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想要一份2008.08--2009.03月的世界十大新闻 越详细越好 好的加分

2.美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3.印度的经济支柱是那些领域?他们的GP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

我想要一份2008.08--2009.03月的世界十大新闻 越详细越好 好的加分

历届国际油价走势表_历届国际油价走势表最新

美国金融危机 全球经济受损

今年7月,美国房贷两大巨头房利美、房地美被接管;9月,世界最大公司美国国际集团公司寻求保护;紧接着,美国五大投资银行遭受重挫,雷曼兄弟公司破产,这标志着去年开始的次贷危机终于将美国拖入自1929年以来罕见的严重金融危机。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世界多数国家的经济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与此同时,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联手救市”行动拉开序幕。

俄格军事冲突 美俄矛盾升级

8月7日晚至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炮击南奥首府茨欣瓦利市,导致12名俄维和士兵死亡,俄方随即对格取军事行动,千余名当地居民被打死,数万民众被迫逃离家园。

俄总统梅德韦杰夫12日宣布结束军事行动,达成包括撤军在内的解决南奥塞梯冲突六项原则协议。8月26日,俄宣布承认格境内的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两地区独立,美国、法国、德国和北约等对此表示反对。

北京奥运成功 堪称无与伦比

从8月8日至8月24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实现了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庄重承诺。来自204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及运动员人数均为历届最多;北京奥运会共打破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会纪录,有87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获得奖牌。中国代表团共获得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首次居于奥运金牌榜首位。

美国大选标新 非裔入主白宫

2008年美国大选牵动了全世界的神经。2月5日美国21州同时进行两党总统提名人初选,最终希拉里6月7日宣布退出竞选,正式成为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在随后与麦凯恩的对决中,在经济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上猛攻共和党的“软肋”。有不少人断言他无法赢得大选,理由是许多白人选民在投票的关键时刻会改变主意。结果是在11月4日的选举中大获全胜,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

孟买遭受重袭 恐怖活动升级

11月26日,印度最大城市孟买爆发十余起连环恐怖袭击,恐怖分子袭击了位于孟买市中心的CST火车站、维多利亚火车站、泰姬玛哈酒店以及孟买市等多处著名建筑。

连环袭击发生后,声称为“德干圣战者”的组织宣称对此负责。孟买恐怖袭击以同时受袭地点多、伤亡惨重和对峙时间长而震惊全球,是印度国内教派纷争、恐怖组织猖獗以及南亚地区反恐形势错综复杂的集中体现。

国际油价跌宕 跳水幅度惊人

2008年国际原油价格的走势可谓波澜起伏。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曾一度暴涨至每桶147.27美元的历史最高位。

2008年10月美国发布消费者信心指数后,国际油价开始止涨转跌。进入12月份后国际油价一周内连续击穿每桶55美元、50美元和45美元三个重要关口。为抑制油价跳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于10月24日举行会议,作出减少石油产量的决定。但这一决定并没有改变国际石油市场行情迅速下滑的趋势。

泰国政坛动荡 局势依旧脆弱

今年上半年以来,泰国政坛持续呈现混乱状态。

9月,泰国宪法法院判决沙马主持电视烹饪节目违宪,剥夺其总理职务,泰国人民力量党副颂猜继任泰国总理。

11月,泰国宪法法院判处执政联盟中的人民力量党等三个政党在去年大选中的贿选罪名成立,宣布立即解散该三党,颂猜被迫下台。

12月15日,泰国国会选举民主党***阿披实为新总理,泰国新一届随之诞生。

2009年3 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

美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美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美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美国目前面临着很大的财经问题,美债抛售热潮也在持续上演,大量的美国民众和外资企业先后抛售美债,使得美国财政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美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

美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1

 10月7日,美国参议院民主、共和两党经过数轮讨价还价,终于达成协议,同意将债务上限暂时延长到12月初,避免了可能拖累美国及全球经济复苏的债务违约。不过,这一暂时妥协既没有解决已成痼疾的债务问题,也没有消除美国的债务违约风险。如果两党在12月3日“大限”来临前,未能就推迟或提高债务上限达成协议,美国将再次面临关门和债务违约双重危机。

  美国债务危机的前世今生

 债务问题,是美国的财政痼疾。自立国始,美国联邦就一直饱受债务问题困扰,经常入不敷出,不得不举债度日。二战时期,由于巨额军费开支,美国联邦债务急剧攀升,一度高达GDP的100%,创下美国立国后的新高。二战结束后,军费开支大幅下降,联邦债务问题逐渐好转。但随着冷战爆发,军事开支再度攀升,同时由于社会开支逐年增加,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再度恶化,一直困扰历届。

