的消费市场。
4、农产品。由于气候寒冷,俄罗斯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部分依赖进口。每年秋冬季节中国对俄出口大量新鲜果蔬。特别是在俄远东地区,苹果、香蕉、番茄等果蔬产品满足着俄罗斯居民的餐桌消费。中国果蔬出口以陆路运输为主,通过绥芬河、满洲里等口岸输往俄罗斯。俄乌冲突后,俄罗斯对来自美、澳、加等国农产品实行进口限制,为弥补禁令造成的供应短缺,势必加大了从中国的进口量。为扩大出口需要,近期在黑龙江省东宁口岸,已设立对俄蔬菜、水果跨境出口贸易专区,并设海关监管库、专用物流运输、储藏等设施,这将会大大减少果蔬出口清关时间。
三、建议和应对措施
一直以来,中国产品在俄罗斯市场占有很大比重,冲突发生后俄罗斯经济与西方国家出现脱节,客观上为中国产品扩大在俄罗斯市场占有率创造了有利条件。当然,中国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时需要做好研判,在把握机遇的同时,一方面要注意规避时局和政策变化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杜绝冒伪劣商品,保障在俄罗斯市场的良性竞争。国内企业可根据俄罗斯的政策和市场调整,取灵活多变方式填补市场空白,拓展新兴贸易领域。
1、加快电商产业布局。俄罗斯人非常喜欢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购物。2021年俄罗斯电商市场规模为330亿美元,预估2022年将达到440亿美元。大数据显示,家电产品在俄罗斯的电商网购中占比最高,达到了30%以上,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市场。
2、扩大转口贸易。由于美欧与俄罗斯进行相互经济制裁,停止了绝大部分贸易活动,但相互间的市场需求仍然存在。未来俄罗斯商家可能会取变通方式,如借道中国进行贸易转口第三国,这为从事转口贸易服务的企业带来了机遇。
3、开展平行进(出)口。所谓平行进口,是指未经相关知识产权人授权的市场销售行为,俗称“合法水货”。因美欧产品纷纷撤出俄罗斯,为填补市场需求,今年5月,俄罗斯发布允许平行进口政策,平行进口商品清单包含 汽车 、化妆品等96种商品。中国企业可利用俄罗斯这一政策,研究市场方案开展出口业务。
4、规避汇率风险。当前,俄罗斯开始在商业活动中去“美元化”,并以人民币、卢布等货币进行结算。国内企业在开展贸易活动时,应密切关注卢布汇率变动和结算方式,增强风险意识,避免遭受损失。
卢布汇率续刷7年新高,卢布为何“越制裁越强”?
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但是俄罗斯的媒体显示卢布的汇率已经刷新了过去7年的新高点,最大的涨幅已经达到了54:1。之所以卢布的汇率越来越高,主要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俄罗斯是全球的石油出口大国。受到俄乌战争之间的影响,全球的石油价格一直在上升,最高的时间段达到了170美元一桶石油价格,而俄罗斯占据了全球石油出口的大约百分之30左右。在遭遇制裁的时候,便提高石油的价格销售来赚取更多的外币,造成很多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地区,在进口石油时,以最高的价格购买同样数量的石油。有大量的资金流入俄罗斯以后,就产生了卢布的汇率持续走高。
俄罗斯的进口能源减少了。作为全球的石油出口大国和新能源的出口大国,遭遇制裁时不再选择进口其他国家的新能源,而是选择把自己国家的新能源为自己所利用,减少进口新能源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其他有新能源的国家无法利用这一优势来制裁俄罗斯,就导致了俄罗斯的卢布汇率一直持续走高。
俄罗斯还要求所有的进出口商品全部用卢布来结算,一些跨国公司在俄罗斯境内运营生产想要出口时,却被告知需要用卢布来结算,如果用其他的币种结算将会被实施制裁,俄罗斯本土的公司在制造商品和进口商品时,也可以用卢布结算。不用卢布结算的国家将停止贸易合作,从此角度来讲也是逐步走高的原因之一。
从俄乌战争开始,俄罗斯就占据了相当的优势,在这场战争中赚取的卢比已经高达7000多亿,也正是这样的利润才可以让俄罗斯更持久的对战乌克兰以及其他的欧美一些国家。
国际油价持续下挫,是否大势已去?还会重返百元大关吗?
