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与伊朗的关系

2.伊朗本身原油产量高,除了此条暴富路还有什么渠道?

中国与伊朗的关系

伊朗出口原油价值_伊朗出口石油用人民币结算是真的吗

: 伊朗和中国是什么关系, 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了

生命要继续

2019-04-09

中国与伊朗的关系,不可否认“石油”是两国联系的命脉。中国目前每天原油需求量巨大,其中近60%多的原油都需要进口,伊朗每天出口中国的石油更是高的可怕。如果中国跟随美国的战略,伊朗一旦限制对华石油出口,对于中国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最后是美国制裁伊朗的目的达到了,中国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

正是基于如此的推论,美国希望阿联酋、沙特等国加大对中国石油的供应,甚至鼓励中国石油企业参与伊拉克的油气开,从而减小中国对伊朗石油的依赖。

首先,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决定了中国不会冒然参与到对伊朗核的制裁中去。美国虽然敦促沙特、阿联酋等国增加对中国的石油供应,但是这些国家增加的供应量不可能弥补伊朗的供应量。中国的石油消耗量预期到2030年将增长至每天两千万桶左右,无论是沙特、阿联酋都不可能担负起对中国石油的供应。对于伊朗这样的石油出口大国,中国冒然与之割断关系,伊朗始终有在手,受到的伤害是短暂的,对中国的影响则是波及到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稳定的方方面面,除非世界上其它国家能够完全取代伊朗对中国的石油供应量。

其次,意识形态决定了中伊是一对孪生兄弟。美国透过石油利益链条来拉拢与中国的关系,但是美国忽略了中国对于意识形态的重视。虽然中国在国际关系事务中,逐渐淡化意识形态,但是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民主机制的渗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体制。中国出于对自身权力的维护,决定了只能和欧美保持一种表面的友好关系,对其提出制裁伊朗的措施即使不公开反对,也会自觉或不自觉的敬而远之。这一点在中国处理朝鲜关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国如果疏远伊朗,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伊朗目前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的否认,对其自身党政合一也是巨大的冲击。涉及到政治体制这一原则,是绝不会让步的。

其三,中国方面其实是希望伊朗与美国这种对峙关系的长期存在。中美之间的发展注定是一对遏制与反遏制的关系,虽然双方都表示对对方的发展予以认同,那不过是表面上的功夫,谁都不希望看到对方一家独大控制整个国际局势。中国在中美关系上,目前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恰恰是因为有伊朗、朝鲜等这样的存在,才给中国有了反制美国的机会和平台。中国如果与美国联手制裁伊朗,一旦这些在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都与中国较为趋同的垮台,必将给中国的体制和稳定带来致命性的冲击。在伊朗问题上,中国的立场不会轻易改变,中美在伊朗问题上全面合作是不符合中国政治、经济利益。中国是伊朗石油的第二大买家,中国已经承诺未来几年要在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上新增投资数百亿美元。中国在伊朗问题上,政治和经济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国可以是伊朗核制裁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和主导者。

伊朗本身原油产量高,除了此条暴富路还有什么渠道?

提到?伊朗?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石油,因为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石油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二,基本上大部分国家的石油都是向伊朗购买的,伊朗的经济也以石油出口为主,谁叫人家石油那么丰富呢,可以说石油就是伊朗的经济命脉,如果抛弃石油来说,伊朗还有什么渠道能成为经济支柱呢,我认为是矿产和旅游。

咱们先来说说矿产,伊朗不仅石油丰富,矿产更是让人惊讶,根据官方统计,伊朗的天然气储量是世界第一的,高达33.5万亿立方米,年产量高达年产量2024亿立方米,就光这天然气就能成为伊朗的第二经济命脉了,再加上伊朗的矿产,伊朗的铁矿、铜矿(世界第三)、锌矿(世界第一)、铬矿、锰、锑、铅、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等都非常丰富,光是这些矿产就是很多小国家比不了的。

再说说旅游,伊朗的种族有波斯人、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巴赫蒂亚里人、卢尔人、俾路支人和土库曼人,各种族之间存在文化差异,这让伊朗的旅游业也比较容易受人青睐,想想中国的旅游业,不就是因为民族众多,文化不同,所以旅游业才那么发达的吗,而伊朗也完全可以学习中国,以多民族、多文化为理念,大力发展旅游业,毕竟游客对于其他种族文化都是非常陌生的,也都带有求知欲望去了解学习各民族文化。

但这些对比于伊朗的石油来说,就显的有点微不足道了,这就像蚂蚁(其它)和大象(石油)的区别,人们的关注点一直在石油上而已,那么你对此有何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