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油价涨跌记录查询_南京油价涨跌记录
1.如果油价破 10 块,你还开车吗?
2.现在的石油油价一直在上涨,为何中国石油的股价却一直在跌?
3.明光到南京多少公里?
4.江苏车改的成功与争议
如果油价破 10 块,你还开车吗?
开。
有人说加一箱油的钱就足够买一辆自行车了,加四箱油的钱就足够买一辆小电驴。还有人说,买车养车的花费用来打车,一辈子都花不完。
如果油价涨到10块钱,按照大多数汽车综合油耗8L的百公里数据来算,那我这种一年要消耗2400L燃油,一升油10元,那一年就要烧掉24000元油费,这可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了,对于我这种只见过50元面值的穷人来说,惊掉下巴那是必然的。
其实我个人还好,买车基本上是为了工作奔波,所以说大多数出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不是自己晕头跑,所以说油价高低都有公司来承担,但如果是个人的话,那么油价涨到10万,可能就真的有点开不起车了。
即便按照普通家用车一年一万公里的数据来算,10元单价那也要花掉8000元油费,算得上一笔庞大的支出。现在的汽油涨价后,虽然说价格贵,也只是说感受到开车的压力,但并不会说开不起。
若是汽油涨到十块钱。到时候估计就会有很多部分人开不起燃油车。因为一年开2万km,一年便要一万多块钱的加油费用。要是再算上保险,保养,停车费,加上一年1万块钱的折旧贬值,一年总的就需要三万多了。很多打工族一个5000块钱,一年也就五六万块钱而已。一个车便消耗了大半的收入,所以说开不起车也不是说开玩笑。只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会更加合适。
现在的石油油价一直在上涨,为何中国石油的股价却一直在跌?
博主语:看了这篇文章,在目前,在制度没有改进之前,在贪官没有伏法之前,你,还会买股票吗?
股民一研究股市上涨下跌的原因,管理层就发笑。涨跌的开关掌握在他们手中,你们却去研究技术啦、这个面那个面啦,这不是缘木求鱼又是什么?
投资中国股市的人,本来应该是非常幸福的。从股市诞生到今天的20个年头,中国经济一直牛气冲天,从来没有低于过7%的增长速度,1990年的 gdp是 1.74万亿元,到2007年已经是24.6万亿元了,20年增长了14倍之多。作为实体经济的晴雨表,照道理来讲,就是一头彪悍的大牛才对啊,即使投资人有所谓"过度情绪",最多也就是有时候肥牛有时候瘦牛罢了。
可悲的是,20岁的中国股市从来就没有牛过,一会儿是骨瘦如柴的小猫,一会儿是硕大无朋的大象,股票价格总在喜马拉雅的顶峰和马里亚纳海沟之间来回蹦达着。
是中国股民有着运动员一般的体魄,热爱登山跳海、跳海登山地来回折腾吗?显然不是。今天中央电视台通过对76万投资者的调查,得出一个数据:从 2007年至今,92%的股民亏损,亏损5成以上的人竟然接近6成!须知,今年是"黄金十年"的第二年,也是言犹在耳的"增加人民财产性收入"和"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这些庄严的承诺才说了6、7个月啊。而纵观20年股市的发展历程,至少也有92%以上的平民参与者血本无归,几万甚至十几万亿的平民资财化为灰烬。说中国股市是百姓财产的屠宰场,那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中国股市怎么了?一个社会财富的源泉怎么成了社会财富的黑洞?一个全体社会成员民主公平地分享社会发展成果的渠道怎么成了加剧社会不公不义的工具?让我们看看中国股市的结构吧。
中国股市由五个部分构成:1、代表法律权威、行使市场监管责任的国家机关;2、被投资者,也就是上市公司;3、投资者,也就是股民、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 4、在以上三者之间架设沟通桥梁的社会中介机构,如、券商、会计师事务所;5、由公共知识分子和各利益集团代言人组成的公众舆论。
照道理讲,如果市场各部分各守其职,市场应该平稳发展才是啊,但是事实却表明,18年来,中国的股市一直就是这样要么是猫,要么是大象,来回折腾个不休。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要从市场上涨下跌的原因分析起来。
中国股市从诞生至今,从来都是一个受着严格zf管制的"政策市",其上涨和下跌完全是政策人为制造出来的,所以和实体经济几乎老死不相往来。
既然是人为的政策市,为什么不将股市调控成平稳发展的市场呢?
因为涨跌得越"暴",利益的越巨大!
设想一下,如有人能准确地在中国股市的每一个低点买入,又在股市的每一个高点卖出,有个三年五年的,他将拥有多少财富?实在难以想像。不是说成为亿万富翁很简单吗?只要拿十万元前,找到10个翻番的股票就实现亿万富翁的美梦了。
试想一下,如这个"神人"在低点买入后,他是否希望在短时间内涨得越高越好?而他在高点卖出之后,是否希望在短时间内跌得越低越好?