 克林顿在执政后,将压缩开支、减少联邦财政赤字作为施政重点。同时受到新经济蓬勃发展的刺激,美国联邦逐渐摆脱财政赤字问题困扰,甚至一度出现财政盈余。然而,小布什执政后,由于“反恐”战争的巨额军事投入,加之他在国内推行减税,美国财政状况再度恶化。

 到奥巴 马执政时期,2007-2008年金融危机,中东反恐战争,以及国内大规模社会改革三重压力,让联邦财政不堪重负,赤字扶摇直上,超过1万亿美元。与财政赤字遥相呼应的是,到奥巴 马执政结束时,联邦债务更是高达创纪录的19.9万亿美元。

 特朗普执政后,大幅削减公司、富人的税收,导致 财政收入锐减。同时,受疫情影响,美国经济出现断崖式下降,特朗普不得不紧急通过一系列疫情救济和经济纾困,缓解疫情对美国经济及民生的影响。但结果是,财政赤字急剧攀升,2020年联邦的财政赤字超过3万亿美元,联邦债务更是突破20万亿美元大关。

 入主白宫后,一方面要集中精力应对愈演愈烈的疫情,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复苏经济,此外还要推行雄心勃勃的基建和社会改革,因此,财政赤字和联邦债务继续攀升。2021年8月,联邦债务突破债务上限28.4万亿美元,财政部甚至不得不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特别财政措施”,防止出现债务违约。

  美国债务上限

 早在1917年,美国就曾通过了联邦债务上限立法措施,对联邦的举债行为进行法律约束。所谓债务上限或债务限制,就是联邦能够举债的最高额度。此后,美国在1939年和1941年先后通过公共债务法案,进一步确立了联邦的债务上限。

 一般来说,国会在确立联邦债务上限时,会考虑到经济发展和收支状况,确立一个较高的债务上限额度,以便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维持正常运行,不至于发生债务违约风险。

 但是,总跟不上变化,国会需要不时提高或延缓债务上限,缓解入不敷出和寅吃卯粮的尴尬。据统计,1960-2017年间,美国国会先后78次提高了债务上限。2019年7月,国会通过2019财年两党一致预算法案,再次将债务上限延期到2021年7月31日。今年8月1日,国会将债务上限重新设定为28.4万亿美元。但是,受疫情影响,特别是年初通过的1.9万亿美元经济纾困,导致联邦赤字和联邦债务继续攀升,新的债务上限完全不能满足需要。

 目前,尽管两党就延缓债务上限达成暂时协议,将债务上限延期到12月3日,同时同意获得总额4800亿美元的新举债权。但是,如果国会未能在新的`期限前通过新的延期或提高债务上限决议,美国的债务危机将直接触发债务违约风险。

  债务危机的国内国际风险

 美国债务危机的本质,是美国为了政绩或摆脱眼前困境,不顾财政状况和经济发展规律,寅吃卯粮,大举举债,导致天文数字般的财政赤字和联邦债务,并引发联邦债务违约风险。

 债务危机,对美国至少造成三重风险。

 一是可能导致联邦再次断炊停摆。根据美国两党一致政策中心的评估,如果联邦不能提高债务上限,引发债务违约,财政部的收入只能满足60%的联邦开支项目。届时,大批联邦雇员的工资、老百姓的医疗、社保、食品救济、军人薪酬和养老金以及公共债务利息等,将无法得到保障,出现断炊。一些部门也会因停薪或缺乏运行经费,被迫关门。

 二是拖累美国经济发展。印钞票和财政赤字,从理论上说,可以刺激经济发展。但是,凡事有个度,过了那个度,对经济发展的边际效用不仅大大减少,甚至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抛开巨额债务的利息成本不说,大量发行钞票,很可能直接触发通货膨胀,甚至导致滞胀,拖累经济。当前,美国通货膨胀压力陡增,经济复苏举步维艰,就是无休止发行钞票的恶果之一。

 三是债务危机加剧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显然都要为当前美国的巨额债务问题负责,但双方都想把责任推给对方。债务问题,已经成为两党党争的利器。共和党对当前民主党人大力推进社会改革及气候变化议程,嗤之以鼻,认为这些“大”只会进一步加剧美国 财政赤字和联邦债务,不愿意通过提高债务上限为民主党人的社会埋单。民主党人则指责共和党不顾老百姓死活,只为富豪服务,为了一党之私人为制造债务违约风险。目前,虽然共和党暂时同意延缓债务上限,但是期限只有两个月,而且决议要让民主党承担增加债务上限的政治代价。如果届时民主党内部未能就债务上限达成一致,或国会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高债务上限,违约将无法避免。

