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航空公司会出现亏损

2.如果油价破 10 块,你还开车吗?

为什么航空公司会出现亏损

中国油价最低封顶_国内油价最高的时候多少一升封顶

今天思考航空公司的亏损问题,一来是因为航空公司的境遇与自己的生存环境相关,二来是因为这种现象持续太久,而自己又百思不得其解,所以非要找出让自己踏实的缘由。 一个企业的利润简单的讲就是收入减去成本费用。 航空公司的收入结构以客运和货运为主,其他边缘收入也有一部分是内部消化为其他部门的成本(如广告),所以这里主要考虑客运、货运。 成本费用的范围相对比较广,飞机购买(折旧)、飞机租用、飞机维修、航油、航材、系统费用、人工、设备、办公、还有机场收取的各类费用。 先从成本费用角度看。 1. 国企的企业机制导致人员规模不可能随意减少,所以人工成本无法降低。 2. 机场起降费等各地机场收取的费用,因机场作为地主的强势,很难有议价空间。 3. 而航油、航材、飞机维修等,受到国内业界垄断的控制,不得不发生。 4. 剩下最大的一部分成本就是飞机的购买和租用,根据近期国内航空公司的购买行为,一部分是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而购置,更多的一部分则是国家“授与”,出于政治或国际经济合作的考虑,国家总是策略性的“要求”国内航空公司埋单,不考虑市场情况的好与坏,不考虑国内软硬件环境是否允许接收如此大规模的机队,都是照单全收。这方面三大航最是深受其苦。 航空公司不得不将这些庞然大物纳入经营管理的范围,就要调整与其相关的,航材、机队、市场销售,等等,牵一线而动全身。无奈啊。 飞机买回来,那就要飞,但市场不能满足运力需求,造成运力过剩,如每个航班的收入无法达到边际成本,必亏无疑。 垄断企业(供应商)+策略(管理者),使得航空公司成本无法控制,居高不下。 再看看航空公司如何增收。 航空公司的营销部门想方设法抓住分销商,提升营销品牌,服务部门想方设法提升旅客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这理应是正确的经营方向。 但是,外在环境有着很强的约束能力。 根据传统的企业营销4P的概念,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地点—Place、促销—Promotion。但现况是约束航空公司定价,上要封顶,下要保底,给一个弹性系数很小的价格空间,使得航空公司在产品和价格上,不能完全根据市场信息进行灵活机动的制订,不得已只好在政策的阴影下作些小动作,偷偷摸摸搞些低价,一方面吸引客户,另一方面可以打打价格战。 说到价格战,在中国倒也不希罕,家电行业不就战斗了许久吗?一旦各航空公司看到价格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就不约而同的站到谈判桌前,共同维护团体利益,将产品价格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营利水平。此时,“反对行业垄断”的呼声却又叫响。航空公司被置于两难境地。苦不堪言。 如各航空公司能够“真心”团结垄断,排除外界非议,那倒也不必担心亏损,但合作的时候总有不同的声音冒出来,赚少的指责赚多,赚多的又骂其他人不守规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在国家全盘控制的“有序”的经营环境下,航空公司进行着无序的竞争。 航空公司一方面锲而不舍的在价格上做文章,还在对渠道的控制和管理上进行殊死搏斗。因为分销商有生意就坐,在几家航空公司之间周旋,未必很听航空公司的话,航空公司就像大人教育小孩一样,给点颜色看看,在国内本应是航空公司衣食父母的渠道成为了被人左右的风向标。 如果有些航空公司分销不力,就大规模的作直销,这一点,多少可以解决渠道的问题。 4P里面,最重要的价格因素在和竞争者的影响下不能发挥应用的作用,也是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关系不和谐的结果。 外部环境的影响就造成一种后果――航空公司每每经营情况不理想,第一时间就想知道别的公司是如何如何的?分销商是不是怎样怎样了?是不是有什么对自己不公平的外界因素?从来不检查自己的健康状况。 民航,因为发展的不成熟,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保护,以防受到国际企业的冲击,此举或许有益。但同时,又给出很多条条框框,很大程度上限制和打击了航空公司的发展。虽然民航总局和航空公司已经名义上政企分家,几大航空公司已经归属国资委旗下,但哪一个重大决策或是经营改革不需总局过问? 航空公司就像是家庭里面的孩子,在大人眼中始终长不大,始终要在监护人的监督和培养下成长。孩子大了,吃什么要家长管,干什么要家长管,要不要和别的孩子吵架也要家长决定,这样的孩子怎么经得起国外的竞争刺激?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连买冬天是该穿厚衣服还是薄衣幅都没了主意,在要打架抢夺女朋友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出什么招,还要请教对手,生存能力不断下降。 一位领导曾经讲过“我们的航空公司不能死,不应该死,更不会死”,可能我们的航空公司真的永远都将在内部的温床里面残喘,没有必要未其死活担心,但这样活着有意思么? 企业亏损有外因有内因,按照正常逻辑是内因决定外因,但国内航空公司的经营不解决外因问题,就无法正确的认识和解决内因。该松手的时候还是松开吧。

如果油价破 10 块,你还开车吗?

开。

有人说加一箱油的钱就足够买一辆自行车了,加四箱油的钱就足够买一辆小电驴。还有人说,买车养车的花费用来打车,一辈子都花不完。

如果油价涨到10块钱,按照大多数汽车综合油耗8L的百公里数据来算,那我这种一年要消耗2400L燃油,一升油10元,那一年就要烧掉24000元油费,这可就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了,对于我这种只见过50元面值的穷人来说,惊掉下巴那是必然的。

其实我个人还好,买车基本上是为了工作奔波,所以说大多数出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不是自己晕头跑,所以说油价高低都有公司来承担,但如果是个人的话,那么油价涨到10万,可能就真的有点开不起车了。

即便按照普通家用车一年一万公里的数据来算,10元单价那也要花掉8000元油费,算得上一笔庞大的支出。现在的汽油涨价后,虽然说价格贵,也只是说感受到开车的压力,但并不会说开不起。

若是汽油涨到十块钱。到时候估计就会有很多部分人开不起燃油车。因为一年开2万km,一年便要一万多块钱的加油费用。要是再算上保险,保养,停车费,加上一年1万块钱的折旧贬值,一年总的就需要三万多了。很多打工族一个5000块钱,一年也就五六万块钱而已。一个车便消耗了大半的收入,所以说开不起车也不是说开玩笑。只是在这种情况之下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会更加合适。