谁能找到大盘的高点低点?制造政策的人;谁能找到个股的高点低点?操纵个股的人。
谁制造着政策?中国证监会;谁具体操纵个股?机构投资者。
中国证监会和机构投资者应该是什么关系呢?应该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但是现实是什么关系呢?是一家亲的关系。
一家亲是如何形成的?1、入市靠证监会批准;2、运行靠证监会"窗口指导";3、队伍相互融合。
仅仅查公开的资料就一目了然,证监会不过是一个跳板,许多证监会官员们人生的目标是到被监管单位去享受财富。
先看证监会和券商的队伍融合:
新证券的董事长李鸣曾是中国证监会稽查二局局长;新证券的总裁肖时庆曾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
安信证券总经理王彦国曾在证监会发行部、基金监管部、证监会南京特派办、上海证管办等部门担任要职;
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是已被"双规"的前证监会副王益的在证监会时的秘书;
平安证券总裁助理张文生曾经是证监会干部;
曾任证监会副的汪建熙,后来摇身一变,成为合资投行中金公司的董事长;
太平洋证券总经理王超,曾任证监会法律部主任,证监会杭州特派办主任、党委书记、证监会稽查一局局长等职;太平洋证券独立董事王连洲更是在业内赫赫有名,是基金法的起草组长;
再看证监会和基金公司队伍的融合:
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曾在证监会、上证所、深交所担任过要职;此外,还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监管部门工作过;
甚至美国的也在招募中国证监会的官员:不久前,中投公司砸下32亿美元的美国私募基金弗劳尔斯的董事总经理宣昌,就曾任证监会规划委委员和机构监管部副主任。
好了,在这样明目张胆的融合中,证监会对市场中两支最重要的主力的监管已经成了左手管右手了。剩下来监管谁呢?管上市公司?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券商辅导、保荐、发行上市的,券商和证监会是一家人后,上市公司和证监会就有了"姑表亲";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要炒作股价需要上市公司有相应的消息配合,上市公司也要基金拉升股价进行减持、再融资等活动,在市场生存过程中,上市公司通过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也和证监会有了"姨表亲"。都是一家人,那么监管谁呢?
还有两支力量:"经济学家"和媒体舆论。但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本来就是强势利益集团包装出来的、豢养着的,而这些强势利益集团通过广告购买、信息沟通早已经将大多数舆论媒体收归麾下了;至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如他们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在没有集体诉讼制度的中国,在中小股东没有对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权的中国,能生存下来吗?
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将证监会、券商、机构投资者、中介机构、大众舆论焊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时候,他们就是反市场的一致行动人!暴涨之后暴跌,暴跌之后再暴涨,就在这疯狂的上串下跳中,一次次绞杀中小投资者的资本,一次次剐削人民的财富!
今年年初,沪深两市的流通市值是10万亿,到6月18日已经不到6万亿了,这4万亿真金实银,相当于去年全年国家财政收入80%财富到那里去了?我们知道从去年到今年,印花税、融资、再融资、大小非、基金分红,林林总总加起来,也不过1万亿左右的规模,还有3万亿到那里去了?
基金已经偶然暴出了"老鼠仓",证监会的官员们有吗?如有,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为能主导市场方向的人,从人性的角度,一定是希望涨了再涨,跌了再跌的啊。
但是目前我们的法律体系能阻止官员的老鼠仓吗?答曰:不能!
《证券法》中第四十三条就是防范老鼠仓的,怎么规定的呢?"证券、证券公司、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从业人员、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员,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内,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赠送的股票。"这个规定等于告诉证监会以及相关的禁止交易人,买卖股票一定要用老婆、儿女的名义,不可以拿自己的去。简直是"严苛"的"酷法"啊,它的目的好像在努力杜绝证监会官员们拥有私房钱!
但是如就有证监会官员冒天下之大不韪,拿自己的炒起来怎么办?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违法责任"在等着他们: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参与股票交易的人员,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义持有、买卖股票的,责令依法处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买卖股票等值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这说明,如果自己把自己揪出来,不但要将赚的钱吐出来,而且证监会还可能给个"警告" 啊,"记过" 啊什么的处分!如此"残暴"的惩罚,相关人员至少胆子要比米粒大才敢触犯啊!
前一段时间市场高呼"救市了!"的时候,我冷眼旁观,哧哧冷笑:证监会肯定心里想,你们闹得这么凶,说大小非使股票下跌,说印花税让股票下跌,好,我大小非规范!我印花税降下来!你们能耐大,看能将股票涨到哪里去!一个眼色基金就明白了,疯狂地卖;证监会也不闲着,新股拼命地发;"经济学家"也行动起来,说恐怖啊,越南危机了!美国危机了!印度危机了!看你们那个敢买!等回落几天傻瓜们犹豫彷徨的时候,给你们最后痛击:特批特大的ipo!冷不防提高存款准备金!国资委说国有企业炒股损失要追究......哗啦啦兮大厦倾......
暴涨有暴涨的受益者,暴跌有暴跌的受益者,在这场世界罕见的股灾中,有人哭红了眼,有人笑弯了腰!谁是暴跌的受益者?能预知市场方向的人;在目前的市场主体中,谁能预知市场方向?以证监会为核心的庞大的利益集团!
如证监会真心救市,能将股市稳住或者拉上去吗?小意思!