  美国债务危机也给国际社会带来三重风险

 一是,美国寅吃卯粮的量化宽松政策,起到了错误示范作用。受美国多轮量化宽松和发钞票的启发,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主要经济体,纷纷取量化宽松政策,大量发行钞票,希望以此刺激消费,引发了全球性的通货膨胀,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拖累。与此同时,全球债务问题也愈演愈烈,已达到创纪录的300万亿美元规模,今年二季度全球债务已占全球GDP的353%。一些国家债台高筑,不时发生债务违约,严重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与经济发展后劲。

 二是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风险。鉴于美国债务规模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一旦美国真的出现债务违约,将引发国际金融市场恐慌。届时,很可能出现抛售美债、美股暴跌及国际股市动荡局面,甚至引发全球股市和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重创。

 三是影响世界经济复苏。当前,受疫情影响,全球经济举步维艰。国际货币基金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不久前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复苏面临三大问题,经济增长分化、通货膨胀和债务问题。不难看出,其中两大问题都与美国相关。美国巨额债务和国内通货膨胀,不仅影响美国自身经济发展,还拖累了世界经济复苏。一旦美国出现债务违约,将进一步加剧世界经济动荡,影响本已步履蹒跚的世界经济复苏。

美债危机对全球的影响2

 据央视财经报道,美国目前面临着很大的财经问题,美债抛售热潮也在持续上演,大量的美国民众和外资企业先后抛售美债,使得美国财政部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并且美国各大产业股价都有大规模下跌,除了新能源之外,几乎没有哪个产业的股价不受影响,这也让人怀疑美国是否会再次发生金融危机。出于对此次的分析,美国财政部多次向美国发出警告,一旦不解决问题,白宫将再次关门。

  美国各行业科技股下跌

 美国各大行业的科技股都有非常明显的下跌。据统计,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上升以及美联储给出的锁表信号,使得各大投资者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这其中不只有一些比较热门的科技股,很多包括芯片和生物科技在内的普通股票也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跌趋势。美国有几家非常知名的企业股票也产生了大幅度波动,比如脸 书、苹果、微软等,导致抛售现象扩散越来越严重。

 科技股的抛售现象甚至影响到了欧洲市场的股价,英国、德国、法国在内的其他欧洲国家股价都有明显的下跌。并且因为此次美国科技股大量抛售在很大程度上打压了市场情绪,使得国际金价和油价也产生了大范围的下跌。由于股市抛售和美元走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国际油价降幅达到了0.55%,实际上国际石油供应依旧出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据悉,国际油价出现了下跌的情况,跌幅更是达到了0.83%,主要原因在于美元收益率上涨,使得金价承压下行。

 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此次美国经济状态的波动所产生的大范围影响,美国更应该积极取相关措施应对此次金融问题。

  美国面临债务危机

 近日,美国财政对上一年的财政状况进行了分析统计,发现美国所面临的债务达到了28.4万亿,几乎接近美国的债务上限。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在短时间无法偿还这一笔巨大的债务,所以美国的财关门长耶伦就向国会致信,希望能够取措施应对这一状况,如果无法阻止这一危机那么美国将会面临关门。

 本身由于疫情的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就变得非常缓慢,目前又面临着如此严重的债务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一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如果美国无法按时偿还这些外债,那么也会使得美国的信誉遭到重创。

 这一局面对美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很多国家在近几年开始疯狂抛售美债,最为明显的就是俄罗斯。俄罗斯表示,去美元化是世界的趋势。俄罗斯的大规模抛售无疑也增加了美国的债务负担。但是提高债务上限向来就是一个漫长的解决过程,由于共和党和民主党多年来的矛盾,使得这一问题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美债是否安全

 美国目前存在的债务上限,其实是当初美国国会为了约束白宫才制定的一项政策,设定额度以防止白宫过度挥霍。在二战后就经历了大概200次的调整,由最开始的450亿调整到了现在的28.4万亿,因此此次国会调整债务上限也是必然的趋势。但是过程应该会稍微困难一些,美国目前民主党和共和党出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局面,所以这一提案遭遇了一次拒绝。