我并不认为大势已去。国际油价还是会持续上涨,重新回到百元时代。
石油价格一直来都受到大家的关注,毕竟石油已经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紧密的联系。石油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都会影响到我们生活成本。尤其是在出行这一方面,石油对我们的影响才是最大的。毕竟离开了石油,四环各行各业都不能够正常运转,一些大型设备以及交通工具,都会因为缺少石油而失去原有的功能。
国际油价持续下挫。自从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一直在持续上涨的过程当中。但是随着各方面的调控以及美国的介入,石油价格也呈现了短暂的持续下跌现象。截至目前为止,国际石油价格相比于冲突爆发之前,已经有了很大的下降趋势。很多人认为目前只是短暂的下降而已,如果没有外界因素的介入。国际石油市场还会在不断的上涨,甚至突破百元时代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认为只会在短期之内下跌。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国际石油价格只会在短期之内下跌。首先国际石油价格之所以下跌,关键是因为美国出台了相关政策而导致的。美国要求国内的石油生产企业增加石油产量,通过增加产量的方式来降低国际石油价格。但是这对于石油企业而言,被平白无故遭受大量的损失。因此,企业只会在短时间之内执行美国的政策。
主要原因是由于俄乌战争的爆发。其实要想石油价格恢复到正常的水平,首先要解决俄乌战争。石油价格之所以上涨,完全是由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爆发激烈的军事冲突而导致的。因此石油价格的上涨或者下跌,完全取决于俄乌战场的局势。
俄罗斯的经济不会在西方国家的制裁下垮掉,但会感到痛苦
近年来,俄罗斯已经把它的经济建成一个可以抵御制裁的堡垒。广泛参与经济,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带来的收入(即便美国和英国禁止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俄罗斯仍然可以通过向其他国家出口石油和天然气来获得收入)可以大大减轻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的冲击。
让我们来看一下伊朗。伊朗的经济体量要比俄罗斯小得多,在经济多元化方面也远远不如俄罗斯,然而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数十年的严厉制裁下,伊朗的经济并没有完全崩溃。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俄罗斯的经济将不会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之下崩溃。
但俄罗斯的经济会感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制裁带来的痛苦。
卢布大幅度贬值,外国公司大量逃离,物价很快就会暴涨,很多熟悉的商品会从商店的货架上消失,出国 旅游 将有可能成为奢望。除以上这些短期的痛苦外,俄罗斯的经济停滞将进一步加深。早在俄乌冲突发生之前,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已经停滞不前了。实际上,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已经停滞很多年了。
俄乌军事冲突前的2月23日,80卢布换一美元,而到了本周四,119卢布才能换一美元,尽管俄罗斯央行已经取激烈的措施来防止卢布贬值,包括将利率提高到20%。卢布大幅度贬值必将导致进口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而现在俄罗斯的通货膨胀已经达到9%了。
另一方面,尽管俄罗斯的大量外汇储备因西方国家的制裁而被冻结,俄罗斯的国家金融仍然是状态良好,负债率低。而当俄罗斯确实需要借钱的时候,它可以主要向本土银行借,而不是向外国投资者借。外国投资者在危机的时候会抛弃它,本土银行则不会。
本周,俄罗斯宣布,对俄罗斯经济至关重要的大公司将获得的多种支持。
俄罗斯经济短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定论,因为尚不知道俄乌冲突的结果如何,以及西方国家还会取什么样的制裁措施,但俄罗斯民众肯定会变得更穷。
悲观的分析师认为短期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将下跌10%,但乐观的分析师认为短期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将只下跌2%。
长期来看,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同样不令人看好,原因其实已经存在很长时间了:俄罗斯的大公司和主要产业缺乏竞争性,无意进行新的投资;俄罗斯经济没能摆脱对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从2014年到2020年,俄罗斯的人均收入几乎没有增长。
外国投资在离开,并带走它们带给俄罗斯人的工作机会。外国大公司如Volkswagen、Ikea和Apple停止在俄罗斯的生产或销售,而BP、Exxon和Shell等能源巨头说它们将停止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或中断跟俄罗斯公司的合作。
周三,全球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之一的惠誉国际(Fitch)将俄罗斯的信用评级降到垃圾级别,并警告说,俄罗斯主权债务违约迫在眉睫。
面对上述不利形势,俄罗斯央行取措施提振卢布和俄罗斯的银行系统,限制外币的,关闭股票市场,限制外国资本逃离俄罗斯。一方面,这些措施防止了俄罗斯金融系统的崩溃,另一方面,这些措施也关闭了俄罗斯经济的交易和投资通道,阻碍了俄罗斯经济增长。
2014年克里米亚以后,俄罗斯知道,将来在任何它跟西方的冲突中,制裁都将是西方用来对付它的主要武器,为此俄罗斯建立了一个独特的经济系统。这个系统的特点是低债务,大部分银行系统由控制,央行有能力干预和提振货币和银行。这个系统虽然原始但经得起考验。
其实卢布贬值对俄罗斯来说也有好的一面。由于石油是用美元来计价,卢布贬值意味着卖石油的时候俄罗斯获得更多的卢布。这使得俄罗斯有足够的卢布来发工资和退休金等。
虽然平时不怎么买俄罗斯石油的美国和英国禁止俄罗斯的石油,但严重依赖俄罗斯石油的欧洲国家却不敢这么做。总之,制裁有很多漏洞俄罗斯可以利用,从而使俄罗斯在经济上能够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