去年年底以来中国股市的运行轨迹,就是中国石油的运行轨迹。这个怪胎,到今天依然有2.46万亿的总市值,占大盘的权重13%还多。中国石油涨,则大盘涨,中国石油稳,则大盘稳,中国石油跌,则大盘跌。那么要花多少钱才能让它涨起来呢?今天最多只要花3亿!今天它的价格在15左右,换手率不到1%,全部交易额不足6亿元,用3亿拉升,另外至少有3亿跟风,价格就上去了。
其实要稳或者升,只要机构不抛就行了,因为目前这个价格,不存在获利盘,套牢的股民是不会汹涌地割肉的,但是为什么它就跌了下去,带动大盘狂跌6.5%,以至于800家跌停呢?只有一个解释,根本不想救市,反而想打压股市,制造恐慌,以期获得更廉价的筹码!
机构有钱吗?吓死你!不说每次都能成功逃顶的社保基金、疯狂砸盘的保险基金,就说从基民手中收来的公募基金,有多少呢?7千亿!拿出区区0.05%来,中国石油就稳住了,大盘也就稳住了,但是不但不拿,还拼命地砸!要的是什么?暴跌再暴跌!
不是说证监会开会要讲政治吗?哈哈,念文件一本正经,下台时稍微眨一下眼睛不是就能会心一笑了吗?
那么暴跌复暴跌,谁最开心?
1、老鼠仓。可以得到更便宜的筹码;
2、外资。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收购中国的核心资产;
3、被老百姓热议的贱买国产的人。说建设银行卖2.45元/股给友邦是卖国,那么二级市场跌到1.45元/股,不是就成了爱国英雄了吗?再说农行正在股份制改造,什么价格友邦才会开心地举起水晶杯呢?
4、仇华的敌对势力。你经济增长不是快吗?你不是要和谐吗?你不是要风光地搞奥运吗?看看,你民不聊生了吧?民众和zf有对立情绪了吧?
那么暴跌复暴跌,谁最伤心?
1、中国老百姓。理由地球人都明白。
2、党。"增加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这个庄严的政治承诺,居然成了忽悠百姓进套的事实,一言九鼎的政治威严在遭受空前的侵蚀,1号肯定痛心疾首!
3、zf。"防止大起大落"的施政宣言,居然得到截然相反的现实结果,zf的能力和诚信遭受空前质疑,3号焉不忧愤交加?
所以,我们知道了,目前中国资本市场上形成的利益集团有多么庞大,有多么嚣张,有多么贪婪,有多么残酷,有多么危险!他们就是要在中国股市上先买一只猫,然后以大象的价格卖给老百姓,然后再无所不用其极地让百姓以猫的价格再卖给他......颠来倒去,反反复复地从事着这个肮脏的游戏,其结果是国家发展再快,经济发展再好,老百姓和资本市场也牛不起来。最终,中国将为他们这个肮脏的游戏付出巨大的代价!
目前证监会的官员"出事"的已经有好几个了。前发审委工作处副处长王小石被判九年;前中国证监会贵阳特派办负责人高勇死缓;前证监会副王益也已经被"双规"。他们都是因为其他事情牵连出来的,被发现纯属偶然。
还有没有"王小石""高勇""王益"在大楼里依然神现活现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目前薄弱的法律体系是无法保证大楼里没有他们的。
为获得一己之私或者一个小团体的利益,使亿万百姓的利益受损,使国民经济的发展受阻碍,使党和国家的威信受侵蚀,使民族复兴大业成泡影,这样的事情确实有发生的可能。
怎么办?必须将目前这种证券监管的法律框架、执行机构、制衡方法全盘推倒重来,重新建立一个受中小投资者有效监督、和市场利益相关各方完全隔离、独立行使资本市场法律监管职能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资本市场为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明光到南京多少公里?
明光到南京走国道有多远
从明光市到南京市途径:G104、浦泗路,全程125公里,开车约3小时到达。
明光市
进入广场路,行驶120米
左转,进入车站路,行驶450米
右转,进入池河大道,行驶1.6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招信路,行驶1.7公里
右转,进入嘉山路,行驶1.9公里
请直行,进入G104,行驶57.8公里
左转,进入世纪大道,行驶2.0公里
右转,进入上海北路,行驶1.8公里
左转,进入扬子东路,行驶1.4公里
请直行,进入浦泗路,行驶39.1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宁六路,行驶1.6公里
三岔路靠最左侧行驶,进入G328,行驶7.7公里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G205,行驶160米
靠左前方行驶,进入内环西线,行驶3.1公里
靠右前方行驶,进入虎踞北路,行驶760米
左转,进入北京西路,行驶2.8公里
进入环岛,进入北京东路,行驶1.2公里
左转,进入府前路,行驶20米
南京市
明光到南京多长时间,明光到南京有多远,多少公里数
驾车路线:全程约131.9公里
起点:明光市
1.滁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广场路行驶13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车站路
2) 沿车站路行驶440米,右转进入池河大道
3) 沿池河大道行驶1.7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招信路
4) 沿招信路行驶3.3公里,右前方转弯
5) 行驶300米,朝南京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350米,直行进入宁洛高速
3.沿宁洛高速行驶114.6公里,在玄武大道/新庄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东杨坊立交桥
4.沿东杨坊立交桥行驶440米,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5.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玄武大道行驶790米,直行进入宁镇公路