 关于美国国债是否安全的问题,国际上也有着很多相关的讨论,大部分人认为美国国债目前来看仍然是安全的。因为美国早晚会上调债务上限,来偿还债务。如果不提高债务上限的话,则会使得美国现金余额不足而无法支付本息导致美国产生违约行为,这一次违约可能会使得美国在未来100年都无法恢复信誉,所以美国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偿清债务。

 据统计我国美债持有量在今年保持着增长的趋势,成为了美国的第二大债主。而且许多外资企业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数量也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因此从世界各类机构的增减动态来看,大部分人都认为美国国债目前违约的风险较低,所以美国国债还处于比较安全的阶段。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的经济大国,发生严重的经济波动必然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美国应当及时解决自己所存在的债务问题,而且就目前的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去美元化似乎是必然的发展方向。大部分国家都在纷纷抛售美债,从俄罗斯坚决抛售美债的行为就可以看得出来。此次美国出现的财政危机,也是对的一次巨大的考验。

印度的经济支柱是那些领域?他们的GP是多少?外汇储备是多少?

印度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印度经济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高达9.3%,这一世界文明古国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正焕发出青春.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与中国在经济增长模式上有显著的不同.本文对印度经济增长的现状和特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及发展趋势做一简要分析.

一,经济发展现状和特点

1,经济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1991年印度发生国际支付危机,被迫实施经济改革,之后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增长的趋势.2003年开始经济增长加速,该财年经济增长高达8.5%,在刚刚过去的2005-06财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经济增长又达到8.4%的水平,增长速度仅次于中国,经济发展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图1:印度经济增长率

数据来源:印度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2,产业结构独具特色

印度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较高.由于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农业增长波动很大,农业增长的波动直接导致了宏观经济的波动.与农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服务业,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不断上升,2005-06财年达到54%,与此同时,服务业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不同,印度的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相对较低,2005-06财年仅为26.1%.

表1:印度经济结构(%)

1999-00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25.3

24.3

24.4

21.9

22.2

20.8

19.9

工业

25.4

25.9

25.2

25.9

25.7

26.0

26.1

服务业

49.2

49.8

50.5

52.2

52.1

53.2

54.0

数据来源:印度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表2:印度经济增长速度(%)

2000-01

2001-02

2002-03

2003-04

2004-05

2005-06

农业

0.0

6.2

-6.9

10.0

0.7

3.9

工业

6.3

2.7

7.0

7.6

8.6

8.7

服务业

5.6

7.1

7.3

8.2

9.9

10.0

GDP

4.4

5.8

3.8

8.5

7.5

8.4

数据来源:印度统计与项目执行部

3,消费处于重要地位

2004-05财年,印度私人消费与消费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1%和11%,二者合计高达72%,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仅为24%.而2004年我国私人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41%,固定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则高达44%.另外,印度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不到中国的10%.显然,相对于投资而言,消费在印度经济中处于更重要的地位.

4,对外贸易快速增长

从2002年开始,印度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同中国相反,印度进口增长快于出口增长,外贸逆差逐年扩大,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印度具有旺盛的国内消费.尽管出口增长迅速,但2005-06财年出口依存度仅为17.5%,这说明印度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需求的依赖程度相对较低.同时,印度的出口结构逐步优化.通过表4可以看出,1994-95财年出口额最高的是初级产品和服装纺织品,而2004-05财年出口最多的则是软件和工程货物.

表3:印度2001-2005年商品对外贸易(单位:亿美元)

进出口总额

出口额

增长率%

进口额

增长率%

贸易赤字

2001-02

952.4

438.3

-1.65

514.1

1.74

-75.9

2002-03

1141.3

527.2

20.29

614.1

19.45

-86.9

2003-04

1419.9

638.4

21.10

781.5

27.25

-143.1

2004-05

1863.5

835.4

30.86

1115.2

42.7

-279.8

2005-06

2376.1

1027.3

22.

1424.2

27.7

-396.9

表4:印度出口额最大的前五个部门

1994-95年

2004-05年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项 目

出口额(亿美元)

宝石及珠宝

45.0

软件

172

成品服装

32.8

工程货物

145.8

棉纱线,织物,成品

22.3

宝石及珠宝

137.0

海产品

11.3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126.7

皮革制品(不包括鞋类)

10.6

纺织品

120.1

数据来源:商务部驻孟买总领馆经商室

5,财政收入和财政赤字双重增长

印度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6-07第一财政季度(2006年4月-6月)财政收入增长37.8%,与此同时支出增长了40.5%,财政赤字高达77740亿卢比(1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6%.印度希望将本财年(截至2007年3月)的赤字水平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8%以下.