2) 沿宁镇公路行驶590米,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3) 沿玄武大道行驶4.8公里,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4) 沿玄武大道行驶320米,在第4个出口,朝龙蟠路/岗子村方向,进入龙蟠路
5) 沿龙蟠路行驶1.4公里,稍向右转
6) 行驶190米,直行进入龙蟠路
7) 沿龙蟠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北京东路
8) 沿北京东路行驶1.1公里,到达终点
终点:南京市
明光到南京有多远
明光到南京最短路程约有123.6公里,全程高速约有131.8公里。
南京到明光多长时间,南京到明光有多远,多少公里数
驾车路线:全程约134.3公里
起点:南京市
1.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北京东路辅路行驶11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北京东路
2) 沿北京东路行驶1.0公里,过右侧的鼓楼广场约100米后,直行进入北京东路
3) 沿北京东路行驶120米,在第1个出口,朝中央路/湖南路方向,进入中央路
4) 沿中央路行驶1.9公里,过右侧的江南大厦约110米后,右转
5) 行驶150米,直行进入隧道
6) 沿隧道行驶330米,直行进入内环北线
7) 沿内环北线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内环北线
8) 沿内环北线行驶70米,直行进入内环北线
9) 沿内环北线行驶160米,直行进入内环北线
10) 沿内环北线行驶340米,过新庄立交桥,直行进入内环北线
11) 沿内环北线行驶70米,进入玄武大道
12) 沿玄武大道行驶4.5公里,直行进入宁镇公路
13) 沿宁镇公路行驶580米,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14) 沿玄武大道行驶790米,朝仙林/仙隐北路/二桥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宁镇公路
15) 沿宁镇公路行驶370米,过东杨坊立交桥,朝G36/二桥/蚌埠/南京开发区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东杨坊立交桥
2.沿东杨坊立交桥行驶270米,过东杨坊立交桥,右前方转弯进入宁洛高速
3.沿宁洛高速行驶114.8公里,在明光东/盱眙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810米,直行
5.滁州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330米,左转进入招信路
2) 沿招信路行驶3.3公里,朝市区方向,直行进入池河大道
3) 沿池河大道行驶1.6公里,过右侧的美的(明光市旗舰店)约70米后,左转进入车站路
4) 沿车站路行驶400米,过左侧的银泰百货,右前方转弯进入广场路
5) 沿广场路行驶13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明光市
明光开车到南京要多少公里,时间,过路费,油钱
驾车路线:全程约131.9公里
起点:明光市
1.滁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广场路行驶13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车站路
2) 沿车站路行驶440米,右转进入池河大道
3) 沿池河大道行驶1.7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招信路
4) 沿招信路行驶3.3公里,右前方转弯
5) 行驶300米,朝南京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350米,直行进入宁洛高速
3.沿宁洛高速行驶114.6公里,在玄武大道/新庄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东杨坊立交桥
4.沿东杨坊立交桥行驶440米,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5.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玄武大道行驶790米,直行进入宁镇公路
2) 沿宁镇公路行驶590米,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3) 沿玄武大道行驶4.8公里,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4) 沿玄武大道行驶320米,在第4个出口,朝龙蟠路/岗子村方向,进入龙蟠路
5) 沿龙蟠路行驶1.4公里,稍向右转
6) 行驶190米,直行进入龙蟠路
7) 沿龙蟠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北京东路
8) 沿北京东路行驶1.1公里,到达终点
终点:南京市
明光到南京禄口机场有多少公里,高速要交多少过路费
全程高速约150公里(从南京二桥过江),高速收费大概是70元
南京到明光多少公里?自驾高速费是多少?
驾车路线:全程约134.1公里
起点:南京市
1.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北京东路行驶170米,左转
2) 行驶630米,过珍珠桥,左转
3) 行驶900米,右转进入内环东线
4) 沿内环东线行驶540米,过左侧的东来商务中心约150米后,调头进入内环东线
5) 沿内环东线行驶160米,过右侧的东来商务中心,稍向左转上匝道
6) 沿匝道行驶10米,过左侧的龙蟠中路27号,直行进入内环东线
7) 沿内环东线行驶300米,直行进入九华山隧道
8) 沿九华山隧道行驶2.1公里,朝新庄立交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九华山隧道
9) 沿九华山隧道行驶340米,过新庄立交桥约240米后,直行进入内环北线
10) 沿内环北线行驶110米,过新庄立交桥,直行进入内环北线
11) 沿内环北线行驶30米,进入玄武大道
12) 沿玄武大道行驶6.2公里,过东杨坊立交桥,朝G36/二桥/蚌埠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东杨坊立交桥
13) 沿东杨坊立交桥行驶270米,过东杨坊立交桥,右前方转弯进入绕城高速公路
14) 沿绕城高速公路行驶50米,过东杨坊立交桥,直行进入二桥高速公路
15) 沿二桥高速公路行驶18.8公里,过新华东路分离立交约1.6公里后,直行进入沪陕高速公路
2.沿沪陕高速公路行驶3.9公里,过南枢钮,直行进入宁洛高速公路
3.沿宁洛高速公路行驶90.1公里,在明光东/盱眙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1公里,左前方转弯进入S309
5.明光市内驾车方案
1) 沿S309行驶3.4公里,直行进入池河大道
2) 沿池河大道行驶1.6公里,过右侧的白云商厦,左转进入车站南路
3) 沿车站南路行驶430米,过右侧的蓝天商厦,右前方转弯进入广场路
4) 沿广场路行驶12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明光市
从明光东/盱眙出口离开(经明光东收费站),进入S309收费70元>>详细路段4沿S309行驶3.3公里,进入池河大道5进入明光市城区行驶2.2公里,到达终点
南京开车到明光要多少公里,时间,过路费,油钱
查得目前
南京市中心 到 明光市中心 驾车距离在 130 公里左右(高速),一般需要 2 小时左右 。
小车的话,按照百公里8L 油计算,
以当前油价 粗略估计在 65元左右 。
明光汽车站离南京区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48.0公里
起点:南京新感觉日宾馆
1.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行驶190米,右转进入龙其线
2.沿龙其线行驶4.5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宁镇公路
3.沿宁镇公路行驶6.4公里,朝G25/G2501/淮安/杭州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4.沿匝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南京绕城高速公路
5.沿南京绕城高速公路行驶19.5公里,在扬州//横梁/G328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6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G328
7.沿G328行驶7.1公里,直行进入雄州东路
8.沿雄州东路行驶5.0公里,直行进入雄州东路
9.沿雄州东路行驶230米,在第3个出口,朝南京/G328方向,左转进入宁六路
10.沿宁六路行驶2.0公里,进入通湖路
11.沿通湖路行驶8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区
走国道明光到南京怎么走
驾车路线:全程约133.0公里
起点:明光市
1.滁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东南方向出发,沿广场路行驶13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车站路
2) 沿车站路行驶440米,右转进入池河大道
3) 沿池河大道行驶1.7公里,稍向右转进入招信路
4) 沿招信路行驶3.3公里,右转
5) 行驶300米,朝南京方向,稍向左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350米,直行进入宁洛高速
3.沿宁洛高速行驶114.6公里,在玄武大道/新庄出口,稍向右转进入东杨坊立交桥
4.沿东杨坊立交桥行驶440米,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5.南京市内驾车方案
1) 沿玄武大道行驶790米,直行进入宁镇公路
2) 沿宁镇公路行驶590米,直行进入玄武大道
3) 沿玄武大道行驶4.5公里,朝中央路/古平岗立交/江东北路/内环东线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内环北线
4) 沿内环北线行驶20米,直行进入内环北线
5) 沿内环北线行驶240米,在南京站/内环东线/中山东路/九华山隧道出口,稍向右转进入新庄立交桥
6) 沿新庄立交桥行驶420米,过新庄立交桥约620米后,直行进入内环东线
7) 沿内环东线行驶2.4公里,在中山东路/珠江路/沪宁高速/G42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8) 沿匝道行驶1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龙蟠中路
9) 沿龙蟠中路行驶230米,调头进入龙蟠中路
10) 沿龙蟠中路行驶430米,过右侧的北极新村约300米后,左转进入北京东路
11) 沿北京东路行驶1.0公里,过右侧的武廊遗址约80米后,左转进入北京东路
12) 沿北京东路行驶,到达终点
终点:南京市
江苏车改的成功与争议
江苏车改的成功与争议
新一轮的公车改革正在实施,中央“三条红线”的划定,彰显出决策者坚定的决心。
实际上,中国从未放弃过解决“车轮上的”,并曾经为此进行过无数次试验。大概从20多年前开始,江苏省就开始酝酿公车改革,2002年,江苏省各地陆续开始了符合当地情况的公车改革。
由于江苏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发起的车改模式也不尽相同。不过,发生在苏南、苏北和苏中的每一次车改试水,都为2015年公车改革提供了实践经验、理论营养或者前车之鉴。