6,通货膨胀率相对较高

2004和2005年,以批发价格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6.6%和4.8%,截至2006年7月22日,同比通货膨胀率为4.84%.为了抑制潜在的通货膨胀,7月25日印度储备银行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这是2004年10月启动加息周期以来第6次上调利率,共加息150基点.印度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较强的国内消费需求,其次是国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

7,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2003年10月,印度外汇储备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3月底超过1500亿美元,是世界上新兴国家和地区第五大外汇储备国,前四位分别是中国,韩国,台湾和俄罗斯.外国机构投资者的资金大量流入印度资本市场是近年印度外汇储备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

二,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

1,改革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根本动力

自1947年独立到1991年实行经济改革,印度实行的是国有经济和私营经济并存的混合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对经济的主导作用,强调通过"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重视发展国营企业和重工业,限制私营企业,排斥外资.1991年印度爆发了国际收支危机,财政赤字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8.5%,外汇储备仅有10亿美元,只够维持三个星期的进口支付,当时的拉奥被迫实施经济改革,推出了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和私有化"为特色的新经济政策:放松对私营经济发展的限制,加快公营经济改革,由向市场转变,实施市场经济发展模式.改革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改革之后经济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财政赤字逐年下降,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国际收支状况持续好转,外汇储备大大增加,投资环境逐步改善,外商投资逐步增多,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进入21世纪,印度进一步推行市场经济发展战略,使其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实现了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增长.

2,私营经济的推动

印度在独立之后一直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但对其有严格的限制,上世纪80年代印度推行了旨在推动私营经济发展的改革,90年代将这种改革进一步深化,私营经济的能量得以充分的释放,由此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和国际知名的品牌,如塔塔集团,比拉集团,维普罗软件公司,兰巴克西制药公司等.目前,印度的私营企业不仅资金雄厚而且经营管理规范科学,私营企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到75%,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3,中产阶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私营企业的发展同时催生了庞大的中产阶级,印度的经济学者将能够买的起车子和房子的群体定义为中产阶级,据此推算印度有3.5亿人左右的中产阶级队伍,这一阶层拥有持续稳定增长的购买力,同时具有西方人的消费观念,是消费品市场稳定发展和结构不断升级的主要推动力.

4,相对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

印度的金融体系延续了英国人留下来的金融制度,它的银行体系有130多年历史,股票市场也有百年以上历史,金融监管制度健全.印度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中有27家银行,25家私人银行,46家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4.7万家,多为私营.商业银行的方向,35%是给和公司,65%是给私人和私营企业.银行资产与GDP的比率为70%,而且比率正在下降,已经不如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目前,印度共有23 个股票市场,其中National市场和孟买市场是全国性的,其他21家是区域市场,共有上市公司1 万家.发达的金融和资本市场为企业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5,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起印度就将IT产业作为重要产业加以扶持,90年代以来世界信息产业展,印度很好的抓住了这一历史机遇,IT产业迅猛发展并带动了贸易,旅游,电信,金融等行业发展.目前印度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IT产业已成为印度的支柱产业.

6,制造业的发展是印度经济新的推动力量

1991年的经济改革,印度设计了绕过工业化阶段而直接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发展路线图,这就规避了基础设施不足带来的局限.目前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为了进一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印度准备壮大制造业,2005年9月印度公布了《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报告,表明向制造业进军的决心.可以预见,工业化将成为印度今后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量.

7,注重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

印度历届都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目前印度不仅能制造众多的高级技术产品,而且开始涉足尖端技术领域,在核电,卫星,电子及软件,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科学等领域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印度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大量科技成果已经或正在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对其产业结构变化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印度注重理工科教育,理工科的人才多于其他国家,由于英语是其教学语言,因而人才天然具有国际化背景.

三,印度经济发展前景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拉动而非投资拉动,由服务业推动而非工业化推动,由内资驱动而非外资驱动的,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目前制约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基础设施落后,但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必然将国民经济带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印度不久在总量上将成为经济大国,但从人均水平看,在很长时期内仍是发展中国家.

影响印度经济发展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国际油价,印度炼油厂所需原油的70%需要进口,因而国际油价上涨将对印度经济产生严重不良影响.1991年国际原油价格上升直接导致国际收支危机,从而诱发了经济危机.目前印度具有较高的外汇储备,再次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油价上升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