各地样本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江苏省的公务用车改革已经起步。后来,有学者分析,这一次改革是自下而上的,一般由乡镇基层到县以上机关,苏、锡、常、宁四市乡镇最先全部完成改革。
如今看来,这一次的车改有三种模式:货币化改革,即按月按人发放公务交通补贴;租赁式改革,即从社会上租车,按一定价位买断所租车辆的年使用权;包干式改革,即设立专门账户,以乘车券或票的方式发放。其中以货币化改革最为常见,曾占实施车改乡镇的七成多。鉴于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距大,改革一直分类进行——苏中一些地区在苏南后实行车改,苏北不少地区则没有改革。
淮安楚州(现淮安区)
租用社会车辆向市场购买服务
模式
2002年,淮安楚州区在江苏率先进行了公车改革的市场化探索,把当地公车出售给个人,“公车”变为“私车”,与购买者签订合同,按年租用车辆。同时,所租用的车辆只能为乡镇公务服务,不得经营其他业务。公务人员用车时需填写派车单,写明出车事由、起止地点、行驶里程,经分管领导批准,驾驶员凭派车单方可出车。
“从2003年开始淮安市淮安区(当时称楚州区)的乡镇单位就已经不再掏钱购车养车了,因为2002年底淮安区针对全区内的27个乡镇46辆公车进行了改革。”一位知情人说。
而在相关部门当年的一份公务用车改革材料中,现代快报记者看到,在改革过程中,驾驶员由所在单位负责安置,公务车辆则取公开竞标的方式,通过竞标不仅使买车人成为车辆所有者,同时也成为车辆的出租人。车辆专门服务于租车单位,不得从事其他经营活动。则对车辆进行返租,租车单位承担租金外还要承担因公务派车所发生的汽油费、过桥费、过路费、停车费以及驾驶员出车在外地的食宿费。这也就是说,将淮安区各个乡镇的公车出售给个人,明晰车辆产权归私人所有;与购买者签订合同,按年购买车辆的使用权。
乡镇的公务人员执行公务用车时取派车单制,由乘车人填写派车单,写明出车事由、起止地点、行驶里程,经分管领导批准,驾驶员凭派车单方可出车。“现在,我们乡镇还是这种模式在租车,租金一年在5万元左右,但是不承担驾驶员的工资,也不需要我们自己养车。”淮安区某乡镇一名公务人员表示,一般一个乡镇租一到两辆车,在保证乡镇干部的用车基础上,供其他公务人员使用。“我们用车是到办公室填单子,单子里要写明公务事由,用车距离等信息。要是书记镇长不用车,就拿着领导签字后的单子去找租车的驾驶员。”遇上租用的车辆因公务派出的情况,公务人员则需要到外面进行租车。在油费结算方面,乡镇根据租车的行驶里程提供油卡,每张油卡跟所租车辆的车牌号进行挂钩,防止驾驶员多报油费 。
车改之初,当地官员就曾表示,对淮安市淮安区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取“货币化”的公车改革方式,财力难以承受,同时,领导干部车改后交通补贴金额较高,一些干部补贴甚至超过了本人基本工资,这样的方式,在经济不发达地区,群众也难以理解和接受。而取明晰“两权”方式对公车进行改革后,不涉及到现金货币,但确实从源头上堵住了公车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漏洞。
据悉,该试点目前已经实行了十多年,对乡镇租车的监管也由纪委部门转变到财政、公安、审计等多部门联合监管。
从当年的公务用车改革材料中,可以看到当年的公车改革范畴是准备从乡镇扩展到县直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但是,记者了解到,目前这种“反租倒包”的模式仅在淮安区的乡镇实施,区直党政机关仍配备公车及驾驶人员。
根据淮安市信息,2012年底,淮安市对市直及主城区760户事业单位公务用车进行清查。
为了加强对这些公务用车的管理,清查后的第二年淮安市就正式出台并实施公务用车“四统一”管理办法,从保险、加油、维修、处置等四个环节入手,在制度上降低公车经费,给公车方向盘套上“笼头”。
根据当年财政部门的统计,实施“四统一”公开招标,通过竞争性谈判、询价、资格准入等方式,确定公务用车保险、加油、维修、处置供应服务商,以集中购的形式为节省了很多费用。公务用车保险费比市场价格下降了30%,汽油价格比市场价格下降了2.5%-3%,汽车材料进销差价率比市场价格下降了13.5%,资产评估收费比市场价格下降了66%,拍卖收费比市场价格下降了60%。
苏州常熟
高额补贴下的车改能否持续
模式
2004年,苏州常熟开始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当地实行货币定额包干制,货币定额包干费与公务员实际担任的工作职务挂钩,随领导干部职务和公务员岗位的变动而调整。购买私车的以现金按月按标准发放,一类正职(局长)购买私车的每月发放补贴2800元,二类正职2700元,三类正职2600 元。对不购买私车者,在标准范围内按实报销,节约部分按年计算奖励30%,超支自负。
早在2004年,孙宇航就告别了免费享用公车的日子,这位时任当地某局副科级干部的官员,不得不跟一堆年轻人挤在一起学车。后来,他买了一辆桑塔纳,开了5年才换成现在的奥迪。
2004年,常熟开始公车改革,改革的主体是乡镇机关、市机关各部门(公检法机关暂不列入改革范围)和村委三个层面的公车。
在当年的车改中,市级机关被分为三类:一类是建设局等13个单位;二类是市委组织部、纪委、宣传部、卫生局等42个部门;三类是法制办、外事办、工商联等22个部门。乡镇改革也分为8个大镇和3个小镇。分类是根据各单位需要用车的工作量大小划分。
改革后,一类部门正职每月补贴2800元,副职2400元,班子成员1800元,非领导职务的正科级干部1400元,非领导职务的副科级干部1200元;二类部门比一类部门少100元,三类部门比二类部门少100元。
大镇的书记、镇长补贴是每月3000元,人大主任、政协、副书记是2400元,党委委员、副镇长、人大副主任、政协副是2000元,非领导职务的正科级干部1400元,非领导职务的副科级干部是1200元,小镇的补贴档次要比大镇少200元。
据统计,常熟市当时购买私车的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近500人,占总人数的'85%。作为非领导职务的副科级干部的孙宇航,每月能拿到1200元补贴。“相当于多发了50%工资。”孙宇航说。
据悉,如果要拿到这笔补贴,必须要出示购车,以及个人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对于没有购车的,副科级以上干部能拿到标准的50%,而一般干部可以拿到70%。
公开资料显示,当时,常熟市下辖的乡镇机关有公车206辆,全年支出费用1954万多元(包括驾驶员报酬、车辆折旧费);市级部门共有公车 279辆(公检法除外),部门预算确定的交通经费达1762万元(不含有驾驶员报酬);村级共有公车87辆,年均支出170多万元。根据测算,按照上述标准发放交通补贴,每年可节约交通费用合计1550多万元。
如今,孙宇航早就习惯了开车上班,就算是奥迪,在经济发达的常熟,也不显眼。不过,如今他的补贴虽然已经上涨到了每月2800元,养车的费用却比以前高多了。
“以前不堵车,油价也便宜,停车随便停,现在,油费、保险、停车费,一个月至少花1500元,多的时候,3000元也有可能。”孙宇航说。
实际上,江苏其他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在进行公车改革试验时,都取了货币化的手段,而在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等市区县,以往的车补也与常熟差不多。
有的学者将这种车改模式称作“苏南模式”,不过,对于这种模式的成功,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比如,这种高额补贴的方式能运行多长时间,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复制等等。
南京区县
公车集中拍卖
发放现金补贴
模式
南京的公车改革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当时筹备成立公车改革领导小组。2005年4月,从一些涉农街道开始,街道的公车集中起来向社会拍卖,而街道的公务人员按活动频率计发现金补贴,出门办事的交通工具自行解决。2006年,区县开始公车改革,市级机关没有改。2007年,南京所有区县完成公车改革。
“我们区县一级早就实行公车改革了,单位一辆公车都没有了。”南京江北一区级机关副处长李大明说,现在他每天都是自己开车上下班,他们局长同样也是开自己的私家车。
根据媒体报道,当时参与车改的12个区(县)中,有11个区(县)用货币化改革模式,只有1个县用核定费用、租车使用的模式。所谓货币化改革就是单位不再配备公车,而是按职位高低、距离远近、工作量大小给公务员核发汽车补贴,按月发放。南京市建邺区2004年共支出公务交通费用354万元,车改后,一年需要发放货币补贴227万元,减少支出127万元,下降36%。 南京市纪委当年也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车改单位以往一年实际支出车辆总费用约6000万元,车改后一年总费用为4242万元,降低了29%。
根据当时的核算标准,一般乡镇党政正职(如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等)可获得每月1850元左右的车补,副职1500元左右,一般办事员最低每月补贴80元。最终,南京各区(县)乡党政一把手的车补,大致在每月1600元到2000元之间。
“我现在每月车贴是1800多元,我们街道主任、书记每月车贴在2500元左右。”江宁某街道副处级干部申磊告诉记者,10年前街道完成车改后,街道便没有领导专车了,街道主任、书记在车改前坐公车,但车改后都是领车贴,没有公车可坐。街道的各级干部到区里开会、下乡办事等,一般是开自己的私家车。
鼓楼区某局科长杨峻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局是正处级单位,10年前进行公车改革,车改后单位一辆公车也没有了,局长都没有公车可坐。
记者了解到,南京市级机关新一轮的公车改革已经开始启动,按照国家公车改革的时间要求,今年年底前公车改革就要完成,也就是说,再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无论是区县,还是市级机关,都将按照国家要求完成公车改革。
改革从来如此
心向光明,道路曲折
之前,江苏各地的公车改革效果立竿见影,东台、昆山、仪征、淮安楚州区车改后,节约用车费普遍在30%以上,无锡实施乡镇车改后立即节省车辆费用2500多万元。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少数领导干部为节省补贴而干脆少下基层,个别地方还出现过车改补贴标准畸高、经济落后地区推进难度大、重大活动用车难保障等问题。
“此前江苏有47个县(市、区)进行了公务用车改革,都是自己在探索,实事求是说还不够完善。”在去年年底的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像包括应该保留哪些公务用车,补贴标准应该放在什么档次等都需要完善。同时他表示,按照中央要求,已经车改的地区和部门,必须按照这次的公务用车改革的方案进行规范。
在改革之初的2003年和2004年,无数媒体、学者与官员都曾经探讨过当年车改的成功与不足。
“之前发的车贴,对有的人来说是,对有的人来说,可能还得自己贴。”南京公务员李磊说,他曾经匿名在网上发帖子来抱怨之前的车改,“现在有人说,没有公车,公务员会懒政,但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李磊说,“我们局里是经常要下去跑的,以前有过公车,大家都愿意下去,没有公车后,一些快退休的干部就不想动了,打打电话就把事办了,而一些年轻人必须得下去跑,他们拿的车贴又是最少的,一个月下来,往往还得自己贴钱。”
一些区县,则在改革之初就遭到了反对。有媒体报道,苏南某县在车改一开始,遭到了大多数公务员反对,理由是补贴过低,后来,当地不得不提高了补贴标准,以获得公务员群体的支持。
有专家认为,苏州区县车改之所以坚持至今,一个关键原因就是上述补贴标准被多数官员所接受。
一篇2007年的硕士论文中,专门对常熟市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进行研究。作者在论文中计算:设某副镇长购买一辆15万元的私车,按照使用 15年报废计算,每年折旧费是1万元,加上每年的保险费、养路费、修理费、保养费、停车费、过桥过路费、用于公务活动的燃料费等1.6万元左右,合计大约 2.6万元,即每月补贴2200元比较合适。
论文还指出,将车辆每年的保险费、养路费、修理费、保养费、折旧费等全部计算在交通补贴内,而实际上车辆并不完全用于公务,产生的费用不应全由财政承担。
针对车改效果,论文指出,对常熟市200名参加车改公务员的抽样调查显示:85%的公务员认为车改便利于工作和生活,增加了出行率;12%的公务员认为,车改对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3%的公务员认为,车改对出行造成了很大影响。
对常熟市100名市民的抽样调查显示,68%的市民认为车改是成功的,其中认为促进廉政建设的50%,节约成本的是13%,其他原因5%;32%的市民认为车改是失败的,认为失败原因是没能节约成本的占18%,认为失败原因是不能根治的占11%,其他原因3%。
如今,新一轮的公车改革正在以不容置疑的态度在江苏省推行,但可以预见到,就跟之前的任何一次改革一样,赞扬与反对,支持和争议,必将如影随形。
“二次车改”前夜
有人争议,有人雀跃
新一轮的车改是一次全国性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次改革中,不一定是公务员,其实每一个人都是利益相关者。尽管相关的细则仍未出台,但2015年车改已然像一颗刚落水的巨石,搅乱了一池湖水。有了更发达的通讯手段之后,你随处能看到各种不一样的声音,比如说,有人失落,有人高兴,有人决定进军“公务用车租车市场”,有人打定了主意,要做一个改革的监督者。
对于即将要实施的公车改革政策,淮安当地的工作人员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有人表示,可能货币化的改革方式,会促进公务人员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而有的公务人员则表示,对于政策的具体情况还没完全在地方落地,怎么用车没关系,只要不妨碍办事即可。
林壹是苏州某县级市一部门的普通科员,刚刚入职两年。他告诉记者,现在每月到手的车补是800元。“我觉得再改革后有点惨。”林壹称,即将开始的车补,他听说自己最多只能拿到500元/月,甚至只有300元/月。“有点难过。”林壹算了一笔账,“800元勉强够,以后只好坐公交车了。”王萍是苏州市某区机关的副局长,对于即将到来的公车改革,她显得“淡定”很多。“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公务员,我想对于上面的政策都是需要无条件服从的,不会有任何意见。”王萍称,更何况现在政策并未完全出台落地,那么谁都不清楚具体细则是什么,现在去担忧去考虑完全没有必要。王萍觉得应该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接下来的公车改革。
南京某局机关的许大伟告诉记者,由于南京市级机关一直没有进行公车改革,他每月是没有车贴的,只是工资条里有一项是通勤补贴,每月只有两三百元。许大伟倒希望他所在的单位能与区县一样,进行公车改革,这样一来,他作为正处级,每月可拿到1040元的车贴。由于他主要工作范围在老城区,这个车贴大致可以满足他的交通支出。
许大伟说,他们局有编制者有70多人,但副局级以上者有11人,从局长到副局长、巡视员等,这11个人都有公车。其实按规定,这里面大多数人都是不能有专车的。名义上,副局长、巡视员等没有专车,但实际上他们坐的车就是专车,而且配有驾驶员。在领导们坐专车方面,各家单位可谓各显其能,有的是有关部门申请配车,有的因为按规定不能配专车,就从其他渠道,比如从下属单位借车,实际上借来的车子成了领导的专车。车子的支出费用还要从下属单位走账,对此下属单位很有意见,但也没有办法。“名义上他们的车是单位的公车,其他人如果有事,也可以坐,但副局长的车,谁能动用?别说副局长了,驾驶员也不干呢!”
许大伟说,这11辆车每年的支出是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个驾驶员一年的工资支出在8万元左右,加上车子油耗、保养、修理、折旧等费用,一年一辆车按3万元算,花在11辆公车上的人员及车辆相关支出在120多万元。按照此次公车改革的要求,只有正局级可以保留专车,副局级以下不能有专车。目前这 11辆车中,只有局长的车子保留,其余的车辆目前都已经不开了。“这些车子下一步应该会交给有关部门处理,我不太清楚驾驶员如何安置,签劳动合同的驾驶员可能要解聘,有编制的驾驶员可能会转岗。”
许大伟告诉记者,这一轮公车改革,对于普通公务员应该是好事,因为普通公务员坐公车的机会相对较少,车改后每月可拿几百元车贴,肯定是欢迎的。不过对于有些副局级、处级干部来说,由于车改触及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可能会有想法。以前天天车接车送,车改后变成打车、坐地铁公交,这种变化他们能适应吗?许大伟不无担心地说,车改后,有的领导外出办事、跑基层可能会减少,因为交通要自己解决。不过许大伟表示,对于这一轮公车改革,特别是对于副局级等干部的规定,他是支持的,“让公车真正姓公,还公车本来的用途”。
实际上,本次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并非只是公务人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件事。
昨天有这样一条新闻,《公车改革催生汽车租赁服务需求》:一位朋友,打定了主意要去参加未来不远的公车拍卖会淘个宝;而另一个驾校的朋友说,他们正打算增加VIP班的数量,“肯定有很多官员想学车,他们怎么可能愿意跟别人挤在一起学呢。”
南京人老卢则是另一个关注公车改革的人——他是一名职业爆料人,性子较真,曾经拍过很多公车私用的照片。
“改革归改革,还得有人监督,还好,时代不一样了。”老卢说,这次的公车改革中,他希望公车能有更多的明显标志,让全民监督,彻底断了公车私用的根源,“我少两条新闻也没关系。”老卢认真地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